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原典】
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故事】
郭嘉定计灭袁氏。
章节列表
- 第一计 瞒天过海
- 第二计 围魏救赵
- 第三计 借刀杀人
- 第四计 以逸待劳
- 第五计 趁火打劫
- 第六计 声东击西
- 第七计 无中生有
- 第八计 暗度陈仓
- 第九计 隔岸观火
- 第十计 笑里藏刀
-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 第十八计 擒贼先擒王
-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您可能感兴趣...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
- (880)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
- (7)
-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
- (6)
-
吴子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 (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