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人物简介
高濂,明代戏曲作家。字深甫,号瑞南。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约生于嘉靖初年,生活于万历(1573-1620)年前后。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撰《遵生八笺》十九卷。高濂爱好广泛,藏书、赏画、论字、侍香、度曲等情趣多样。此外,高濂还有《牡丹花谱》与《兰谱》传世。想起明人李日华一首题画诗云: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鱼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这画境,大概可作高濂之写照。
高濂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明史无传,精通音律,“能度曲,每开樽宴客,按拍高歌以为娱乐”,“又尝聚邻人为说宋江故事”。所谓诗词歌赋,鉴赏文物,无所不涉,琴棋书画,茶酒烹调,无所不通。家境富裕,隐居西湖,徜徉山水之间,“尝筑山满楼于跨虹桥,收藏古今书籍”,且以宋本为多,因之得以博览古今。所作《玉簪记》脍炙南北。其词风清丽和婉,独具一格。著有《雅尚斋诗草》初二集,《四库总目》、《玉簪记》及《节孝记》传奇各一本,《曲录》、《节孝记》分上下二帙,上帙写陶潜之《归去》,下帙写李密之《陈情》,在传奇中别成一体。此剧《传奇品》作马瑞兰作。又作有《遵生八笺》十九卷,《四库总目》专言服食之事,可见明代社会习尚之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主要创作
沈璟《南词韵选》录有高濂的散曲,吕天成《曲品》把他的作品列入“新传奇部”,可见他是万历时人,约与汤显祖、沈璟等人同时。所作传奇有《玉簪记》、《节孝记》2种,均存。散曲见于《南词韵选》、《南宫词纪》、《吴骚合编》、《词林逸响》等书,存小令、套数各十余篇。另有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和杂著《遵生八笺》等。《节孝记》包括两个短剧。上卷为《赋归记》,杂取陶潜从彭泽令赋归、拒绝朝廷征聘、入匡庐与慧远共结莲社诸事,写其清高拔俗的节操。下卷为《陈情记》,写李密夫妇侍奉祖母的孝道。这两部短剧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思想情趣,艺术上也比较粗糙。
高濂还常练古人研创的“六字诀”,并在《四季却病歌》中道出了其精要所在。歌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养生见解
在饮食方面,高濂首先重视饮用水的质量,并提出宜用雨雪露之类的“灵水”。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不是所有自天而下的水都宜饮用,如“暴而霪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极檐者,皆不可食”。
以花入菜,在我国古籍中曾有零散记载。对此,高濂不但颇有研究,还加以发展。他说:百合和面作汤饼蒸食,可益气血。还引经据典,说古人曾称之为“渗利和中之美药”,鼓励人们食用百合花。对甘菊花,他更为赏识。他说:“甘菊花春夏旺苗”,若“采来洗净,滚汤焯起,速入水漂一时,然后取起榨干,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
对季节性养生,高濂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遵生八笺》中就写道:冬月宜服枣汤、钟乳酒、枸杞膏、地黄煎等药物,以养和中气。此外,还可对症服用药粥类调补,如杏仁羊肉粥、红枣粥、参芪鸡汁粥及萝卜粥等。
除食补外,高濂还非常重视药补和药疗,并辑“草还丹”、“草灵丹”、“霞天膏”、“女贞膏”、“却老七精散”、“万病黄精丸”等多种药方。其中,“万病黄精丸方”为:“用黄精十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三斤,天门冬三斤,去心蒸令烂熟”。然后,“上三味和匀,置于石臼内,捣一万杵。再分为四剂,每一剂再捣一万杵,过烂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温酒服下,日三,不拘时服”。常服之,“可延年益气,治疗万病”。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藏书观念
多藏书,建书楼“山满楼”、“妙赏楼”于杭州虹桥。对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史等,兼收并蓄,且多医书,被黄丕烈誉为“明中叶大藏书家”。万历十九年(1591)刊刻有《遵生八笺》19卷,为总结中国历代以来日常生活体验的集大成著作,旁及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知识修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遵生八笺》第六笺《燕间清谈笺·论藏书》,谈及鉴别版本尤为精湛,对鉴别宋版图书论述深刻,以及明代伪造宋版书的种种手段作过详细的论述,揭露明人书商作伪之手法是“将新刻模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宝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妆摩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尾,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残伤旧迹,或置蛀米柜中蚀作透漏蛀孔”。劝“收藏家当具真眼辩证”;对古籍保护之法亦有创见,他的经验极受后来藏书家和版本学家的重视。论其刻书应精校,以医书为例,错一字将后患无穷。藏书印有“妙赏楼藏书”、“五岳贞形”、“高氏鉴定宋刻板书”、“武林高瑞南家藏书画印”、“武林高氏瑞南藏书画记”、“武林高深甫妙赏楼藏书”、“高丙家藏”、“古杭高氏藏书印”等。
高濂的藏书观颇具实用意识,曾自述藏书曰:“梦寐嗜好,远近访求,自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者、二氏经典,靡不兼收。故尝耽书,每见新异之典,不论价之贵賎以必得为期。”
