纠错
人物简介
张孝纯,名世继,以字行,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生平经历
13岁,在私塾学完“四书”和《诗经》并能熟读成颂。由于功底深厚,中学阶段语文成绩优异,并开始了对“儒学”的广泛涉猎。1945年日寇投降后,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因矢志教育,二年级选入教育系。
孝纯先生194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先执教于北戴河临抚师范,后入昌黎汇文中学。因学识渊博和教学有方,二十几岁便蜚声唐山专区教育界,可谓年少得志。1958年,被打入“右派”,并发配团泊洼“劳改”。1961年下放隆尧一中,1963年调邢台一中,文革中又惨遭迫害。即使此时,他的学识水平也为世所公认。有“活字典”的美称。阴霾扫除后的1976年,孝纯先生晋升为首批特级教师,此后长期担任全国中语会理事和学术委员、河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顾问。1982年开始在邢台市八中主持“大语文教育”实验。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6年当选河北省政协常委。1992年10月25日因肺癌在邢台逝世。
孝纯先生194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先执教于北戴河临抚师范,后入昌黎汇文中学。因学识渊博和教学有方,二十几岁便蜚声唐山专区教育界,可谓年少得志。1958年,被打入“右派”,并发配团泊洼“劳改”。1961年下放隆尧一中,1963年调邢台一中,文革中又惨遭迫害。即使此时,他的学识水平也为世所公认。有“活字典”的美称。阴霾扫除后的1976年,孝纯先生晋升为首批特级教师,此后长期担任全国中语会理事和学术委员、河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顾问。1982年开始在邢台市八中主持“大语文教育”实验。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6年当选河北省政协常委。1992年10月25日因肺癌在邢台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主要贡献
孝纯先生献身教育事业四十余年,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训练。“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结构由“一体两翼”组成;主题是课堂教学,两翼是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这种教学结构打破了千百年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味读文、写文的封闭式格局,把学生从旧式语文教学的“狭的笼”中解放了出来。曾仿古自编《乌有先生历险记》,当中故事中信息量极大,包括学生在中学阶段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及能力训练之要点,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孝纯先生的多种学术刊物和多位教育专家曾给“大语文教育”思想以极高评价,因而在我国语文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人物评价
孝纯先生一生清正刚直,几十年中在恶势力面前从不动摇。他的两句诗“但使脂膏能被物,不辞粉碎尽余生”(咏向日葵)和“爱君硬骨胜钢铁,历尽风霜锷未残”(题石林)是他品格的真实写照。熟悉他的人都称赞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报告文学家祁淑英在《啊,特级教师》中说他“永远是一个刚直不阿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仲子陵
王毂
王鉴
吴存楷
陶梦桂
方太古
罗伦
吴殳
曹于汴
程本立
赵宽
陆应旸
易顺鼎
戴察
际智
程端礼
陆友仁
麻革
徐承烈
田艺蘅
刘树堂
鲁一同
黄佐
赵国璧
卢儒
张英
车万育
黄钧宰
王用宾
章惇
刘鲁风
翁绶
杜旟
姜宸英
徐积
刘章
费昶
陆厥
谢安
司马懿
杨方
祖台之
束皙
周弘让
吴应箕
朱昂
何孟雄
郭麟
孙良器
守端
李昪
徐侨
卞之琳
柳浑
张昱
谢谔
清顺
郑振铎
丰子恺
郁达夫
王琮
孔德绍
吴兆骞
周亮工
王轩
周文雍
护国
沈辽
虞仲文
赵延寿
张协
刘献廷
虞骞
任昉
谢瞻
赵功可
陆可教
吴莱
刘弗陵
张打油
道璨
陈烈
朱鹤龄
陈季
袁正真
张简
邢昉
马祖常
詹时雨
大食惟寅
范康
厉声教
陈高
沈钦圻
朱一是
唐圭璋
习近平
陈郁
赵淇
严识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