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济公全传

第二百回

作者:郭小亭 [清代]

  众妖道灵隐放火 恶高珍信口谣言

话说济公禅师带领何兰庆、陶万春,慌慌张张出了三清观,二位班头也不知和尚是有什么事。

书中交代:赤发灵官邵华风,自前者由五里碑万成店逃走,带领五殿真人、七星道人、八卦真人、黑毛虿高顺、铁贝子高珍,顺大路直奔临安城。只见众人到了临安,晚间直奔灵隐寺而来,暗中一探,见庙内静悄悄,空落落,一无人声,二无犬吠,众僧人俱都安歇。邵华风说:“众位搬柴草给放火!今天把灵隐寺一烧,我总算报了仇了。然后再拿济颠僧,结果了他的性命,方出我胸中的恶气。”众行道点头,来到灵隐寺庙外九里云松观,搬了许多的柴草,堆在大雄宝殿左右。刚要点火,忽然就听大殿之内,一声喊嚷:“好杂毛老道!胆子真不小,看你们往哪走?待我和尚拿你!”众老道一听说话是济公的声音,又听大殿房上四面喊嚷:“好老道,我等在此久候多时!快拿妖道,别叫他们跑了!”众老道吓的惊魂千里,拨头就跑,跑出庙来,邵华风说:“可了不得,原来济颠在庙里,你我快走。

他既回了庙,你我够奔常州府去,劫牢反狱,搭救咱们的人。把知府一杀,然后到弥勒院,把咱们的手下人会齐了,自立常州王。”众人吓得只顾跑,怕济颠和尚追上。其实庙里不是济公,乃是少师父悟禅,房上四面是金毛海马孙得亮,火眼江猪孙得明,水夜叉韩龙,浪里钻韩庆,前者由常州府奉济公之命,在灵隐寺看庙。这四个人在大殿的四极角,分为四角,虚张声势一嚷,老道不知有多少人,众人把妖道吓走。次日金毛海马孙得亮四个人,告辞回陆阳山莲花坞去了,小悟禅奉济公之命在庙里看庙,这话休提。单说众老道夜由灵隐寺跑出来,不顾东南西北,四散奔逃。惟有铁贝子高珍吓迷了,要奔常州府应该往南,高珍他往北跑出有三十多里路来,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自己止住脚步,一辨别方向,明白过来,要奔常州府是往南,这越走越远了。自己复反又回头往南,打算还要追赶邵华风众人,那如何追得上?

他一往一来,就是六十多里。自己料想是迫不上了,心中一想:“大概邵华风众人必上弥勒院去,我随后到弥勒院去,反正也就见着了。”天光亮了,自己找酒馆吃点东西,顺大路往前走,在大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天来到常州府地面,相离弥勒院只有二三十里之遥,高珍低着头,正往前走,忽听对面有人说:“上哪去?小子!”贼人胆吓虚了,高珍一哆嗦,抬头一看,见对面来了一人。身高八尺以外,膀阔三停,头上扎豆青色六瓣壮士巾,上按六颗明珠,身穿豆青色箭袖袍,腰系丝鸾带,翠蓝绸子衬衫,薄底靴子,面似青泥,又似冬瓜皮,两通朱砂眉,一双金睛,叠抱押耳红毫,满部的红胡须,闪披一件豆青色英雄氅,肋下佩刀。高珍一看,认识此人乃是立地瘟神马兆熊。原本高珍他素常就怕马兆熊,知道马兆熊是个浑人最不讲理,赶紧上前行礼,说:“原来是马大哥。”马兆熊说:“你小子哪去?”高珍一想:“我要说上常州府,他必盘问我,就许不叫我走,我莫如拿话冤他。”

这小子眼珠一转,随机应变,就犯上坏来了,随口说:“我正找你哪!没想到找没找着碰上了。”马兆熊说:“你找我做什么?”高珍说:“我给你送信,你的朋友飞天火祖秦元亮,被人害了,死的好苦。”马兆熊一听,说:“被谁害了?”高珍说:“被雷鸣、陈亮两个人害的,死的可惨,把眼睛也剜了,开膛摘心。”高珍知道马兆熊是个浑人,必要找雷鸣、陈亮去拼命。

前者破慈云观有雷鸣、陈亮,我给他们拢上对,谁爱杀谁谁杀谁,他一气必走,我好走我的。焉想到马兆熊一听,更刨根问底说:“你小子说这话,是真的?你瞧见雷鸣、陈亮害的?”高珍说:“我瞧见的。”马兆熊说:“好,雷鸣、陈亮他把我秦大哥害了,我非得找他。你上哪去?”高珍说:“我没事。”马兆熊说:“跟我走。”高珍说:“上哪去?”马兆熊说:“你跟我找雷鸣、陈亮,对对这话。要是雷鸣、陈亮没害秦大哥,你小子给我们拢对,我要你的命。”高珍说:“我不去,我还有事。”马兆熊把眼一瞪,说:“你小子要不跟我走,我立刻把你脑袋掰下来,走不走?”高珍又不敢惹,连忙说:“走。”

