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太平广记

卷二百五十八·嗤鄙一

作者:李昉 [宋代]

魏人钻火 齐俊士 元魏臣 并州士族 高敖曹 梁权贵 柳骞之 阮嵩 郝象贤 朱前疑 张由古 侯思正 王及善 逯仁杰 袁琰 台中语 沈子荣 武懿宗 张衡 李良弼 来子珣 阎知微 崔湜 权龙襄

魏人钻火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是夕阴暝。督迫颇急。门人念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孔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出《笑林》)

齐俊士

《汉书》·《王莽赞》云:紫色蛙声,余分闰位。谓以伪乱真。颜之推常言:吾近共人读书,与言及王莽形状,有一俊士自许知史学,名价甚高,乃云:\'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出《颜氏家训》)

元魏臣

元魏之世,在洛京时,有一才学重臣,新得《史记》音,而颇纰误。及见颛顼字为许绿,错作许缘。其人遂谓朝士言:从来谬音专旭,当专翲耳。此人先有高明,翕然行信。期年之后,更(更原作史,据明抄本改)有硕儒,苦相究讨,方知误焉。(出《颜氏家训》)

并州士族

北齐并州有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轻蔑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称赞,必击牛酾酒延之。其妻明鉴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容下原有与字,据明抄本删),何况(况原作兄,据明抄本改)行路。至死不觉。(出《颜氏家训》)

高敖曹

高敖曹常为杂诗三首云: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坛瓮张口,卷席床剥皮。又: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又: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出《启颜录》)

梁权贵

梁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芋也,而为羊字。后有人饷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鸱。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绎。方知如此。(出《颜氏家训》)

柳骞之

隋内史舍人河东柳骞之,奏事好错。尝有周家公主,表请出家。骞之奏云:周家公主上表,求作道人。上大笑。及出,虞仆射庆则问之曰:奏事若为错。骞之复错答曰:周家公主,欲得还俗。骞之历位光禄卿。

阮嵩

唐贞观中,桂阳令阮嵩,妻阎氏,极妒。嵩在厅会客饮,召女奴歌。阎被发跣足袒臂,拔刀至席。诸客惊散,嵩伏床下,女奴狼狈而奔。刺史崔邈为嵩作考词云:妇强夫弱,内刚外柔。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考下。省符,解见任。(出《朝野佥载》)

郝象贤

唐郝象贤,侍中处俊之孙,顿丘令南容之子也,弱冠。诸友生为之字曰宠之,每于父前称字。父绐之曰:汝朋友极贤,吾为汝设馔,可命之也。翌日,象贤因邀致十数人,南容引生与之饮,谓曰:谚云:\'三公后,出死狗。\'小儿诚愚,劳诸君制字,损南容之身尚可,岂可波及侍中也?因泣涕,众惭而退。宠之者,反语为痴种也。(出《朝野佥载》)

朱前疑

周朱前疑浅钝无识,容貌极丑。上书云:臣梦见陛下八百岁。即授拾遗,俄迁郎中。出使回,又上书云:闻嵩山唱万岁声。即赐绯鱼袋,未入五品,于绿衣衫上带之。朝野莫不怪笑。后契丹反,有敕京官出马一匹供军者,即酬五品。前疑买马纳讫,表索绯。上怒,批其状:即放归丘园。愤恚而卒。(出《朝野佥载》)

张由古

唐张由古有吏才而无学术,累历台省。尝于众中,叹班固有大才,而文章不入《文选》。或谓之曰:《两都赋》、《燕山铭》、《典引》等,并入《文选》,何为言无?由古曰:此并班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闻者掩口而笑。又谓同官曰:昨买得《王僧襦集》,(盖僧孺也)大有道理。杜文范知其误,应声曰:文范亦买得《佛袍集》,倍胜《僧襦(襦原作儒,据许本改)集》。由古竟不知觉。累迁司计员外。以罪放于庭州。时中书令许敬宗综理诏狱。帖召之。由古喜,至则为所责,惧而手战,笏坠于地,口不能言。初为殿中正班,以尚书郎有错立者,谓引驾曰:员外郎小儿难共语,可鼻冲上打。朝士鄙之。(出《大唐新语》)

