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杨家将

第五十回

作者:熊大木 [明代]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得胜回朝

却说金花公主来到城外,正遇宋女将杨九妹,两阵对圆。公主谓曰:“宋兵不识时势,深入吾地,作急退去,免遭屠戮。”九妹怒曰:“该死之贼犹不纳降,尚敢来争锋那?”即舞刀跃马,杀奔番阵。公主举枪迎战。两骑相交,斗经数合,九妹刀法渐乱,败阵而走。公主奋勇追来,城上喊声大振。杨七姐看见公主追逼九妹,紧急挽弓,一矢射去,可怜金花一命归冥。宋兵竟进。番众死者无数,只走得一半入城,报知穆王金花公主被射死阵前。穆王枪惶无计,寝食俱废。

越二日,宋兵攻城危急,武将张荣奏曰:“主公勿忧。城中兵马尚有四万,粮草可应一年;且宋兵虽盛,远来运饷不给。臣愿率所部出城一战,若使能退,乃主上之福;若不能胜,君臣婴城而守,亦长计也。”王允奏,即令张荣出兵。张荣,羌落人,极有勇力,使一柄大杆刀,上阵如飞,军中号为“铁臂将”。是日领了主命,次早率众二万,出城迎战。

南阵中一员女将,当先出马,乃单阳公主也,大叫:“番蛮尚不献城,犹来抗敌那?”张荣更不打活,舞刀纵骑来迎。两马相交,战未数合,张荣佯输,绕城而走。单阳公主尽力追之。张荣较其来近,转身一刀劈下。公主眼快,侧身躲过,其马跌倒在地。却得杜夫人连忙撇起飞刀,看准张荣砍去,中其左肋,死于马下,番兵被杀死无数,乞降之声,震动原野。此真见杨家女将互相救应之能也。有诗为证:

城下英雄势力争,一时失算倒前征。

敌人莫保须臾死,方显杨门互救兵。

却说番众于城上望见张荣战死,报入城中。穆王忧愤无地,欲为自尽之计。左丞相柯自仙奏曰:“宋君宽仁大度,降者无不膺爵,抗者自取灭戮。今宋兵坚屯城下,成败已分,主公何不适使纳降,献上图籍,递年惟出贡物,尚不失为一国之主,此则大计也。如何效取儿女子态,自经沟渎,以取笑于外人乎?乞我主审焉。”穆王沉吟半晌,乃曰:“宋运当隆,依卿所奏。”即令城上竖起降旗。次日,遣人资纳降文书,诣宋营投进。

周夫人正坐帐中,与众人商议西番纳降之事,忽人报:番王遣使来议投降。杨宗保令唤入。使臣进帐前,道知其主纳款之意。宗保犹豫未决。邓文进曰:“西番乃遇荒之地,无用所在,众类顽皮,难供使令;元帅正宜允其降,以彰圣上柔远人之德也。”周夫人然其议,批回来书,与使臣回奏穆王。

穆王君臣大喜。次日,亲率文武,开城迎接。杨宗保先进,见西番君臣拜伏道旁。宗保敬他一国之主,扶起,并辔入宫中。部落各备香花灯烛迎候。穆王端立于庭阶请罪。宗保曰:“吾天子仁爱国君,今既归降,若使倾心无二,必不失旧封矣。”穆王称谢。

是日,宫中大开筵宴。周夫人率十二员女将并都尉继入。穆王拜见毕,周夫人慰谕亦厚。众将依次而坐,宫中大吹大擂,番官进食,番妇进乐,众人尽欢而饮,夜深乃散。宗保安营于城里,周夫人等屯扎于城外。

又越数日,傍境皆宁,宗保乃议班师,报于各营寨知道。

众军得令,准备起行。穆王送宗保真犀带二条,珍珠奇异之物无数。宗保只受其带,余物留以进主。乃以阵上所捉将帅,俱令送还,惟有百花公主解人中原。是日,中军离了连州,西番君臣送出十里之外而别。班师将士分作前后队而回,军威大振,四海钦服。有词一篇为证:盖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乃凶器,战为逆德,圣人之所不谈,尧舜弗忍于用。兹者西番播乱,兵甲扰雄州之境;皇上震怒,旌旗出汴城之师,征云冉冉,杀气腾腾。连环寨垒,如山岳之势;辎重器械,犹鱼鳞之多。金鼓鸣声,车箱匝地,六师奋力以前,三军鼓勇而斗。金山一战,垓下遭围。敬烈闺中之寡妇,敢膺阃外之重权。周女帅,运筹算于帷幄。杨七姐,破坚阵于山前。斩将麾旗,独羡单阳公主。呼风唤雨,最雄杜氏夫人。马赛英,有争先缚捉之能。耿金花,多救应砍所之力。运双刀,黄琼女军中独胜。开的矢,董月娥塞下无双。邹兰秀,枪法取番人之首。重阳女,飞刀枭敌将之头。孟四娘,英雄莫及。杨秋菊,气势超群。穆氏桂英,施百步穿杨之箭。八娘、九妹,怀图王霸业之机。天生豪杰,地聚精灵。干戈西指,束天神倒旗丧命;貔貅齐进,殷元帅跌马亡身。屠部落,如残云迅扫;斩蛮丑,如病果辞柯。番王纳款,边境争迎。班师唱杨柳之歌声,回旅敲金鞍之响镫。於戏盛哉!宋运休明,名播万方之威武;杨门奋勇,世称千载之英雄。行程数日,已望汴京不远。宋之君臣预闻捷音,帝先着柴王一班文臣出郭迎接。宗保望柴玉来到,下马候问。柴玉近前,

手携上马,并辔入城。

翌日,乃朝见真宗。真宗面慰之曰:“卿为朕远涉风尘,成功不易。”宗保顿首奏曰:“臣赖陛下洪福,平定西番,已取图舆以归,属州十四,县二百,户口一万八千,租赋四百石,珍奇异物三十余车。”帝颜大悦,以所献俘俱发无佞府处置。因谓侍臣曰:“杨门女将,俱有功于朝廷,朕当论功升赏,以旌其忠。”柴玉曰:“此国家之盛典,理合颁行。”

帝遂下敕,加封杨宗保上柱国大将军,呼延显等俱封典禁节度使,周夫人封忠国副将军,八娘、九妹等俱封翊运副将军。仍令有司于内庭设大宴,犒赏征西将士。诏旨既下,杨宗保等再拜受命。是日,依班列坐,君臣尽欢而散。

次日,宗保谢恩回无佞府,与周夫人等参见令婆。令婆不胜欢喜,遂以百花公主配与杨文广为室。时文广一十五岁也。令婆吩咐设庆贺筵席,与众媳妇解甲。众妇依次坐饮,至夜分乃散。惟有令婆恩典,宣待杨文广征服南方,而后受封也。

自是,四方宁靖,海不扬波,宋室太平可望矣。

上一章:第四十九回
下一章:最后一章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15)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8)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4)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25)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11)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8)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34)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1000)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705)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