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人物生平
唐朝陇西 ( 今甘肃东南部 ) 人, 小说家,与李复言、李公佐合称『陇西三李』。
大约公元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在世。正史无传记, 其他文献中也不见载行状, 故具体生卒时间及字、号、别称不详; 家世及生平事迹不可考。然其所作传奇小说《柳毅传》,久传不朽,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他的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 [3] 后人只有借助这两篇佳作, 才得以窥知其思想境界及突出的文学成就。常言道:文如其人。故特以文评代传 , 以彰示其卓越。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作品特点
李朝威所作《柳毅传》
中国小说的发展,上溯先秦两汉的神话、寓言, 再经魏晋六朝的搜神志怪, 到唐朝又有传奇兴起。唐传奇多为文人有意创作, 开始比较深入地描写丰富的社会生活, 这是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趋于成熟的标志。而李朝威所作《柳毅传》, 则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名篇。
一天,李朝威到郊区专访了退休京官薛嘏,薛嘏给他详细讲述了其表兄柳毅为龙女传书所发生的传奇故事。回家后,他反复斟酌,修改撰写成《柳毅传》,成为唐代以来传奇里最有成就的篇章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故事说的是洞庭龙君的女儿,远嫁给泾川龙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将她赶出龙宫,放牧羊群。龙女求助无门,掩面哭啼。书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龙女传书报讯,龙女得以被救回龙宫与家人团聚。龙女感谢柳毅大恩,心生爱慕,龙王也想将女儿嫁与柳毅。但柳毅传书是仗义执言,本无私念,就拒绝了婚事。柳毅回家后先后娶了两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后与一渔家女成婚,貌似龙女,后发现此女就是托书的龙女。此后,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该传奇以柳毅的经历为主线,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逐步运用细腻的气氛描写, 和大量凸现个性特点的对话 , 塑造出四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洞庭君是一个有情有义, 涵养深厚, 宽容慈祥的仁德者; 钱塘君是嫉恶如仇, 勇猛异常, 既莽撞冒失又率直可爱的豪侠; 龙女是温婉善良, 执着于爱情的淑女 ; 柳毅是唯道是从, 同情不幸, 正直无私, 威武不屈的侠义书生。
创作手法高超
作为一千多年前的一篇文言传奇, 仅用短短五千字, 竟然成功地塑造出一组性格鲜明, 形象丰满的艺术典型 , 其创作手法的高超, 无疑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柳毅传》与唐以前小说不同, 不再是粗陈梗概, 而是一篇布局严谨, 情节跌宕、曲折,笔触比较细腻,写作目的十分明确,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的小说。
小说以落第书生柳毅奇遇龙女为发端,以柳毅传书洞庭,龙女变人报恩与柳毅结为夫妻为整个故事的骨架,其间,通过穿插一系列曲折动人的具体情节,步步引人入胜。柳毅路过泾阳,戏剧性地偶遇放牧『雨工(雷霆)』的龙女;龙女托他信,报告自己的遭遇。临行前,柳毅戏言:『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龙女慨允:『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似乎不经意间为两人后来的结合埋下伏线。柳毅如托进入龙宫,报告洞庭者:龙女在泾川因为劝阻丈夫的轻薄放荡,正在遭受糊涂公婆的虐待。钱塘君闻讯,立即破柱冲天去营救侄女。龙女被救回洞庭,清汤君为感谢柳毅千里传书借酒说媒,遭到柳毅义正辞严的拒绝。柳毅回家, 先后续娶三妻, 后娶的卢氏已经生了孩子, 使人觉得柳毅洞庭传书已成往事,从此人龙相隔两界, 与龙女再也不会有瓜葛。岂料, 卢氏原来正是龙女, 柳毅得到的不仅是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而且因此得以长生不老、同入仙境。
幻想和浪漫主义情调