侯思正

唐侯思正出自皂隶,言音不正,以告变授侍书御史。按制狱,苛酷日甚。尝按中丞魏元忠曰:急承白司马,不然,即吃孟青。白司马者,洛阳有坂,号曰白司马坂。孟青者,将军姓孟名青,曾杖杀琅玡王冲者也。思正闾巷庸人,常以此言逼诸囚。元忠辞气不屈,思正怒而倒曳之。元忠徐起曰:我薄命,如乘恶驴而坠,脚为镫(镫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所挂,遂被贼曳耳。思正大怒,又曳之曰:汝拒捍制使,奏斩之。元忠曰:侯思正,汝今为国家御史,须识礼仪轻重。如此须魏元忠头,何不以锯截去!无为抑我反。奈何佩服朱绂,亲衔天命,不能行正道之事。乃言白司马孟青,是何言也?若非魏元忠,无人仰教。思正惊起,悚怍(怍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曰:思正死罪,实不解,幸蒙中丞见教。乃引上阶,礼坐而问之。元忠徐就坐自若。又思正言音不正,时断屠杀,思正曰:今断屠杀,鸡、(古梨反)鱼、(愚)猪、(计)驴(蒌)俱(居)不得吃(苦豉反),谓(谓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空吃米(弭)面(灭之去声),如(檽齐)何得饱。侍御史霍献可笑之。思正诉于则天。则天怒谓献可曰:我知思正不识字,我已用之,卿笑何也?献可具言鸡猪之事,则天亦大笑。思正尝命作笼饼,谓(谓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膳者曰:与我作笼饼,可缩葱作。比市笼饼,葱多而肉少。故令缩葱加肉也。时人号为缩葱侍御史。时来俊臣弃故妻,奏逼娶太原王庆诜女,思正亦奏请娶赵郡李自挹女,敕政事商量。凤阁侍郎李昭德抚掌谓诸相曰:大可笑,大可笑。诸相问之,昭德曰:往年来俊臣贼劫王庆(庆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诜女,已大辱国。今日此奴又请娶(娶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李自挹女,无乃复辱国耶?事遂寝。竟为李昭德榜杀之。(出《御史台记》)

王及善

唐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俄迁文昌右相,无他政,但不许令史之(之原作双,据明抄本改)驴入台,终日迫逐,无时暂舍。时人号驱驴宰相。(出《朝野佥载》)

逯仁杰

周朝有逯仁杰,河阳人。自地官令史出尚书,改天下帐式,颇甚繁细,法令滋章。每村立社官,仍置平直老三员,掌簿案,设锁钥。十羊九牧,人皆散逃。而宰相浅识,以为万代皆可行,授仁杰地官郎中。数年,百姓苦之,其法逐寝。(出《朝野佥载》)

袁琰

周考功令史袁琰,国忌,众人聚会,充录事勾当。遂判曰:曹司繁闹,无时暂闲。不因国忌之辰,无以展其欢笑。合坐嗤之。(出《朝野佥载》)

台中语

周夏官侍郎侯知一,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于朝堂踊跃驰走,以示轻便。张琮丁忧,自请起复。吏部主事高筠,母丧,亲戚为举哀。筠曰:我不能作孝。员外郎张牺贞,被讼,诈遭母忧,不肯起对。时台中为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悰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忧,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出《朝野佥载》)

沈子荣

周大官选人沈子荣诵判二百道,试日不下笔。人问之,荣曰:无非命也,今日诵判,无一相当,有一道迹同,人名又别。至来年选,判水磑。又不下笔。人问之,曰:我诵水磑,乃是蓝田,今问之富平,如何下笔。闻者莫不抚掌焉。(出《朝野佥载》)

武懿宗

周则天内宴甚乐,河内王懿宗忽然起奏曰:臣急告君,子急告父。则天大惊,引前问之,对曰:臣封物,承前府家自征。近敕州县征送,大有损折。则天大怒,仰观屋椽,良久曰:朕诸亲饮正乐,汝是亲王,为三二百户封,几惊杀我,不堪作王。令曳下。懿宗免冠拜伏,诸王救之曰:懿宗愚钝,无意矣。上乃释之。(出《朝野佥载》)

张衡

周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阶,合入三品,已团甲。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出《朝野佥载》)

