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太平广记

卷三百零六·神十六

作者:李昉 [宋代]

陈袁生 冉遂 魏耽 卢佩陈

袁生

贞元初,陈郡袁生者,尝任参军于唐安。罢秩游巴川,舍于逆旅氏。忽有一夫,白衣来谒。既坐,谓生曰:某高氏子也,家于此郡新明县。往者常职军伍间,今则免矣。故旅游至此。生与语,其聪辩敏博,迥出于人,袁生奇之。又曰:某善算者,能析(析原作祈,据明抄本改。)君平生事。生即讯之,遂述既往事,一一如笔写,生大惊。是夕,夜既深,密谓袁生曰:我非人也,幸一陈于君子,可乎?袁生闻之惧,即起曰:君非人,果鬼乎?是将祸我耶?高生曰:吾非鬼,亦非祸君,所以来者。将有托于君耳。我赤水神,有祠在新明之南。去岁淫雨数月,居舍尽圮,郡人无有治者,使我为风日所侵铄。且日如樵牧者欺侮,里中人视我若一坏土耳。今我诉于子,子以为可则言,不则去。无恨也。(也原作乎,据明抄本改。)袁生曰:神既有愿,又何不可哉!神曰:子来岁当调补新明令,倘为我重建祠宇,以时奠祀,则真幸之甚也。愿无忘。袁生诺之。既而又曰:君初至邑时,当一见诣。然而人神理隔,虑君仆吏有黩于我,君当屏去其吏,独入庙中。冀尽一言耳。袁生曰:谨奉教。是岁冬,袁生果补新明令。及至任,(任原作令,据明钞本改。)讯之,果有赤水神庙,在县南数里。旬余,遂诣之。未至百余步,下马屏车吏,独入庙中。见其檐宇摧毁,蓬荒如积。伫望久之,有一白衣丈夫自庙后来,高生也。色甚喜,既拜。谓袁生曰:君不忘前约,今日乃诣我,幸何甚哉!于是偕行庙中。见阶垣下有一老僧,具桎梏,数人立其旁。袁生问曰:此何为者?神曰:此僧乃县东兰若道成师也。有殃,故吾系之一岁矣。每旦夕则鞭捶之。从此旬余,当解之。袁生又曰:此僧既存,安得系于此乎?神曰:以生魄系之,则其人自沈疾,亦安能知吾之为哉!神告袁生曰:君幸诺我建庙,可疾图之。袁生曰:不敢忘。既归,将计其工。然贫甚,无以为资。因自念曰:神人所言,系道成师之魄,当沉疾。又云,从此去旬余,当解之。吾今假于他语,俾建其庙宇,又安有疑乎?于是经往县东兰若问之,果有成师者,卧疾一岁矣。道成曰:某病且死,旦夕则一身尽痛。袁生曰:师疾如是,且近于死矣,然我能愈之。师能以缗货建赤水神庙乎?道成曰:疾果愈,又安能以缗货为事哉!袁生既绐曰:吾善视鬼,近谒赤水神庙,见师魂,具桎梏势于垣下。因召赤水神问其事,曰:\'此僧有宿殃,故絷于此。\'吾怜师之苦,因告其神:\'何为絷生人,可疾解之。吾当命此僧以修建庙宇,慎无违也。\'神喜而诺我曰:\'从此去旬余,当舍其罪。\'吾故告师疾将愈,宜修赤水神庙也。无以疾愈,遂怠其心。为此则祸且及矣。道成伪语曰:敬受教后旬余,果愈。因召门弟子告曰:吾少年弃家,学浮屠氏法,迨今年五十,不幸沈疾。向者袁君谓我曰:\'师之病,赤水神所为也。疾锸可修补其庙。\'夫置神庙者,所以祐兆人,祈福应。今既有害于我,安得不除之乎?即与其徒,持锸诣庙,尽去神像及祠宇,无一遗者。又明日,道成谒袁生。袁生喜曰:师病果愈乎。吾之语岂妄耶?道成曰:然,幸君救我,何敢忘君之恩乎?袁生曰:可疾计修赤水神庙也,不然,具惧为祸。道成曰:夫神所以赖于人者,以其福可延,戾可弭,旱亢则雩之以泽,潦淫则萗之以霁。故天子诏天下郡国,虽一邑一里,必建其祠。盖用为民之福也。若赤水神者,无以福人,而为害于人焉,可不(可不原做不可,据明钞本、陈校本改。)去之。已尽毁其庙矣。袁生且惊且惧,遂谢之。道成气益丰,而袁生惧甚。后月余。吏有罪,袁生朴之。无何吏死,其家诉于郡,坐徙端溪。行至三峡,忽遇一白衣,立于路左。视之,乃赤水神也。曰:向托君修我祠宇,奈何致道成毁我之舍,弃我之像?使一旦无所归,君之罪也。今君弃逐穷荒,亦我报仇耳!袁生既谢曰:毁君者道成也。何为罪我?神曰:道成师福盛甚,吾不能动。今君禄与命衰,故我得以报。言已不见。生恶之,后数日,意以疾卒。(出《宣室志》)

