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三侠五义

第六十三回

作者:石玉昆 [清代]

救莽汉暗刺吴道成 寻盟兄巧逢桑花镇

且说蒋四爷听胡和之言,暗暗说道:“怨不得我找不着我二哥呢。原来被他们擒住了。”正在思索,忽听外面叫门,胡和答应着,却向蒋平摆手,随后将灯吹灭,方趔趄趔趄出来开放山门。只听有人问道:“今日可有什么事么?”胡和道:“什么事也没有。横竖也没有人找。我也没有吃酒。”又听一人道:“他已醉了,还说没有吃酒呢。你将山门好好的关了吧。”说着,二人向后边去了。

胡和关了山门,从新点上灯来,道:“兄弟,这可没了事咧。咱们喝吧。喝醉了给他个睡,什么事全不管他。”蒋爷道:“很好。”却暗暗算计胡和。不多时,将老道灌了个烂醉,人事不知。蒋爷脱了道袍,扎缚停当,来到外间,将招于拿起,抽出三枝鹅眉刺,熄灭了灯,悄悄出了东厢房,竟奔后院而来。果见有三座砖塔,见中间的极大。刚然走到跟前,忽听嚷道:“好呀!你们将老爷捆缚在此,不言不语,到底是怎样呵?快快给老爷一个爽利呀!”蒋爷听了不是韩爷的声音,悄悄道:“你是谁?不要嚷!我来救你。”说罢,走到跟前,把绳索挑去,轻轻将他二臂舒回。

那大汉定了定神,方说道:“你是什么人?”蒋爷道:“我姓蒋名平。”大汉失声道:“暧哟!莫不是翻江鼠蒋四爷么?”蒋平道:“正是。你不要高声。”大汉道:“幸会,幸会。小人龙涛,自仁和县灶君祠跟下花蝶来到此处,原要与家兄报仇,不想反被他们拿住。以为再无生理,谁知又蒙四爷知道搭救。”蒋爷听了,便问道:“我二哥在那里?”龙涛道:“并不曾遇见什么二爷。就是昨晚也是夜星子冯七给小人送的信。因此得信到观音庵访拿花蝶,爬进墙去,却见个细条身子的与花蝶动手,是我跳下墙去帮助。后来花蝶跳墙,那人比我高多了,也就飞身跃墙,把花蝶追至此处。及至我爬进墙来帮助,不知那人为什么反倒越墙走了。我本不是花蝶对手,又搭上个黑胖者道,如何敌得住,因此就被他们擒住了。”

蒋爷听罢,暗想道:“据他说来,这细条身子的倒象我二哥。只是因何又越墙走了呢?走了又往何处去呢?”又问龙涛道:“你方才可见二人进来么?往那里去了?”龙涛道:“往西一面竹林之后,有一段粉墙(想来有门),他们往那里去了。”蒋爷道:“你在此略等一等,我去去就来。”转身形来到林边一望,但见粉壁光华,乱筛竹影。借着月光浅淡,翠阴萧森,碧沉沉竟无门可入。蒋爷暗忖道:“看此光景,似乎是板墙。里面必是个幽僻之所,且到临近看看。”绕过竹林,来到墙根,仔细留神,踱来踱去。结构斗笋处,果然有些活动。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噎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蒋爷暗暗欢喜,挨身而入,早见三间正房,对面三间敞厅,两旁有抄手游廊。院内安设着白玉石盆,并有几色上样的新菊花,甚觉清雅。正房西间内灯烛明亮,有人对谈。

泽长蹑足潜踪,悄立窗外。只听有人唉声叹气,旁有一人劝慰道:“贤弟,你好生想不开。一个尼姑有什么要紧,你再要如此,未免叫愚兄笑话你了。”这说话的却是吴道成。又听花蝶道:“大哥,你不晓得。自从我见了他之后,神魂不定,废寝忘食。偏偏的他那古怪性儿,决不依从。若是别人,我花冲也不知杀却了多少。惟独他,小弟不但舍不得杀他,竟会不忍逼他。这却如何是好呢?”说罢,复又长叹。吴道成听了,哈哈笑道:“我看你竟自着了迷了。兄弟,既如此,你请我一请,包管此事必成。”花蝶道:“大哥果有妙计,成全此事。慢说请你,就是叫我给你磕头,我都甘心情愿的。”说着话,咕咚一声就跪下了。蒋爷在外听了,暗笑道:“人家为媳妇拜丈母,这小子为尼姑拜老道。真是无耻,也就可笑呢。”

