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介绍
左棻好学,善属文,名亚于其兄。泰始八年(272年),其以文名于武帝,入宫为美人。但姿质一般而不甚受宠,仅以才德见重。泰始十年(274年),杨皇后去世,左棻献诔。咸宁二年(276年),武帝纳悼后,左棻受诏作颂。其文辞甚丽,受到武帝的看重,朝廷每有方物异宝,必诏左棻献赋作颂。其体弱多病,卒于永康元年(300年)三月。
左棻所以所传其赋颂多咏物之作。今存其诗、赋、赞、诔等二十余篇。其年作《白鸠赋》,又受诏作愁思之文,因作《离思赋》。兄妹二人多酬和作品。左思因妹入宫,迁居洛阳,因内廷阻隔,作《悼赠离妹》,其回赠《感离诗》。这两篇作品全文著载于《晋书》,显示出左棻过人的才华。《晋书》本传说其有答兄思诗及杂赋颂数十篇,并行于世。现藏于偃师商城博物馆的《左棻墓志》拓片,是研究左棻及左思的重要材料。《隋书·经籍志》著录“晋武帝左贵嫔集四卷”,已佚。今存文24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2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左棻所以所传其赋颂多咏物之作。今存其诗、赋、赞、诔等二十余篇。其年作《白鸠赋》,又受诏作愁思之文,因作《离思赋》。兄妹二人多酬和作品。左思因妹入宫,迁居洛阳,因内廷阻隔,作《悼赠离妹》,其回赠《感离诗》。这两篇作品全文著载于《晋书》,显示出左棻过人的才华。《晋书》本传说其有答兄思诗及杂赋颂数十篇,并行于世。现藏于偃师商城博物馆的《左棻墓志》拓片,是研究左棻及左思的重要材料。《隋书·经籍志》著录“晋武帝左贵嫔集四卷”,已佚。今存文24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2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人物生平
兄妹才子
左棻自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名声仅次于其兄长左思。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可按照中国“郎才女貌”的审美标准来看,左思显然要比左棻幸运得多。
因为左思的名声,左棻渐渐流传于文学界,有一天就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
因才入宫
左思名声大噪之后,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左思的妹妹左棻也很有才名,就下令将她选入宫中。晋武帝将女左棻纳入后宫,其实是出于沽名钓誉、附庸风雅,这位皇帝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却把丑女左棻纳入后宫,只为她的“诗人”身份。有的皇帝喜欢招募文人为官,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晋武帝雄才大略远不如其祖司马懿、父司马昭等。继承了祖父打下的江山,看到三分归晋,天下一统,就耽于享乐。晋武帝不单将蜀、吴二国的后宫佳人都纳为已有,还大肆选民间美女入宫。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封左棻为修仪。后进封为贵嫔,世称左嫔妃。
姿陋无宠
《晋书》中称左棻“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也就是说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特别受宠或有地位的妃子才有资格扩建宫舍,或者住好一点的房子,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得不到晋武帝的宠幸,所以她住的房子自然是“薄室”了。
晋武帝后宫佳丽达万人,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谁,所以常常坐上羊车,在后宫转一圈,停到哪就在哪过夜。据史书载:“(晋武帝)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晋武帝后宫的美女太多了,自己都懒得转,就坐上个羊拉的小车到处转着看美女,看着哪个合心意,就睡在哪儿。后来宫女们想出个取巧的法儿,用“竹叶插户,盐汁撒地”来吸引羊过来,从而吸引晋武帝的注意力。
而左棻因为相貌丑陋,体弱多病,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棻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
左棻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棻的代表作。晋武帝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棻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棻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棻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
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 在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左棻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之中,左棻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从进宫起,左棻始终过着没有自由、郁郁寡欢的生活。后来,晋武帝去世,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之手。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奢靡,谋杀与争斗。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之后左棻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晚景凄凉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去世。第二年,贾南风(晋惠帝的皇后)控制了皇宫和朝政,活活饿死了太后杨芷(杨艳的妹妹,杨艳死时要求司马炎娶她),服侍杨芷的宫女也被统统饿死。
贾南风操纵了傻子皇帝后为所欲为,秽乱宫禁,派心腹出宫物色美貌少年,载入宫中,玩够了以后,便一一杀掉灭口。又害死太子司马遹。这时宫里可谓天翻地覆,左棻更是被冷落一边。
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左棻去世。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峻阳陵西徼道内。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尽管“有志”,左棻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左棻自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名声仅次于其兄长左思。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可按照中国“郎才女貌”的审美标准来看,左思显然要比左棻幸运得多。