冉遂

冉遂者,齐人也,父邑宰。遂婚长山赵玉女。遂既丧父,又幼性不惠,略不知书,无以进达,因耕于长山。其妻赵氏,美姿质,性复轻荡。一日独游于林薮间,见一人衣锦衣,乘白马,侍从百余人,皆携剑戟过之。赵氏曰:我若得此夫,死亦无恨。锦衣人回顾笑之。左右问赵氏曰:暂为夫可否?赵氏应声曰:君若暂为我夫,我亦怀君恩也。锦衣遽下马,入林内。既别,谓赵氏曰:当生一子,为明神,善保爱之。赵氏果有孕,及期生一儿,发赤面青,遍身赤毛,仅长五寸,眼有光耀。遂甚怪之,曰:此必妖也,可杀之。赵氏曰:此儿托体于君,又何妖?或是异人,何杀之耶?必杀反为害。若何?遂惧而止,赵氏藏之密室。及七岁,其儿忽长一丈。俄又自空有一大鸟飞下,儿走出,跃上鸟背飞去,其母朝夕哭之。经数月,儿自外来,擐金甲,佩剑弯弓,引兵士可千余人。至门直入,拜母曰:我是游察使者子,幸托身于母。受生育之恩,未能一报,我今日后,时一来拜觐,待我微答母恩,即不来矣。赵氏曰:儿自为何神也?儿曰:母慎勿言,我已补东方擒恶将军。东方之地,不遵明祗,擅为恶者,我皆得以诛之。赵氏取酒炙以饲之,乃谓儿:我无多酒炙,不可以及将士。儿笑曰:母但以一杯酒洒空中,即乒士皆饮酒也。母从之。见空中酒下起雨,兵士尽仰面而饮之。儿乃遽止曰:少饮,临别,谓母曰:若有急,但焚香遥告,我当立至。言讫,上马如风雨而去。后一年,赵氏父亡,赵氏往葬之。其父家,每月有鬼兵可千余,围其宅。有神扣门言曰:我要为祠宇,尔家翁见来投我,尔当速去,不然,皆杀之。赵氏忽思儿留言,乃焚香以告。其夕,儿引兵士千余至,令一使诘之,神人茫然收兵为队,自缚于儿前。儿呵责。尽杀其众。谓母曰:此非神也,是强鬼耳。生为史朝义将,战亡之后无所归,自收战亡兵,引之来此,欲擅立祠宇耳。母曰:适闻言,家翁已在我左右,尔试问之。其儿令擒神人问之曰:尔所谋事,我尽知之,不须言也。任何以无故追赵玉耶?今在何处?其人泣告曰:望将军哀念。生为一将,不能自立功,而死于阵前。死后欲求一神,又不能良图。今日有犯斧钺,若或将军不以此罪告上天。容在麾下,必效死节。又问曰:赵玉何在?神曰:寄在郑大夫塚内。儿乃立命于塚内取赵玉至,赵玉寻苏。赵氏切劝儿恕神之罪,儿乃释缚,命于部内为小将。乃辞其母,泣而言曰:我在神道,不当频出迹于人间,不复来矣,母善自爱。又为风雨而去,迩后绝然不至矣。(出《奇事记》)