这样, 小说采用奇异的幻想和浪漫主义情调, 艺术地揭示人生, 反映社会, 描绘理想,从中也表达了李朝威的思想。作者着意塑造的侠义书生柳毅完全是出于对邪恶的义愤, 是为了解除弱者所受的冤屈 , 并没有什么私念。正是柳毅的见义勇为和正直无私, 才引起龙女执着的倾慕和追求。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小说不同, 他俩的幸福结合, 体现了较高的道德境界, 《柳毅传》也才传颂至今。
《柳毅传》还笼罩着一片圣洁的宗教情怀, 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和佛教的恩怨报应和道教的神仙丹药、长生不老等, 融会、浸润于字里行间。作者通过整个故事树立了这样一个思想观念人之为人要以道义为重, 诚心恪守道义者, 终将得到无边的福报。
弘扬道德信义
主人公柳毅在与龙女的对话中先后发出的内心独白五月『义夫也』, 『以义行为之士丘, 『素以操贞为志尚』 , 这实际上是作者的道德追求。小说的末尾 , 作者还借用史家作论赞序跋的笔法直抒主意, 写道『陇西李朝威叙而叹曰五虫之长, 必以灵著, 别斯见矣。人 , 裸也, 移信鳞虫。洞庭含纳大直, 钱塘迅疾磊落, 宜有承焉。 暇咏而不载, 独可邻其境。愚义之 , 为斯文。』可见 , 弘扬道德信义 , 才是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
笼罩全篇的宗教情怀
柳毅和龙女终成眷属以后, 作者却并未回虽然止笔, 而是继续设计了一个情节柳 毅表弟薛暇在贬诵途中与他相遇, 柳毅向他赠了仙药, 四十多年后也同样成仙。乍一看来, 这一情节使小说有些拖沓。但是, 透过笼罩全篇的宗教情怀, 就会发现这点枝莹, 是必要的尾声。
有缘进入了仙境
柳毅一生虽有应举落第之愁, 有两度丧妻之苦, 然而由于明心见性, 诚心践行道义, 终于有缘进入了仙境, 他继而以『觉悟主的身份向正在经受贬捕之苦的薛暇赠送仙药, 借得这位表弟之口将自己成仙的事迹传告于人世, 以达到启发、超度众生的心愿。如果说柳毅和龙女的爱情经历是一条明线, 那么, 宣示如何通过恪守道义来加深人类亲情、消减人间苦难 , 则是贯穿这篇作品的一条隐线。这种出世思想难免具有消极性; 但是,同时表达出作者对所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批判。
中国小说的发展,上溯先秦两汉的神话、寓言, 再经魏晋六朝的搜神志怪, 到唐朝又有传奇兴起。唐传奇多为文人有意创作, 开始比较深入地描写丰富的社会生活, 这是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趋于成熟的标志。而李朝威所作《柳毅传》, 则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名篇。
一天,李朝威到郊区专访了退休京官薛嘏,薛嘏给他详细讲述了其表兄柳毅为龙女传书所发生的传奇故事。回家后,他反复斟酌,修改撰写成《柳毅传》,成为唐代以来传奇里最有成就的篇章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故事说的是洞庭龙君的女儿,远嫁给泾川龙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将她赶出龙宫,放牧羊群。龙女求助无门,掩面哭啼。书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龙女传书报讯,龙女得以被救回龙宫与家人团聚。龙女感谢柳毅大恩,心生爱慕,龙王也想将女儿嫁与柳毅。但柳毅传书是仗义执言,本无私念,就拒绝了婚事。柳毅回家后先后娶了两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后与一渔家女成婚,貌似龙女,后发现此女就是托书的龙女。此后,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该传奇以柳毅的经历为主线,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逐步运用细腻的气氛描写, 和大量凸现个性特点的对话 , 塑造出四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洞庭君是一个有情有义, 涵养深厚, 宽容慈祥的仁德者; 钱塘君是嫉恶如仇, 勇猛异常, 既莽撞冒失又率直可爱的豪侠; 龙女是温婉善良, 执着于爱情的淑女 ; 柳毅是唯道是从, 同情不幸, 正直无私, 威武不屈的侠义书生。
创作手法高超
作为一千多年前的一篇文言传奇, 仅用短短五千字, 竟然成功地塑造出一组性格鲜明, 形象丰满的艺术典型 , 其创作手法的高超, 无疑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柳毅传》与唐以前小说不同, 不再是粗陈梗概, 而是一篇布局严谨, 情节跌宕、曲折,笔触比较细腻,写作目的十分明确,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的小说。
