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集部 > 词曲类 > 琵琶记

第三十出·瞷询衷情

作者:高明 [元代]

【菊花新】〔生上〕封书远寄到亲闱,又见关河朔雁飞。梧叶满庭除,争似我闷怀堆积。〔生查子〕封书寄远人,寄上万里亲。书去神亦去,兀然空一身。自家喜得家书,报道平安,已曾修书附回家去,不知何如?这几日常怀想念,翻成愁闷。正是:虽无千丈线,万里系人心。〔贴上〕【意难忘】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生〕夫人,些个事,恼人肠。〔贴〕相公,试说与何妨?〔生〕只怕你寻消问息,添我恓惶。〔贴〕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是以君子,当食不嗟,临乐不叹。无事而戚,谓之不祥。相公,你自来我家,不明不暗,如醉如痴,镇日忧闷,为着甚的?还少了吃的?少了穿的?相公,我待道你少吃的啊,【红衲袄】你吃的是煮猩唇和烧豹胎。我待道你少穿的啊,你穿的【菊花新】〔生上〕封书远寄到亲闱,又见关河朔雁飞。梧叶满庭除,争似我闷怀堆积。〔生查子〕封书寄远人,寄上万里亲。书去神亦去,兀然空一身。自家喜得家书,报道平安,已曾修书附回家去,不知何如?这几日常怀想念,翻成愁闷。正是:虽无千丈线,万里系人心。〔贴上〕【意难忘】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生〕夫人,些个事,恼人肠。〔贴〕相公,试说与何妨?〔生〕只怕你寻消问息,添我恓惶。〔贴〕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是以君子,当食不嗟,临乐不叹。无事而戚,谓之不祥。相公,你自来我家,不明不暗,如醉如痴,镇日忧闷,为着甚的?还少了吃的?少了穿的?相公,我待道你少吃的啊,【红衲袄】你吃的是煮猩唇和烧豹胎。我待道你少穿的啊,你穿的是紫罗兰,系的是白玉带。你出入啊,我只见五花头踏在你马前摆,三檐伞儿在你头上盖。相公,休怪奴家说:你本是草庐中一秀才,如今做着汉朝中梁栋材。你有甚不足,只管锁了眉头也,唧唧哝哝不放怀?〔生〕夫人,你道我有穿的啊,【前腔】我穿的是紫罗兰,倒拘束得我不自在;我穿的是皂朝靴,怎敢胡去踹?你道我有吃的啊,我口里吃几口慌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兢兢怕犯法的愁酒杯。倒不如严子陵登钓台,怎做得扬子云阁上灾?似我这般样为官啊,只管待漏随朝,可不误了秋月春花也?干碌碌头又早白。〔贴〕相公,我知道了:

【前腔】莫不是丈人行性气乖?〔生〕不是。〔贴〕莫不是妾跟前缺管待?〔生〕不是。〔贴〕莫不是画堂中少了三千客?〔生〕不是。〔贴〕莫不是绣屏前少了十二钗?〔生〕也不是。〔贴〕相公啊,这意儿教人怎猜?这话儿教人怎解?我今番猜着你了,敢只是楚馆秦楼有个得意人儿也,闷恹恹常挂怀?〔生〕夫人,不是。

【前腔】有个人儿在天一涯,天那,我不能够见他。只落得脸销红眉锁黛。〔贴〕我道什么来?可知哩。〔生〕不是,我本是伤秋宋玉无聊赖,有甚心情去恋着闲楚台?〔贴〕相公,你有甚事?明说与奴家知道。〔生〕夫人,三分话儿只恁猜,一片心儿直恁解。〔贴〕你有话如何不对我说?〔生〕罢罢,夫人,你休缠得我无言,若还提起那筹儿也,扑簌簌泪满腮。〔贴〕由你,由你。我若不解劝,你又只管忧闷;待问着你,你又遮瞒我。我也莫奈何。相公,夫妻何事苦相防?莫把闲愁积寸肠。难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贴虚下,潜听介。生〕天那,自古道难将我语和他语,未卜他心似我心。自家娶妻两月,别亲数年,朝夕思想,翻成愁闷。我这新娶的媳妇虽则贤慧,我待将此事和他说,他也肯教我回去。只是他的爹爹,若知我有媳妇在家,如何肯放我回去?不如姑且隐忍,改日求一乡郡除授,那时却回去见双亲便了。咳,夫人,非是提防你太深,只缘伊父苦相禁。正是:夫妻且说三分话,〔贴〕呀,我理会得了,你道是未可全抛一片心。好,好!你瞒我也由你,只是你爹娘和媳妇嗟怨你。

【江头金桂】〔贴〕相公,我怪得你终朝攧喑,只道你缘何愁闷深?教咱猜着哑谜,为你沉吟,那筹儿没处寻。我和你共枕同衾,你瞒我则甚?你自撇了爹娘媳妇,屡换光阴,他那里须怨着你没音信。笑伊家短行,笑伊家短行,无情忒甚!到如今,兀自道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前腔】〔生〕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要说又将口噤。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那时节啊,他不提防着我,须遣我到家林,我和你双双两人归昼锦。苦!我双亲老景,我双亲老景,存亡未审。我实不瞒你,前日曾附一封书回去,只怕雁杳鱼沉。〔贴〕你既有书信附去,怎的也没有回报?〔生〕又不是烽火连三月,真个家书抵万金。〔贴〕原来如此。我去对爹爹说,和你同去便了。〔生〕你爹爹如何肯放我回去?你且休说破了。〔贴〕不妨事。我爹爹身为太师,风化所关,观瞻在望,终不然恁的不顾仁义?〔生〕你休说,不济事干枉了。〔贴〕相公你不必忧虑,我自有道理,不由我爹爹不从。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

假如染就干红色,也被傍人讲是非。

您可能感兴趣...
  • 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

    (731)
  • 闲情偶寄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颐养部》总......

    (3)
  • 长生殿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戏剧),共二卷。该剧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皇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

    (13)
  • 窦娥冤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

    (11)
  • 琵琶记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8)
  • 玉簪记

    《玉簪记》是明代作家高濂创作的传奇(戏剧),刊行于明万历年间。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

    (3)
  • 梦窗稿

    《梦窗稿》是由宋朝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部古籍,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词曲类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