因为左思的名声,左棻渐渐流传于文学界,有一天就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
因才入宫
左思名声大噪之后,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左思的妹妹左棻也很有才名,就下令将她选入宫中。晋武帝将女左棻纳入后宫,其实是出于沽名钓誉、附庸风雅,这位皇帝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却把丑女左棻纳入后宫,只为她的“诗人”身份。有的皇帝喜欢招募文人为官,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晋武帝雄才大略远不如其祖司马懿、父司马昭等。继承了祖父打下的江山,看到三分归晋,天下一统,就耽于享乐。晋武帝不单将蜀、吴二国的后宫佳人都纳为已有,还大肆选民间美女入宫。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封左棻为修仪。后进封为贵嫔,世称左嫔妃。
姿陋无宠
《晋书》中称左棻“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也就是说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特别受宠或有地位的妃子才有资格扩建宫舍,或者住好一点的房子,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得不到晋武帝的宠幸,所以她住的房子自然是“薄室”了。
晋武帝后宫佳丽达万人,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谁,所以常常坐上羊车,在后宫转一圈,停到哪就在哪过夜。据史书载:“(晋武帝)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晋武帝后宫的美女太多了,自己都懒得转,就坐上个羊拉的小车到处转着看美女,看着哪个合心意,就睡在哪儿。后来宫女们想出个取巧的法儿,用“竹叶插户,盐汁撒地”来吸引羊过来,从而吸引晋武帝的注意力。
而左棻因为相貌丑陋,体弱多病,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棻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
左棻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棻的代表作。晋武帝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棻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棻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棻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
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 在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左棻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之中,左棻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从进宫起,左棻始终过着没有自由、郁郁寡欢的生活。后来,晋武帝去世,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之手。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奢靡,谋杀与争斗。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之后左棻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晚景凄凉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去世。第二年,贾南风(晋惠帝的皇后)控制了皇宫和朝政,活活饿死了太后杨芷(杨艳的妹妹,杨艳死时要求司马炎娶她),服侍杨芷的宫女也被统统饿死。
贾南风操纵了傻子皇帝后为所欲为,秽乱宫禁,派心腹出宫物色美貌少年,载入宫中,玩够了以后,便一一杀掉灭口。又害死太子司马遹。这时宫里可谓天翻地覆,左棻更是被冷落一边。
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左棻去世。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峻阳陵西徼道内。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尽管“有志”,左棻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历史评价
蔡东藩:①曹氏大家常续史,左家小妹复能文。从知大造无偏毓,巾帼多才也轶群。②左贵嫔一诔一颂,类多粉饰之词,不足取信,但以一巾帼妇人,多才若此,足令须眉汗下。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个人作品
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感离诗》、《离思赋》、《啄木诗》是其代表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对于左棻来说,她在宫中的那些日子,承受的是双重痛苦。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
在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左棻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中,左棻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在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左棻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中,左棻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仲子陵
王毂
王鉴
吴存楷
陶梦桂
方太古
罗伦
吴殳
曹于汴
程本立
赵宽
陆应旸
易顺鼎
戴察
际智
程端礼
陆友仁
麻革
徐承烈
田艺蘅
刘树堂
鲁一同
黄佐
赵国璧
卢儒
张英
车万育
黄钧宰
王用宾
章惇
刘鲁风
翁绶
杜旟
姜宸英
徐积
刘章
费昶
陆厥
谢安
司马懿
杨方
祖台之
束皙
周弘让
吴应箕
朱昂
何孟雄
郭麟
孙良器
守端
李昪
徐侨
卞之琳
柳浑
张昱
谢谔
清顺
郑振铎
丰子恺
郁达夫
王琮
孔德绍
吴兆骞
周亮工
王轩
周文雍
护国
沈辽
虞仲文
赵延寿
张协
刘献廷
虞骞
任昉
谢瞻
赵功可
陆可教
吴莱
刘弗陵
张打油
道璨
陈烈
朱鹤龄
陈季
袁正真
张简
邢昉
马祖常
詹时雨
大食惟寅
范康
厉声教
陈高
沈钦圻
朱一是
唐圭璋
习近平
陈郁
赵淇
严识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