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者 >
陈高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纠错
纠错
人物生平
家族迁徙
陈高,元延祐二年十一月诞生在平阳州(元代元贞元年平阳县以户逾五万,县升为州,隶温州路,明代洪武初仍改为县)金舟乡咸通里(经考,今为苍南县钱库镇三秀桥附近的小河川底,为今还有陈高故居遗迹、陈高次子慈童坟等)。陈高先世从福建搬来。高在所撰《族谱序》中云:“陈氏自虞帝以来,不知其几百世矣。而吾族则在五季时(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系动荡不安之岁月),自闽之长溪赤岸,避乱己迁居平阳……入宋为乡之望族。”
辞官归里
陈高从小博闻强记。16岁,才名已震动温州路,与同里林齐、何岳合称为“瀛州三杰”(金舟乡俗称“小瀛洲”)。至正午应行省试,对时文极为不满,以为格调卑下,就上书秘书卿台哈布哈,建议清除骈俪浮华习气,以振一代文风。未被采纳。
元至正十四年(1354),陈高廷试中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座师张翥(任太常礼仪院判)器重他的文行,曾与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史部侍郎贡师泰等四人先后上表荐举,以为应留国史馆任职。陈高借口母老拒绝留京,于是授庆元路(在宁波)录事。其时群雄割据,道路不通,打小路跋涉,第二年才到达任所。在任处理公务明察、敏捷、果断,老吏和顽民都奈何不得。然而州郡相继陷落,官吏侥幸图存,陈高叹道:“我何能效此辈狐媚以求活耶?”至正十七年底,写《丁酉岁述怀》,概括了这段宦场生涯:当地斗讼成风,居民半是市侩;僧寺驻满兵卒,农户交不出粮秣就受到鞭打;而那些官绅们却到处眠花宿柳,酒绿灯红。自叹“谋疏多忤俗,性直遂逢殃”,处境有如“鲸困遭蝼蚁,鸱翔逐凤凰”,最后向往于“故土多薇蕨,春江有鲤鲂。归欤理蓑笠,从此钓沧浪”。冬,毅然拂袖回里。
躬耕田园
至正十八年五月,方国珍降元为江浙行省左丞,想罗致陈高为幕僚,陈高隐匿不出;任命为慈溪县尹,不就。其侄方明善占领温州,与平阳知外州周嗣德互斗,为免事态扩大连累百姓,陈高出面平息了争端。在给张翥的信中说:“遭时多故,众醉独醒。弃官归田,今五年矣。或徜徉乎山谷之间,或浮游乎江湖之上,任情自适,无所系留。当道者虽欲牵挽而不能羁縻,因自号为‘不系舟渔者’,初非敢为高也。揣己之无能,处俗之不偶,故以是而托其名焉耳。”陈高在家乡躬耕田园,最早引种幢花(亚洲棉),写有《种植花》诗。家乡的现实仍使他愤懑:“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茅屋耕田人,衣食尚不足。”更痛心的是战乱青比年被送到前线战死,家中妻子还在梦中见他归来;最后连老农也荷戈上阵,田园抛荒,税吏还上门要钱要粮,在《即事漫题五首》的末一首说:“江海波涛日日生,山林豺虎复纵横。老夫僻在深村住,恰似春蚕茧里行。”
至正二十三年冬,周嗣德兵败,平阳州归附吴王朱元璋,陈高不愿再陷入政治旋涡,就把妻孥、祖坟都托付挚友谢泰来照顾,涉海到麦城(今平阳县墨城)。听到吴行省照磨孙安果然在追索他,便乘小艇浮海到瑞安州。次年正月到南塘(温州市郊),二月到玉环。在旅店,遇上家中来寻觅他的僮仆来住(人名),有诗道:“数月思家信,今朝喜汝来。妻儿怜我远,怀抱向谁开?山谷多烽燧,田园半草莱。大军消息近,故里尚徘徊。”不久又闻妻子死耗,再写信托谢泰来营葬,自己逃亡到福建。
至正二十七年(1367)陈高再北上山东,转到怀庆(今河南沁阳),见到河南王扩廓帖木儿,陈述了安危大计。八月十八日,陈高卒于怀庆寓邸,享年五十有三。丞相遣官致祭,赠赙甚厚。高之同年锁铸经纪其丧。四方之士,咸来参加葬礼,凡自南方来者皆会哭,刚正坚毅、爱国爱民、才华出众的陈高走完了极其坎坷惊险的道路。
是月二十日,高葬于怀庆城南,葬礼十分哀荣。时有《祭 陈子上 先生文》。秘书少监揭 为撰《 陈子上 先生墓志铭》。铭曰:“志非不在于用世,才非不足以匡时,是何节之苦而遁之肥。果人之为耶?抑天之为耶?”