魏耽

贞元中,吉州刺史魏耽,罢任居洛。有女子,年甫十六,颜色甚美丽。夏中,俱纳凉于庭。急仰视天裂,有长人于裂处下,直至耽前。衣紫佩金,黑而髯,曰:我姓朱,天遣与君为女婿。耽不敢阻,请俟排比,再三乃许。约期后月,乃腾空而去。耽与其妻,虽甚忧迫,亦具酒食而俟之。有圉人突入拜耽,耽曰:何不秣马而突入,太无礼也。圉人曰:窃见使君有忧色,故请言其事。耽曰:尔何要知之?圉人固请,耽因告之。圉人曰:使君不足,小事耳。言讫而出。佩金者及期而至,圉人复突入,佩金者见之,趋下再拜。圉人作色而叱之曰:天恕尔,罚汝在人间,奈何又复扰人如是?对曰:死罪。复拜。圉人辄升堂而坐,召佩金者坐,命洒。圉人于大沙锣,取饮数器,器可三斗余。饮讫,又取一铁杵,折而嚼之。乃以沙锣饮佩金者,佩金者甚有惧色,乃饮之。唯言死罪。更无他词。圉人曰:送天狱禁百日。乃腾空而去。圉人曰:吾乃使君此斗本命星也,魏使君昼夜焚修,今乃报之。适无礼者,既贼星也,今已禁之,请去他虑。言讫而去。(出《闻奇录》)

卢佩

贞元末,渭南县丞卢佩,性笃孝。其母先病腰脚,至是病甚,不能下床榻者累年,晓夜不堪痛楚。佩即弃官,奉母归长安,寓于长乐里之别第,将欲竭产而求国医王彦伯治之。彦伯声势重,造次不可一见,佩日往祈请焉。半年余,乃许一到,佩期某日平旦。是日亭午不来,佩候望于门,心摇目断。日既渐晚,佩益怅然。忽见一白衣妇人,姿容绝丽,乘一骏马,从一女僮,自曲之西,疾驰东过。有顷,复自东来,至佩处驻马,谓佩曰:观君颜色忧沮,似有所候待来,请问之。佩志于王彦伯,初不觉妇人之来,既被顾问再三,乃具以情告焉。妇人曰:彦伯国医,无容至此。妾有薄技,不减王彦伯所能。请一见太夫人,必取平差。佩惊喜,拜于马首曰:诚得如此,请以身为仆隶相酬。佩即先入白母,母方呻吟酸楚之次,闻佩言,忽觉小廖。遂引妇人至母前,妇人才举手候之,其母已能自动矣。于是一家欢跃,竟持所有金帛,以遗妇人。妇人曰:此犹未也,当要进一服药,非止尽除痼疾,抑亦永享眉寿。母曰:老妇将死之骨,为天师再生,未知何阶上答全德。妇人曰:但不弃细微,许奉九郎巾栉。常得在太夫人左右则可,安敢论功乎?母曰:佩犹愿以身为天师奴,今反得为丈夫,有何不可?妇人再拜称谢,遂于女僮手。取所持小庄奁中,取药一刀圭,以和进母。母入口,积年诸苦,释然顿平。即具六礼,纳为妻。妇入朝夕供养,妻道严谨。然每十日,即请一归本家。佩欲以车舆送迎,即终因辞拒,唯乘旧马。从女僮,倏忽往来,略无踪迹。初且欲顺适其意,不能究寻,后既多时,颇以为异。一旦,伺其将出,佩即潜往窥之。见乘马出延兴门,马行空中。佩惊问行者,皆不见。佩又随至城东墓田中,巫者陈设酒肴,沥酒祭地,即见妇人下马,就接而饮之。其女僮随后收拾纸钱,载于马上,即变为铜钱。又见妇人以策画地,巫者随指其处曰:此可以为穴。事毕,即乘马而回。佩心甚恶之,归具告母,母曰:吾固知是妖异,为之奈何?自是妇人绝不复归佩家,佩亦幸焉。后数十日,佩因出南街中,忽逢妇人行李,佩呼曰:夫人何久不归?妇人不顾,促辔而去。明日,使女僮传语佩曰:妄诚非匹敌,但以君有孝行相感,故为君治(治原作妇,据明钞本改。)太夫人疾。得平和。君自请相约为夫妇。今既见疑,信当决矣。佩问女僮:娘子今安在?女僮曰:娘子前日已改嫁靖(靖字原空缺,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恭李谘议矣。佩曰:虽欲相弃,何其速欤?女僮曰:娘子是地祗,管京兆府三百里内人家丧葬所在。长须在京城中作生人妻,无自居也。女僮又曰:娘子终不失所,但嗟九郎福祐太薄,向使娘子长为妻,九郎一家,皆为地仙矣。卢佩第九也。(出《河东记》)

章节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09)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5)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1)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17)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09)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2)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28)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998)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697)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