马兆熊就要往北,高珍说:“往北上哪去?”马兆熊说:“找雷鸣、陈亮去。”高珍说:“找雷鸣、陈亮往南去。这两个人在常州府呢,我带你找去。”马兆熊说:“好。”二人一同往南走。高珍一想:“我把他诓到弥勒院去,就好把他拿了。”往前走着,见眼前是一座镇店,高珍一想:“我要带他上弥勒院,他倘若不去,我要说总得去,他要跟我动手,我是不行。我何不约他喝酒?把他灌醉了,再往弥勒院拿他。”想罢,说:“马大哥,你我喝点酒,吃点东西再走罢。”马兆熊点头。二人见路北有一座酒馆,掀帘子进去,找了一张桌坐下。伙计过来擦抹桌椅,说:“二位大爷要什么酒菜?”高珍说:“先来四壶白干,煎炒烹炸配四个菜来。”伙计说:“是。”

少时酒菜摆上,高珍给马兆熊斟上酒。两个人喝着酒,马兆熊说:“你小子说的话,我不凭信,是雷鸣、陈亮把秦元亮害了,你可是亲眼得见?因为什么呢?我们跟雷鸣、陈亮都是盟兄弟,我想着决不能。”高珍说:“我不撒谎,雷鸣、陈亮因为说秦元亮分财不均。”马兆熊说:“咱们找着雷鸣、陈亮,要没有这件事,我把你小子脑袋揪下来。要真有此事,我谢你一百两银子。”正说着话,凡事有凑巧,只见由外面进来三人。头一个身高八尺,膀阔三停,头戴紫缎色六瓣壮士帽,身穿紫缎色箭袖袍,腰系丝驾带,单衬袄,薄底靴子,闪披一件蓝缎色英雄大氅,面似生羊肝,粗眉朗目,三络黑胡须飘洒胸前,来者非是别人,正是飞天火祖秦元亮。后面跟随着一人,红胡子,蓝靛脸,乃是雷鸣。随后又来了一位,穿翠蓝褂,俊品人物,乃是圣手白猿陈亮。铁贝子高珍一看,吓得亡魂皆冒。

书中交代:这三个人从哪来呢?原来雷鸣、陈亮前者回到镇江府,到了陈亮家中,哪知道陈亮的叔父并不在家,出去催讨帐目。老管家陈安,见陈亮回来,同着雷鸣,陈安就问:“少大爷这些日子上哪去了?”陈亮说:“到临安逛了趟,我拜了灵隐寺济公为师,我要出家。”陈安一听,说:“少大爷你真是胡闹!你常不在家,咱们家里又不指着做绿林度日。再说你要一出家,陈氏门中继绝了香烟,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又无三兄四弟,谁能接续香烟?人生在世上,总要想光宗耀祖,显达门庭,封妻荫子,那才是正理。无故你又想出家,这可是胡闹。”陈亮说:“你岂不知一子得道,九祖升天?”老管家说:“那说不对。”百般一劝解,连陈亮的妹妹也抱怨陈亮。陈亮不爱听,跟雷鸣一商量:

“咱们上临安找济公去,我在家中烦的了不得。”雷鸣说:“也好。”二人由家中出来,顺着大路,奔临安来。这天走在道路之上,正碰见秦元亮。秦元亮前者回了家,他也是镇江府丹阳县的人,感念济公救命之恩,要到临安去给济公道谢。在路上三个人碰见,彼此行礼,陈亮问:“秦大哥哪去?”

秦元亮说:“我要到临安找济公道谢。”陈亮说:“好,你我一同走罢!我二人也去找济公。”三个人一路同行,今天恰巧走在这镇店,三个人腹中都饿了,秦元亮说:“雷陈二位贤弟,你我吃点酒饭再走罢。”三个人迈步进了酒馆,焉想到碰见立地瘟神马兆熊,同高珍在这里。高珍一见雷鸣、陈亮同秦元亮三个人一齐来了,唬的站起身来,蹿身蹿上楼窗逃走。马兆熊一看,气往上撞,说:“好小子!给我拢对。”立刻就追。焉想到四个人一追高珍,又闯出一场杀身之祸。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下一章:第二百零一回
章节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15)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8)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4)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25)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11)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8)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34)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1000)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705)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