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子部 > 小说家类 > 三遂平妖传

第二十八回

作者:罗贯中 [明代]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聖姑姑

炊餅皆烏火不燒,豬頭扎眼術能高。

只因要捉瘸師去,致使三人遇女妖。

話說當下瘸師見任吳張三人趕來,急急便走。緊趕緊走,慢趕慢走,不趕不走。三人只是趕不上。張屠道:「且看他下落,卻和他理會不妨。」三人離了東京,行了一二十里,趕到一個去處,叫做蛟?莫。那條路真個冷靜,有一座寺,叫做莫坡寺。只見瘸師逕到入莫坡寺裏去了。張屠笑道:「好了!他走入死路了,看他那裏去?我們如今三路去趕!」任遷道:「說得是!」吳三郎從中間去趕,張屠從左廊入去趕,任遷從右廊入去趕。

瘸師見三人分三路來趕,逕奔上佛殿,爬上供桌,踏著佛手,爬上佛肩,雙手捧著佛頭。三個齊趕上佛殿,看著瘸師道:「你好好地下來。你若不下來,我們自上佛身,拖你下來!」瘸師道:「苦也!佛救我則個!」只見瘸師把佛頭只一攛,那佛頭骨碌碌滾將下來。瘸師便將身早鑽入佛肚子裏去了。張屠道:「卻不作怪,佛肚裏沒有路,你鑽入去則甚?終不成罷了!」張屠爬上供桌,踏著佛手,盤上佛肩,雙手攀著佛腔子望一望,裏面黑暗暗地。只見佛腔子中伸出一隻手來,把張屠劈角兒揪住。張屠倒跌入佛肚裏去了。吳三郎、任遷叫聲:「苦!」不知高低,兩個計較道:「怎地好!」任遷道:「不妨事,我且上去看一看,便知分曉。」吳三郎道:「小大一哥,放仔細些,休要也入去了。」任遷道:「我不比張一郎。」即時爬上供桌,踏著佛手,盤在佛肩上,攀著佛腔子望裏面時,只見黑暗暗地,叫道:「張一郎,你在那裏?」叫時不應,只見一隻手伸出來,一把揪住。任遷吃了一驚,連聲叫道:「親爹爹!活爹爹!可憐見饒了我,再也不敢來趕你了。我特來問你,要炊餅,要饅頭,砂餡,我便送將來與你吃。」只見任遷頭朝下,腳朝上,倒撞入佛肚裏去了。吳三郎看了,道:「苦呀!苦呀!他兩個都跌入佛肚裏去,我卻如何獨自歸去得?」欲待上去望一望看,只怕也跌入了去。欲待自要回去,這兩個性命如何做道理處?只得上去,望望供桌來,手腳酥麻,抖做一堆,不敢上去。尋思了半響,沒奈何,只得踏著佛手,攀著佛腔子。欲待望一望,只怕跌了入去。欲進不得,欲退不得。吳三郎即自思量道:「好沒運智,只消得去尋些硬的物來,打破出佛肚皮,便救得他兩個出來。」正待要下供桌,卻被有個人在背後攔腰抱住了。只一攛,把吳三郎也跌下佛肚子裏去了。一腳踏著任遷的頭,任遷叫道:「踏了我也!」吳三郎道:「你是兀誰?」任遷應道:「我是任遷。」吳三郎道:「張一郎在那裏?」只見張琪應道:「在這裏。」任遷道:「吳三郎!你如何在這裏來了?」吳三郎道:「我上佛腔子來望你們一望,卻似一人把我攛入佛肚子來。」任遷道:「我也似一個人伸手劈角兒揪我入來。」張屠道:「我也是如此。這揪我們的,必然是瘸師,他也耍得我們夠了。四下裏摸著,若摸得他見時,我們且不要打他,只教他扶我們三個出佛肚去。他若不肯扶我們出去時,不得不打他了。」

當時,三個人四下裏去摸,不見瘸師。任遷道:「原來佛肚裏這等寬大,我們行得一步走一步。」張屠道:「黑了,如何行得?」任遷道:「我扶了你行。」吳三郎道:「我也隨著你行。」迤邐行了半里來路,張屠道:「卻不作怪,莫坡寺殿裏,能有得多少大?佛肚裏到行了許多路。」