作为酷爱读书的文人,高濂曾深深感叹至今尚有现实意义的“家素者无资以蓄书,家丰者性不喜见书”现象,同时也对那些附庸风雅的富而好书者提出批评,认为他们“不乐读诵,务得善本,绫纹装饰,置之华斋,以具观美”,以致“尘积盈寸,经年不见主人一面,书何逸哉”!当然,他认为毕竟还是胜于那些不喜见书的富豪。但高濂又以为,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无问册帙美恶,意惟欲搜奇索隐,得见古人一言一论之秘,以广心胸未识未闻”。而他自己积书充栋时,则“类聚门分,时乎开函摊几,俾长日更深,沈潜玩索,恍对圣贤,面谈千古,悦心快目,何乐可胜”。这些见识,确实高乎一般的藏书家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鉴别才能
高濂精於鉴别版本书。其《遵生八笺》第六笺《燕间清谈笺·论藏书》曾对鉴别宋、元版本的方法,以及明代伪造宋版书的种种手段作过详细的论述。他揭露说:“国初慎独斋刻书,似亦精美,近 日作假宋版书,神妙莫测。将新刻模宋版书,特钞微黄厚宝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将新刻版中残缺一二要处,或湿霉三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氏,留空另刻小印,将宋人姓氏扣填两头角处,或妆摩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尾,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残伤旧迹,或置蛀米柜中蚀作透漏蛀孔,或以铁线烧红,随书本子委曲成眼,一二转折。种种与新不同,用纸装衬绫锦套壳,入手重实,光腻可观,初非今书仿佛,以惑售者。或作夥囤,令人先声指为故家某姓所遗。百计瞽人,莫可窥测,收藏家当具真眼辩证。”这些经验之谈,极受后来藏书家和版本家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节欲观念
高濂是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在《三知论》中提出了“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他* 虽认为倚翠偎红,溺快衾裯,是人的本能乐趣。但是性与命相守,神与气相依。如果沉溺其中,必然影响身心和谐,伤及阴阳气血。在《延年却病笺》中,高濂列出十条节色欲的延年方法:“阴阳好合,接御有度;入房有术,对景能忘;毋溺少艾,毋困倩童;妖艳莫贪,市妆莫近;惜精如金,惜身如宝;勤服药物,补益下元;处色莫贪,自心莫乱;勿作妄想,勿败梦交;少不贪欢,老能知戒;避色如仇,对欲知禁”。
综而论之,高濂从阴阳好合的性生活,入房有术的性技巧,勿作妄想的性心理,勤服药物的性保健,处色莫贪的性道德,具体地阐述了节欲观,丰富了中国性学研究的内容。值得指出的是,高濂所处的明代,正是理学盛行的年代。他摒弃“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进行性文化的探索,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同时,他的节欲理论也不免留下其时代的局限遗迹。除此之外,高濂在《起居安乐笺.人事诸忌》中,还提出了节欲的另一方面,即特殊情态下的性禁忌,认为大喜大怒,男女热病未好,新产月经未净,酒醉饱食之后,俱应节欲而不可交合。
展开阅读全文 ∨
纠错
重要著作
《玉簪记》
原是取材于《古今女史》,写南宋时陈娇莲与母亲避金兵乱,途中走失,娇莲入金陵城外女真观为女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应试落第,不愿回乡,也寄居观内。一日妙常乘月明弹琴,潘生寻琴声来访。潘生奏“雉朝飞”,妙常奏“广寒游”,情意愈合,潘生遂以情挑,妙常以礼相拒。又一日,妙常在屋中假寐,潘生来访,在书桌上得妙常题情诗,遂共明心愿。一夜,潘生赴约会途中,被姑母训诫,又逼他早日赴试,并亲送至江畔。妙常私雇小舟,追赶上潘生,以玉簪为表记相赠,潘生酬以鸳鸯扇坠,二人相泣而别。后潘生及第授官,得以成婚。全剧共34出。从第16出“弦里传情”(即“琴挑”)起,再通过“旅邸相思”、“媒姑议亲”、“偷诗”、“姑阻佳期”(即“姑阻”)、“知情逼式”(即“逼试”)、“秋江哭别”(即“秋江”)等出的发展,矛盾逐一展开,感情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秋江”的别离,是最初的别离,又是最后的相聚,昆曲中处理得悲戚,而川剧中的这出则是出名的喜剧,又叫《陈姑赶潘》。
《遵生八笺》
共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共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高濂是个十分有意思的人。一部《遵生八笺》则可窥其性情与意趣。全书有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撰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通举笺。
《遵生八笺》
乃是一部养生宝典,据说宋美龄亦对之推崇不已。这与时下所谓小资必读书的《闲情偶记》可视作“双璧”。笺中内容极为丰富,其养生思想是重视形、气之调养,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乃是一部养生宝典,据说宋美龄亦对之推崇不已。这与时下所谓小资必读书的《闲情偶记》可视作“双璧”。笺中内容极为丰富,其养生思想是重视形、气之调养,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作者
仲子陵
王毂
王鉴
吴存楷
陶梦桂
方太古
罗伦
吴殳
曹于汴
程本立
赵宽
陆应旸
易顺鼎
戴察
际智
程端礼
陆友仁
麻革
徐承烈
田艺蘅
刘树堂
鲁一同
黄佐
赵国璧
卢儒
张英
车万育
黄钧宰
王用宾
章惇
刘鲁风
翁绶
杜旟
姜宸英
徐积
刘章
费昶
陆厥
谢安
司马懿
杨方
祖台之
束皙
周弘让
吴应箕
朱昂
何孟雄
郭麟
孙良器
守端
李昪
徐侨
卞之琳
柳浑
张昱
谢谔
清顺
郑振铎
丰子恺
郁达夫
王琮
孔德绍
吴兆骞
周亮工
王轩
周文雍
护国
沈辽
虞仲文
赵延寿
张协
刘献廷
虞骞
任昉
谢瞻
赵功可
陆可教
吴莱
刘弗陵
张打油
道璨
陈烈
朱鹤龄
陈季
袁正真
张简
邢昉
马祖常
詹时雨
大食惟寅
范康
厉声教
陈高
沈钦圻
朱一是
唐圭璋
习近平
陈郁
赵淇
严识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