只听吴道成说:“贤弟请起,不要太急。我早已想下一计了。”花蝶问道:“有何妙计?”吴道成道:“我明日叫我们那个主儿,假做游庙,到他那里烧香。我将蒙汗药叫他带上些。到了那里,无论饮食之间下上些,须将他迷倒,那时任凭贤弟所为。你道如何?”花冲失声大笑,道:“好妙计,好妙计!大哥,你真要如此,方不愧你我是生死之交。”又听吴道成道:“可有一宗。到了临期,你要留些情分,千万不可连我们那个主儿清浊不分,那就不成事体了。”花冲也笑道:“大哥放心。小弟不但不敢,从今后小弟竟把他当嫂子看待。”说罢,二人大笑。

蒋爷在外听了,暗暗切齿咬牙,道:“这两个无耻无羞、无伦无礼的贼徒,又在这里铺谋定计,陷害好人。”就要进去。心中一转想:“不可!须要用计。”说罢,转身躯来到门前,高声叫道:“无量寿佛!”他便抽身出来,往南赶行了几步,在竹林转身形隐在密处。此时屋内早已听见。吴道成便立起身来,到了院中,问道:“是那个?”并无人应。却见转身门已开,便知有人,连忙出了板墙。左右一看,何尝有个人影,心中转省道:“是了。这是胡和醉了,不知来此做些什么。看见此门已开,故此知会我们,也未见得。”心中如此想,脚下不觉不由的往南走去。可巧正在蒋爷隐藏之处,撩开衣服,腆着大肚,在那里小解。蒋爷在暗处看的真切,暗道:“活该小子前来送死。”右手攥定钢刺,复用左手按住手腕。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噗哧一声,吴道成腹上已着了钢刺,小水淋淋漓漓。蒋爷也不管他,却将手腕一翻,钢刺在肚子里转了一个身。吴道成那里受得,“暧哟”一声,翻筋斗栽倒在地。蒋爷趁势赶步,把钢刺一阵乱捣,吴道成这才成了道了。蒋爷抽出钢刺,就在恶道身上搽抹血渍,交付左手,别在背上,仍奔板墙门而来。

到了院内,只听花蝶问道:“大哥,是什么人?”蒋爷一言不发,好大胆!竟奔正屋。到了屋内软帘北首,右手二指轻轻掀起一缝,往里偷看。却见花蝶立起身来,走到软帘前一掀。蒋爷就势儿接着,左手腕一翻。明晃晃的钢刺,竟奔花蝶后心刺下来。只听“嗑”的一声响,把背后衣服划开,从腰间至背,便着了钢刺。花蝶负痛难禁,往前一挣,顿时跳到院内。也是这厮不该命尽。是蒋爷把钢刺别在背后,又是左手,且是翻起手腕,虽然刺着,却不甚重,只是划伤皮肉。蒋爷蹍步跟将出来,花蝶已出板墙,蒋爷紧紧追赶。花蝶却绕竹林,穿入深密之处。蒋爷有心要赶上。猛见花蝶跳出竹林,将手一扬。蒋四爷暗说:“不好!”把头一扭,觉得冷嗖嗖从耳旁过去,板墙上拍的一声响。蒋爷便不肯追赶,眼见蝴蝶飞过墙去了。

蒋爷转身来到中间,往前见龙涛血脉已周,伸腰舒背,身上已觉如常,便将方才之事说了一遍。龙涛不胜称羡。蒋爷道:“咱们此时往何处去方好?”龙涛道:“我与冯七约定在桑花镇相见。四爷何不一同前往呢?”蒋爷道:“也罢。我就同你前去。且到前面,取了我的东西,再走不迟。”二人来到东厢房内,见胡和横躺在炕上,人事不知。蒋爷穿上道袍,在外边桌上拿了渔鼓简板,旁边拿起算命招子,装了钢刺。也不管胡和明日如何报官,如何结案。二人离了铁岭观,一直竟奔桑花镇而来。