李良弼

周右拾遗李良弼,自矜唇颊,好谈玄理,请使北蕃说骨笃禄。匈奴以木盘盛粪饲之,临以白刃。弼惧,食一盘并尽,乃放还。人讥之曰:李拾遗能拾突厥之遗。出为真源令,秩满,还瀛州。遇契丹贼孙万荣,使何阿小取沧、瀛、冀(冀原作粪,据明抄本改)具入(明抄本无入字)。良弼谓鹿城令李怀璧曰:孙者胡孙,即是猕猴,难可当也。万字者有草。即是草中藏。劝怀璧降。何阿小授怀璧三品将军。阿小败,怀璧及良弼父子四人,并为河内王武懿宗斩之。(出《朝野佥载》)

来子珣

唐来子珣,则天委之按制狱,多希旨。赐姓武氏,字家臣。丁父忧起复,累加游击将军右羽林军中郎将。常衣锦半臂,言笑自若。朝士诮之,谕德张元一好讥谑,曰:岂有武家儿,为你来家老翁制服耶?(出《御史台记》)

阎知微

周春官尚书阎知微庸琐驽怯,使入蕃,受默啜封为汉可汗。贼入恒定,遣知微先往赵州招慰。将将军陈令英等守城西面,知微谓令英曰:陈将军何不早降下,可汗兵到然后降者,剪土无遗。令英不答。知微城(城原作成,据明抄本改)下连手踏歌,称万岁乐。令英(英原作兵,据明抄本改)曰:尚书国家八座,受委非轻,翻为贼踏歌,无惭也。知微仍唱曰:万岁乐,万岁年,不自由,万岁乐。时人鄙之。(出《朝野佥载》)

崔湜

唐崔湜为吏部侍郎,贪纵。兄凭弟力,父挟子威,咸受嘱求,赃污狼籍。父挹,为司乐,受选人钱,湜不之知也。长名放之,其人诉曰:公亲将略去,何为不与官?湜曰:所亲为谁?吾捉取鞭杀。曰:鞭即遭忧。湜大怒惭。主上以湜父年老,瓜初熟,赐一颗。湜以瓜遗妾,不及其父。朝野诮之。时崔、岑、郑愔,并为吏部。京中谣之曰:岑义獠子后,崔湜令公孙,三人相比接,莫贺咄最浑。(出《朝野佥载》)

权龙襄

唐左卫将军权龙襄性褊急,常自矜能诗。通天年中,为沧州剌史,初到,乃为诗呈州官曰:遥看沧海城,杨柳郁青青。中央一群汉,聚坐打杯觥。诸公谢曰:公有逸才。襄曰:不敢,趁韵而已。又秋日,《述怀》曰: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强。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蜋。参军不晓,请释,襄曰:鹞子檐前飞。值七百文。洗衫挂后(后原作彼,据明抄本改)园,干白如雪。饱食房中侧卧,家里(里原作襄,据明抄本改)便转,集得野泽蜣螂。谈者嗤之。皇太子宴,夏日赋诗: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太子授笔为讚曰:龙襄才子,秦州人士。明月昼耀,严霜夏起。如此诗章,趁韵而已。襄以张易之事,出为容山府折冲。神龙中追入,乃上诗曰:无事向容山,今日向东都。陛下敕进来,今作右金吾。又为喜雨诗曰: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氲氤。为瀛州史日,新过岁,京中数人附书曰:改年多感,敬想同之。正新唤官人集云:有诏改年号为多感元年。将书呈判司已下。众人大笑。龙襄复侧听,怪敕书来迟。高阳博野两县,竞地陈牒,龙襄乃判曰:两县竞地,非州不裁。既是两县,于理无妨付司。权龙襄示。典曰:比来长官判事,皆不著姓。龙襄曰:余人不解,若不著姓,知我是谁家浪驴也。龙襄不知忌日,谓府史曰:何名私忌?对曰:父母亡日,请假,独坐房中不出。襄至日,于房中静坐,有青狗突入,龙襄大怒曰:冲破我忌。更陈牒,改作明朝,好作忌日。谈者笑之。(出《朝野佥载》)

章节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09)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5)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1)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17)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09)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2)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28)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998)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697)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