小说以落第书生柳毅奇遇龙女为发端,以柳毅传书洞庭,龙女变人报恩与柳毅结为夫妻为整个故事的骨架,其间,通过穿插一系列曲折动人的具体情节,步步引人入胜。柳毅路过泾阳,戏剧性地偶遇放牧『雨工(雷霆)』的龙女;龙女托他信,报告自己的遭遇。临行前,柳毅戏言:『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龙女慨允:『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似乎不经意间为两人后来的结合埋下伏线。柳毅如托进入龙宫,报告洞庭者:龙女在泾川因为劝阻丈夫的轻薄放荡,正在遭受糊涂公婆的虐待。钱塘君闻讯,立即破柱冲天去营救侄女。龙女被救回洞庭,清汤君为感谢柳毅千里传书借酒说媒,遭到柳毅义正辞严的拒绝。柳毅回家, 先后续娶三妻, 后娶的卢氏已经生了孩子, 使人觉得柳毅洞庭传书已成往事,从此人龙相隔两界, 与龙女再也不会有瓜葛。岂料, 卢氏原来正是龙女, 柳毅得到的不仅是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而且因此得以长生不老、同入仙境。
幻想和浪漫主义情调
这样, 小说采用奇异的幻想和浪漫主义情调, 艺术地揭示人生, 反映社会, 描绘理想,从中也表达了李朝威的思想。作者着意塑造的侠义书生柳毅完全是出于对邪恶的义愤, 是为了解除弱者所受的冤屈 , 并没有什么私念。正是柳毅的见义勇为和正直无私, 才引起龙女执着的倾慕和追求。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小说不同, 他俩的幸福结合, 体现了较高的道德境界, 《柳毅传》也才传颂至今。
《柳毅传》还笼罩着一片圣洁的宗教情怀, 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和佛教的恩怨报应和道教的神仙丹药、长生不老等, 融会、浸润于字里行间。作者通过整个故事树立了这样一个思想观念人之为人要以道义为重, 诚心恪守道义者, 终将得到无边的福报。
弘扬道德信义
主人公柳毅在与龙女的对话中先后发出的内心独白五月『义夫也』, 『以义行为之士丘, 『素以操贞为志尚』 , 这实际上是作者的道德追求。小说的末尾 , 作者还借用史家作论赞序跋的笔法直抒主意, 写道『陇西李朝威叙而叹曰五虫之长, 必以灵著, 别斯见矣。人 , 裸也, 移信鳞虫。洞庭含纳大直, 钱塘迅疾磊落, 宜有承焉。 暇咏而不载, 独可邻其境。愚义之 , 为斯文。』可见 , 弘扬道德信义 , 才是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
笼罩全篇的宗教情怀
柳毅和龙女终成眷属以后, 作者却并未回虽然止笔, 而是继续设计了一个情节柳 毅表弟薛暇在贬诵途中与他相遇, 柳毅向他赠了仙药, 四十多年后也同样成仙。乍一看来, 这一情节使小说有些拖沓。但是, 透过笼罩全篇的宗教情怀, 就会发现这点枝莹, 是必要的尾声。
有缘进入了仙境
柳毅一生虽有应举落第之愁, 有两度丧妻之苦, 然而由于明心见性, 诚心践行道义, 终于有缘进入了仙境, 他继而以『觉悟主的身份向正在经受贬捕之苦的薛暇赠送仙药, 借得这位表弟之口将自己成仙的事迹传告于人世, 以达到启发、超度众生的心愿。如果说柳毅和龙女的爱情经历是一条明线, 那么, 宣示如何通过恪守道义来加深人类亲情、消减人间苦难 , 则是贯穿这篇作品的一条隐线。这种出世思想难免具有消极性; 但是,同时表达出作者对所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后世影响
李朝威的这些思想和主张, 通过《柳毅传》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末孙按的《灵应传》、元代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明代黄说仲的《龙策记》、清代李渔的《屋中楼》等传奇、杂剧, 以及近现代戏曲中的一些作品, 都沿用这一题材, 从这篇传奇脱胎演变而来; 自本传奇问世以来至今, 历代编集、赏析、研究古代传奇文学者, 无不对它十分青睐。足见其魅力之深广, 影响之久远。可以说,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在思想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对后来的影响遍及文学的各个领域。
陇西文化广场“龙女牧羊”石膏塑像,取意于此。
陇西文化广场“龙女牧羊”石膏塑像,取意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仲子陵
王毂
王鉴
吴存楷
陶梦桂
方太古
罗伦
吴殳
曹于汴
程本立
赵宽
陆应旸
易顺鼎
戴察
际智
程端礼
陆友仁
麻革
徐承烈
田艺蘅
刘树堂
鲁一同
黄佐
赵国璧
卢儒
张英
车万育
黄钧宰
王用宾
章惇
刘鲁风
翁绶
杜旟
姜宸英
徐积
刘章
费昶
陆厥
谢安
司马懿
杨方
祖台之
束皙
周弘让
吴应箕
朱昂
何孟雄
郭麟
孙良器
守端
李昪
徐侨
卞之琳
柳浑
张昱
谢谔
清顺
郑振铎
丰子恺
郁达夫
王琮
孔德绍
吴兆骞
周亮工
王轩
周文雍
护国
沈辽
虞仲文
赵延寿
张协
刘献廷
虞骞
任昉
谢瞻
赵功可
陆可教
吴莱
刘弗陵
张打油
道璨
陈烈
朱鹤龄
陈季
袁正真
张简
邢昉
马祖常
詹时雨
大食惟寅
范康
厉声教
陈高
沈钦圻
朱一是
唐圭璋
习近平
陈郁
赵淇
严识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