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人物成就
乐正克的伟大贡献是他的著名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据郭沫若考证,这部思孟学派的著作正是乐正克所作。他从总结当时的教学经验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教学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既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中肯的批评,又提出了许多合理性的意见,是世界上最早集中系统地论述教育学的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作品介绍
《学记》思想
《学记》主要是总结我国先秦时期大学教育的经验教训的,重点是讲大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也涉及到当时的教育制度和学制,指出了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及其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文章谈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尊师重道等教学中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学记》观点
《学记》认为,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求学之目的是“学为君也”。乐正克在著作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及严密的视导考核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主要是:教学相长原则;预、时、孙、摩原则;启发善喻原则;因材施教与长善救失原则;课内外结合、劳逸结合的原则等。
乐正克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比较推理法。对于学制,他写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学记》影响力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同时提出了严格的为师条件。如要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能够善喻等等。这些深刻而丰富的论述,为后世许多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对于中国教育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学记》的错误
乐正克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在《学记》中提出了一些错误的主张,诸如消极抑制和体罚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尽管如此,《学记》依然是一部闪烁着古代教育思想的伟大著作。
《学记》主要是总结我国先秦时期大学教育的经验教训的,重点是讲大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也涉及到当时的教育制度和学制,指出了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及其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文章谈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尊师重道等教学中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学记》观点
《学记》认为,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求学之目的是“学为君也”。乐正克在著作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及严密的视导考核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主要是:教学相长原则;预、时、孙、摩原则;启发善喻原则;因材施教与长善救失原则;课内外结合、劳逸结合的原则等。
乐正克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比较推理法。对于学制,他写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学记》影响力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同时提出了严格的为师条件。如要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能够善喻等等。这些深刻而丰富的论述,为后世许多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对于中国教育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学记》的错误
乐正克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在《学记》中提出了一些错误的主张,诸如消极抑制和体罚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尽管如此,《学记》依然是一部闪烁着古代教育思想的伟大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仲子陵
王毂
王鉴
吴存楷
陶梦桂
方太古
罗伦
吴殳
曹于汴
程本立
赵宽
陆应旸
易顺鼎
戴察
际智
程端礼
陆友仁
麻革
徐承烈
田艺蘅
刘树堂
鲁一同
黄佐
赵国璧
卢儒
张英
车万育
黄钧宰
王用宾
章惇
刘鲁风
翁绶
杜旟
姜宸英
徐积
刘章
费昶
陆厥
谢安
司马懿
杨方
祖台之
束皙
周弘让
吴应箕
朱昂
何孟雄
郭麟
孙良器
守端
李昪
徐侨
卞之琳
柳浑
张昱
谢谔
清顺
郑振铎
丰子恺
郁达夫
王琮
孔德绍
吴兆骞
周亮工
王轩
周文雍
护国
沈辽
虞仲文
赵延寿
张协
刘献廷
虞骞
任昉
谢瞻
赵功可
陆可教
吴莱
刘弗陵
张打油
道璨
陈烈
朱鹤龄
陈季
袁正真
张简
邢昉
马祖常
詹时雨
大食惟寅
范康
厉声教
陈高
沈钦圻
朱一是
唐圭璋
习近平
陈郁
赵淇
严识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