陈高传世著作有《陈子上存稿》(后世易名为《不系舟渔集》)《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作了很高的评价:“文格颇雅洁”,“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文学成就
陈高诗文格调高,尤其是在1363年平阳失守之后,仓皇出走,所作诗,都是在“困厄颠沛之馀,触物兴感”(《子上自识》),与杜甫逢乱之后所作的诗一样,沉郁顿挫。与元末东南粉饰太平、无病呻吟的诗风截然不同。名作《感兴七章》及《霸思》等,皆惩创时事,步武杜甫。他用诗文为乡贤等人“塑像”,如《怀昆山诸乡友六首》,写了陈刚、郑东等流寓在杭嘉湖一带的平阳名人。他与林景熙一样,与众多的方外之士交往,所写诗文,成为不可多得的宗教文献,如《散木轩铭》,就是为无用师所撰,黄公望为无用师画了《富春山居图》。1991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历代小品大观》,选刊了陈高的《栖云巢记》。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人物评价
陈高著有《子上存稿》12卷,后经八世孙重编为《不系舟渔集》。清代本地诗人华文漪跋其诗云:“读其诗,窃爱其抒写性情,风格遒上。当元季雕缋是尚之时,而独标质干,此尤难得也。”《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文格颇雅洁”,“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刘绍宽在民国《平阳县志·陈高传》后论曰:“吾乡宋元先哲,每称林史(林景熙、史伯璇),史公诚贤矣。然宋元百年间,高节清风,后先辉映,惟霁山(林景熙)、子上(陈高)。陈司训葵评二公:文格不同,而根柢于经史则同;行事不同,而激发于忠义则同。可谓至论。今以子上殿元人物,而凡与子上来往者附焉,亦犹宋人物之殿霁山云。”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陈高(1315—1367),元代诗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仕至庆元路录事,不足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有文集行世。
  • 沈钦圻,明末清初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得舆,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德潜祖父。钦圻博闻强记,以诗名于吴中。邑诸生,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晤书堂诗稿》。
  • 朱一是(生卒年不详),字近修,海宁(今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素怀经济天下之志,尝远赴京城,欲上书言国事,但国事已危,无可挽回。明亡,拒绝降清,流亡海上。后归乡里,莳桑种竹,披缁衣授徒,主持当地文社。著有《为可堂集》,词集《梅里词》,有清初清远堂刊本。存词一百七十一首。
  • 唐圭璋(1901~1990),诗人,词学家,字季特,南京人。1949年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宋词鉴赏辞典》等。
  •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卒于德佑元年,年九十二。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工诗词。他的词婉转隐喻,但情调高亢,宣扬爱国思想,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著有《藏一话腴》4卷,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全宋词》辑其词四首。事见清同治《崇仁县志》卷八。
  • 赵淇,字元建,号平远,又号太初道人、静华翁,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宋末官直龙图阁、广南东路发运使,加右文殿修撰,尚书刑部侍郎。宋亡后降元,至元中署广东宣抚使。入大都谒见元世祖,拜湖南道宣慰使。有文集20卷,今已失传。赵淇又能绘画,词传世者仅一首。
  • 严识玄,郡望冯翊(今陕西大荔),益州新繁尉严仁楷子。武后朝任巩县令,又为监察御史,后转魏州刺史,官至兵部郎中。《全唐诗》存诗一首。
  •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为直指使。清军入京后,迎降,迁太常寺少卿,后累官礼部尚书。龚鼎孳在职期间,常能保护善类,扶掖人才,颇得人心。
  •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 吉中孚,唐代诗人。字不祥,楚州人,久居鄱阳,大历十才子之一。生年不详,卒于唐德宗贞元初年。工诗,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 马存(?-1096),字子才,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哲宗元梧三年(1088年)进士,历任镇南节度推官、越州观察推官。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官。
  • 薛梦桂(生卒年不详),字叔载,号梯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第。尝知福清县。仕至平江卒。周密《浩然斋雅谈》称其擢第后通京籍,风度清远,所居西湖五云山,曰隔凡关,曰林壑瓮,通命之曰方厓小隐。诸名士莫不纳交。俪语古文词笔,皆洒落,不特诗也。其词工稳灵活,前人誉为“能品”。《绝妙好词》卷三收其词4首。《全宋词》据以录入。
  •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 危稹(1158~1234),南宋文学家、诗人。原名科,字逢吉,自号巽斋,又号骊塘。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南康军教授,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出知潮州,又知漳州。卒年七十四,文为洪迈所赏,诗与杨万里唱和,著有《巽斋集》。
  • 席佩兰(1760—?),女,字韵芬,一字道华,号涣云,洞庭山(今属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人,孙原湘妻。夫妇皆工诗,为一时佳偶。袁枚题其集,誉为“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琤,不独闺阁中罕有其俪也”。又编《随园女弟子诗选》,即以席佩兰为冠。其卒在孙原湘之后,具体未详。有《长真阁集》。
  • 史宗,生卒爵里不详,晋代僧人,常穿麻衣,故世称“麻衣道士”。身多疮疥,性调不恒。常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白土埭赁埭,讴唱引䋏以自乐。后隐居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究明论考,韬光隐迹,世人莫知。会稽谢邵、魏迈之、魏放之等皆拜之为师,笃论渊博。后不知所终。
  • (?—1134)宋开封陈留人,字子我,号七里先生。江休复孙。钦宗靖康元年,以荐赐同进士出身。除承务郎、诸王府赞读。上书辨宣仁后诬谤,遭黜,渡江寓居桐庐之鸬鹚源。高宗建炎初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三年,权太常少卿。有《自然庵集》。
  • 马君武(1882年—1940年),名和,字贵公,广西桂林人。初留学日本,学工艺化学;后去德国,习冶金。民国初年,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等职,后经营工业。晚年任广西大学校长。爱好文学,其诗歌,格律自由。著有《马君武诗稿》。
  • 张正见,字见赜,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575年左右),年四十九。年十三,献赋,简文帝萧纲深为赞赏。梁武帝末年,官邵陵王国左常侍。梁元帝立,任通直散骑常侍,迁彭泽令,后避乱于匡俗山。陈武帝受禅,诏为镇东鄱阳王府墨曹行参军,累官至通直散骑侍郎、撰史著士。明人辑有《张散骑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九十二首。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