及至到时,红日已经东升。龙涛道:“四爷辛苦了一夜,此时也不觉饿吗?”蒋爷听了,知他这两日未曾吃饭,随答道:“很好,正要吃些东西。”说着话,正走到饭店门前,二人进去,拣了一个座头。刚然坐下,只见堂官从水盆中提了一尾欢跳的活鱼来。蒋爷见了,连夸道:“好新鲜鱼!堂官,你给我们一尾。”走堂的摇手道:“这鱼不是卖的。”蒋爷道:“却是为何?”堂官道:“这是一位军官爷病在我们店里,昨日交付小人的银两,好容易寻了数尾,预备将养他病的,因此我不敢卖。”蒋爷听了,心内辗转道:“此事有些蹊跷。鲤鱼乃极热之物,如何反用他将养病呢?再者,我二哥与老五最爱吃鲤鱼,在陷空岛时往往心中不快,吃东西不香,就用鲤鱼氽汤,拿他开胃。难道这军官就是我二哥不成?但只是我二哥如何扮做军官呢?又如何病了呢?”蒋爷只顾犯想。旁边的龙涛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先要了点心来,一上口就是五六碟。然后才问:“四爷,吃酒要什么菜?”蒋爷随便要了,毫不介意——总在得病的军官身上。

少时,见堂官端着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鲤鱼,往后面去了。蒋爷他却悄悄跟在后面。多时转身回来,不由笑容满面。龙涛问道:“四爷酒也不喝,饭也不吃,如何这等发笑?”蒋爷道:“少时你自然知道。”便把那堂官唤近前来,问道:“这军官来了几日了?”堂官道:“连今日四天了。”蒋爷道:“他来时可曾有病么?”堂官道:“来时却是好好的。只因前日晚上出店赏月,于四鼓方才回来,便得了病。立刻叫我们伙计三两个到三处打药,惟恐一个药铺赶办不来。我们想着军官爷必是紧要的症候,因此挡槽儿的、更夫,连小人分为三下里,把药抓了来。小人要与军官爷煎,他不用。小人见他把那三包药中拣了几味先噙在口内,说道:‘你们去吧。有了药,我就无妨碍了。明早再来,我还有话说呢。’到了次日早起,小人过去一看,见那军官爷病就好了,赏了小人二两银子买酒吃。外又交付小人一个锞子,叫小人务必的多找几尾活鲤鱼来,说:“我这病非吃活鲤鱼不可。’因此昨日出去了二十多里路,方找了几尾鱼来。军官爷说:‘每日早饭只用一尾,过了七天后,便隔两三天再吃,也就无妨了。’也不知这军官爷得的什么病。”蒋爷听了,点了点头,叫堂官且温酒去,自己暗暗踌躇道:“据堂官说来,我二哥前日夜间得病。不消说了,这是在铁岭观受了暗器,赶紧跑回来了。怨得龙涛他说:‘刚赶到,那人不知如何越墙走了。’只是叫人两三处打药,难道这暗器也是毒药味的么’不然,如何叫人两三处打药。这明是秘不传方之意。二哥呀,二哥,你过于多心了,一个方儿什么要紧,自己性命也是当耍的。当初大哥劝了多少言语,说:‘为人不可过毒了。似乎这些小家伙称为暗器,已然有个暗字,又用毒药味饱,岂不是狠上加狠呢。如何使得?’谁知二哥再也不听,连解药儿也不传人,不想今日临到自己头上,还要细心,不肯露全方儿。如此看来,二哥也太深心了。”又一转想,暗说:“不好。当初在文光楼上我诓药之时,原是两九全被我盗去。如今二哥想起来,叫他这般费事,未尝不恨我,骂我,也就未必肯认我呢。”想到此,只急的汗流满面。

龙涛在旁,见四爷先前欢喜,到后来沉吟纳闷,此时竟自手足失措,便问道:“四爷,不吃不喝,到底为着何事?何不对我说说呢?”蒋爷叹气道:“不为别的,就只为我二哥。”龙涛道:“二爷在那里?”蒋爷道:“就在这店里后面呢。”龙涛忙道:“四爷,大喜!这一见了二爷,又完官差,又全朋友义气,还犹豫什么呢?”说着话,堂官又过来。蒋爷唤住,道:“伙计,这得病的军官可容人见么?”堂官开言说道:“爷若不问,小人也不说。这位军官爷一进门,就嘱咐了。他说:‘如有人来找,须问姓名。独有个姓蒋的,他若找来,就回复他说,我不在这店里。’”四爷听了,便对龙涛道:“如何?”龙涛闻听,便不言语了。蒋爷又对堂官道:“此时军官的鲤鱼大约也吃完了。你作为取家伙去,我悄悄的跟了你去。到了那里,你合军官说话儿,我做个不期而遇。倘若见了,你便溜去,我自有道理。”堂官不能不应。蒋爷别了龙涛,跟着堂官,来到后面院子之内。

不知二人见了如何,下回分晓。

上一章:第六十二回
下一章:第六十四回
章节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09)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5)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1)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17)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09)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2)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28)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998)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697)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