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人物生平
臧懋循7岁通晓《五经》,博闻强记,为人不拘小节。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次年出任湖北荆州府学教授。十年,任应天(今南京)乡试同考官,后改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知县。十一年,升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与汤显祖、王世贞友善。游六朝遗迹,命题赋诗,携带妾童,出城游乐,被劾为沉湎声色,万历十三年弃官归里。慕黄山、白岳之胜,策杖往游,赋诗言志。二十四年与族人合捐重修鼎甲桥,桥和桥志铭(石刻)今尚保存完好。二十七年作《己亥书事》一诗,指责朝廷贪得无厌,税监四出。二十九年,与曹学佺、陈邦瞻等名士结集金陵诗社,相互唱和,并辑有《金陵社集》8卷。诗作,关心时事,清新可取,在明代文坛上颇有声誉。与湖州友人吴稼登、吴梦旸、茅维,并称“吴兴四子”。
与汤显祖、王世贞等相友善。曾自述“吾家藏杂剧多秘本”。是明代以收藏和刊刻戏曲杂剧为特色的藏书家。藏书处有“负苞堂”、“雕虫馆”等,曾从山东王世贞、湖北刘延伯、福建杨氏及家藏杂剧中,选辑一百个作品,加以修订,编为《元曲选》,曾一次向湖北刘延伯借200种杂剧,该书对元杂剧流传有贡献。曾改编汤显祖《玉茗堂四梦》。所著有诗文集《负苞堂稿》,并辑有《元人百种曲》《古诗所》《唐诗所》《明人著中日关系书目解题》等。
与汤显祖、王世贞等相友善。曾自述“吾家藏杂剧多秘本”。是明代以收藏和刊刻戏曲杂剧为特色的藏书家。藏书处有“负苞堂”、“雕虫馆”等,曾从山东王世贞、湖北刘延伯、福建杨氏及家藏杂剧中,选辑一百个作品,加以修订,编为《元曲选》,曾一次向湖北刘延伯借200种杂剧,该书对元杂剧流传有贡献。曾改编汤显祖《玉茗堂四梦》。所著有诗文集《负苞堂稿》,并辑有《元人百种曲》《古诗所》《唐诗所》《明人著中日关系书目解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相关作品
因见家乡一带文化发达,戏曲盛行,萌发编印杂剧愿望,利用名门贵族和姻亲、师友、同年关系,到处收集散佚的元曲、诗词文稿。远道访书,在河南朗陵(今确山县)、湖广麻城(今属湖北省)等地,广寻杂剧抄本,在家乡创办印刷工场,自选、自编、自刻,亲自主持书籍的发行,成为中国最早一代具有代表性的私人出版商。67岁时编成《元曲选》100卷、图1卷,校勘精良。编纂出版的还有《玉茗堂四梦》(汤显祖著)、《校正古本荆钗记》《改定昙花记》《六博碎金》8卷、《左逸词》24卷、《金陵社集》8卷、《左诗所》56卷、《唐诗所》47卷、《元曲选》100卷、《棋势》10卷、《校刻兵垣四编》和弹词《仙游录》《梦游录》等,总字数达300余万字。著有《文选补注》《负苞堂集》《负苞堂稿》《负苞堂诗选》等。工书法,且精通音律。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戏曲贡献
臧懋循的戏曲理论贡献,主要是针对戏曲创作中脱离舞台演出走向案头之作的形式主义倾向,总结、推广了元杂剧的创作经验,提倡本色、当行,反对饾饤故事、堆砌词藻,这正是他编选《元曲选》的目的所在。
他主张戏曲创作应当情词稳称、关目紧凑、音律谐叶,至于《元曲选》对元杂剧原作的删易之处,历来褒贬不一,但对元杂剧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要作用。但他编选了元人杂剧100种,使珍贵的戏曲遗产得以保存并广泛流传。
他主张戏曲创作应当情词稳称、关目紧凑、音律谐叶,至于《元曲选》对元杂剧原作的删易之处,历来褒贬不一,但对元杂剧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要作用。但他编选了元人杂剧100种,使珍贵的戏曲遗产得以保存并广泛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仲子陵
王毂
王鉴
吴存楷
陶梦桂
方太古
罗伦
吴殳
曹于汴
程本立
赵宽
陆应旸
易顺鼎
戴察
际智
程端礼
陆友仁
麻革
徐承烈
田艺蘅
刘树堂
鲁一同
黄佐
赵国璧
卢儒
张英
车万育
黄钧宰
王用宾
章惇
刘鲁风
翁绶
杜旟
姜宸英
徐积
刘章
费昶
陆厥
谢安
司马懿
杨方
祖台之
束皙
周弘让
吴应箕
朱昂
何孟雄
郭麟
孙良器
守端
李昪
徐侨
卞之琳
柳浑
张昱
谢谔
清顺
郑振铎
丰子恺
郁达夫
王琮
孔德绍
吴兆骞
周亮工
王轩
周文雍
护国
沈辽
虞仲文
赵延寿
张协
刘献廷
虞骞
任昉
谢瞻
赵功可
陆可教
吴莱
刘弗陵
张打油
道璨
陈烈
朱鹤龄
陈季
袁正真
张简
邢昉
马祖常
詹时雨
大食惟寅
范康
厉声教
陈高
沈钦圻
朱一是
唐圭璋
习近平
陈郁
赵淇
严识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