正說之間,忽見前面一點明亮。吳三郎:「這裏原來有路!」又行幾步看時,見一座石門參差,門縫裏射出一路亮來。張屠向前,用手推開石門,注目定睛只一看,叫道:「好!這裏山清水綠,樹密花繁,好一個所在!」吳三郎道:「誰知莫坡寺佛裏有此景致!」任遷道:「又無人煙,何處可歸?」張屠道:「不妨,既有路,必有人煙。我們且行。」又行二三里路程,見一所莊院。但見:

名花灼灼,嫩竹青青。冷冷溪水照人清,陣陣春風迎面暖。茆齋寂靜,銜泥燕子翻風,院宇蕭?,弄舌流鶯穿日。騎犢黃頭稚子,吹來短笛無腔;荷鋤黑體耕夫,唱出長歌有韻。羸羸瘦犬,隔?籬亂吠行人;兩兩山禽,藏古木聲催過客。

張屠道:「待我叫這個莊院。」當時,張屠來叫道:「我們是過往客人,迷蹤失路的!」只聽得裏面應道:「來也!來也!」門開處,走出一個婆婆來。三個和婆婆廝叫了。婆婆還了禮,問道:「你三位是那裏來的?」張屠道:「我三個是城中人,迷路到此。一來問路,二來問莊中有飯食買些呢?」婆婆道:「我是村莊人家,如何有飯食得賣。若過往客人到此,便吃一頓飯何妨。你們隨我入來。」三個隨婆婆直到草廳上,木凳子上坐定。婆婆掇張桌子,放在三個面前道:「我看你們肚內飢了,一面安排飯食你們吃。你們若吃得酒時,一家先吃碗酒。」三個道:「恁地感謝莊主!」婆婆進裏面,不多時,拿出了一壺酒,安了三隻碗。香噴噴地托出盤鹿肉來,斟上三碗酒。婆婆道:「不比你們城中酒好,這裏酒是杜醞的,只好當茶!」三個因趕瘸師走得又饑又渴,不曾吃得點心,聞了肉香,三個道:「好吃!」一人吃了兩碗酒。婆婆搬出飯來,三個都吃飽了。三個道:「感謝莊主,依例納錢。」婆婆道:「些少酒飯,如何要錢!」一面收拾傢伙入去。三人正要謝別婆婆,求他指引出路,只見莊門外一個人走入來。

三個看時,不是別人,卻正是瘸師。張屠道:「被你這廝蒿惱了我們半日,你卻在這裏。」三個急下草廳來,卻似鷹撲燕雀,捉住了瘸師。正待要打,只見瘸師叫道:「娘娘救我則個!」那婆婆從莊裏走出來叫道:「你三個不得無禮,這是我的兒子,有事時便看我面!」下草廳來叫三個放了手,再請三個來草廳坐了。婆婆道:「我適間好意辦酒食相待,如何見了我孩兒卻要打他?你們好沒道理!」張屠道:「罪過!莊主辦酒相待我們,實不知這瘸師是莊主孩兒,奈他不近道理。若不看莊主面時,打他粉骨碎身。」婆婆道:「我孩兒做什麼了,你們要打他?」張屠、任遷、吳三郎,都把早間的事對婆婆說了一遍。婆婆道:「據三位大郎說時,都是我的兒子不是。待我叫他求告了三位則個。」瘸師走到面前,婆婆道:「三位大郎!且看拙之面,饒他則個!」三人道:「告婆婆,且請不願與令郎爭了,只叫他送我們出去便了。」婆婆道:「且請少坐,我想你三位都是有緣的人,方到得這裏。既到這裏,終不成只恁地回去罷了。我卻有法術,教你們一人學一件,把去終身受用。」婆婆看著瘸師道:「你只除不出去,出去便要惹事。直叫三位來到這裏,你有什法術,教他三位看。」婆婆看著三個道:「我孩兒學得些劇術,對你們三位施逞則個。」三個道:「感謝婆婆!」瘸師道:「請娘娘法旨!」去腰間取出個葫蘆兒來,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只見葫蘆兒口裏,倒出一道水來,頃刻間波濤泛地。眾人都道:「好!」瘸師道:「我收與哥哥們看。」漸漸收那水入葫蘆裏去了。又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放出一道火來,頃刻間烈燄燒天。眾人又道:「好!」瘸師又漸漸收那火入葫蘆裏去了。張屠道:「告瘸師!肯與我這個葫蘆麼?」婆婆道:「我兒!把這個水火葫蘆兒,與了這個大哥。」瘸師不敢逆婆婆的意,就將這水火葫蘆兒送與了張屠。張屠謝了。瘸師道:「我再有一件劇術教你們觀看。」取一張紙出來,剪下一匹馬,安在地上,喝聲道:「疾!」那紙馬立起身來,尾搖一搖,頭擺一擺,變成通身雪練般一匹白馬。有「西江月」為證:

眼大頭高背穩,昂昂八尺身軀。渾身毛片似銀堆,照夜玉獅無比。

雲錦隊中曾賽,每聞伯樂聲嘶,登山度嶺去如飛,真個日行千里。

瘸師騎上那馬,喝一聲!只見曳曳地從空而起。良久,那馬漸漸下地。瘸師跳下馬來,依然是匹紙馬。瘸師道:「那個大郎要?」吳三郎道:「我要學那個紙馬兒法術。」瘸師就將紙馬兒與了吳三郎。吳三郎謝了。婆婆看著瘸師道:「兩個大郎皆有法術了。這個大郎如何?」瘸師道:「娘娘法旨,本不敢違,但恐孩兒法力低小。」

正說之間,只見一個婦人走出來。那婦人不是別人,正是胡永兒。永兒與眾人道了萬福。向著婆婆道:「告娘娘!奴家教這大郎一件法術,請娘娘法旨。」婆婆道:「願觀聖作!」胡永兒入去掇一條板登出來,安在草廳前地上,永兒騎在?子上,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只見那凳子變做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蟲。這大蟲怎生模樣?有「西江月」為證:

項短身圓耳小,吊睛白額雄威。爪蹄輕展如飛,跳澗如同平地。

剪尾能驚?鹿,咆哮嚇煞狐狸。卞莊雖勇怎生施,子路也難當抵。

胡永兒騎著大蟲,叫聲「起!」那大蟲便騰空而起。喝聲「住!」那大蟲漸漸下地來。喝聲「疾!」只見那大蟲依舊是條板凳。婆婆道:「任大郎!你見麼?」任遷道:「告婆婆!已見了。」婆婆道:「吾女可傳這個法術與了任大郎。」胡永兒傳法與任遷,任遷謝了。婆婆道:「你三人各演一遍。」三人演得都會了。婆婆道:「你三人既有法術,我有一件事對你們說,不知你三人肯依麼?」張屠道:「告婆婆!不知教我三人依什的,但說不妨。」婆婆道「你們可牢記取,他日貝州有事,你們可前來相助,同享富貴。」張屠道:「既蒙娘娘吩咐,他日貝州相助。今乞指引一條歸路回去則個。」婆婆道:「我叫孩兒送你們入城中去。」瘸師道:「領法旨。」三個拜謝了婆婆。婆婆看著三人道:「我今日叫孩兒暫送三位大郎回去,明日可都來莫坡寺中相等。」三人辭別了婆婆、永兒。

當時瘸師引著路約行了半里,只見一座高山。瘸師與三人同上山來,瘸師道:「大郎,你們望見京城麼?」張屠、吳三郎、任遷看時,見京城在咫尺之間。三人正看時,只見瘸師猛可地把三人一推,都跌下來。瞥然驚覺,卻在佛殿上。張屠正疑之間,只見吳三郎、任遷也醒來。張屠問道:「你兩個曾見什麼來?」吳三郎道「瘸師教我們法術來。你的葫蘆兒在也不在?」張屠摸一摸看時,有在懷裏。吳三郎:「我的紙馬兒也在這裏。」任遷道:「我學的是變大蟲的?語。」張屠道:「我們似夢非夢,那瘸師和婆婆並那胡永兒想都是異人,只管說他日異時可來貝州相助,不知是何意故?」三人正沒做理會處,只見佛殿背後走出瘸師來道:「你們且回去,把本事法術記得明白,明日卻來寺中相等。」當時三人別了瘸師,各自回家去。有詩為證:

逍遙蝴蝶真成幻,富貴南柯亦偶然。

怎似夢中齊授法,等間變化似神仙。

當日無話。次日吃早飯後,三人來莫坡寺裏,上佛殿來看,佛頭端然不動。三人往後殿來尋婆婆和瘸師,卻沒尋處。張屠道:「我們回去罷!」正說之間,只聽得有人叫道:「你三人不得退心,我在這裏等你們多時了!」三個回頭看時,只見佛殿背後走出來的,正是昨日的婆婆。三個見了,一齊躬身唱喏!婆婆道:「三位大郎何來甚晚,昨日傳與你們的法術,可與我施逞一遍,異日好用。」張屠道:「我是水火既濟葫蘆兒。」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只見了葫蘆兒口內倒出一道水來。叫聲「收!」那水漸漸收入葫蘆兒裏去。又喝聲:「疾!」只見一道火光,從葫蘆兒口內奔出來了。又叫聲「收!」那火漸漸收入葫蘆兒裏去了。張屠歡喜道:「會了!」吳三郎去懷中取出紙馬兒來,放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詞,喝聲:「疾!」變做一匹白馬,四隻蹄兒巴巴地行。吳三郎騎了半響,跳下馬來,依舊是紙馬。任遷去後殿掇出一條板凳來騎在凳上,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只見那凳子變做一隻大蟲,咆哮而走。任遷喝聲「住!」那大蟲漸漸收來,依舊是條凳子。三人正逞法術之間,只聽得有人叫道:「清平世界,蕩蕩乾坤,你們在此施逞妖術。現今官府明張榜文,要捉妖人,若官司得知,須連累我。」

眾人聽得,慌忙回轉頭來看時,卻是一個和尚,身披烈火袈裟,耳帶金環。那和尚道:「貧僧在廊下看你們多時了!」婆婆道:「吾師恕罪,我在此教他們些小法術。」和尚道:「教得他們好,便不枉了用心。教得他們不好,空勞心力。可對貧僧施逞則個。」婆婆再教三人施逞法術,三人俱各做了。婆婆道:「吾師!我三個徒弟何如?」和尚笑道:「依貧僧看來,都不為好。」婆婆焦燥道:「你和尚家,敢有驚天動地的本事?你會什麼法術,也做與我們看一看則個。」只見那和尚伸出一隻手來,放開五個指頭,指頭上放出五道金光,金光裏現五尊佛來。任、張、吳三個見了,便拜。

三個正拜之間,只聽得有人叫道:「這座寺乃朝廷?建之寺,你們如今在此學金剛禪邪術?」和尚即收了金光,眾人看時,卻是一個道士,騎著一匹猛獸,望殿上來。見了婆婆跳下猛獸,擎拳稽首道:「弟子特來拜揖!」婆婆道:「先生少坐!」先生與和尚拜了揖。任、吳、張三個也來與先生拜揖。先生問道:「這三位大郎皆有法術了麼?」婆婆道:「有了!」先生道:「貧道也度得一徒弟在此。」婆婆道:「在那裏?」只見先生看著猛獸道:「可收了神通!」那猛獸把頭搖一搖,擺一擺,不見了猛獸,立起身來,卻是一個人。眾人大驚。婆婆看時,不是別人,正是客人卜吉。卜吉與婆婆唱個喏。婆婆道:「卜吉!因何到此!」卜吉道:「告姑姑!若不是老師張先生救得我性命時,險些兒不與姑姑相見。」婆婆問先生道:「你如何救得他?」先生道:「貧道在鄭州三十里外林子裏,聽得有人叫聖姑姑救我則個。貧道思忖道乃婆婆之名,為何有人叫喚。急趕入去看時,卻見卜吉被人吊在樹上,正欲謀害。貧道問起緣由,卜吉將前後事情對貧道說了,因此略施小術救了他大難。」婆婆道:「原來如此,恁地時,先生也教得他有法術了?」卜吉道:「有了!」婆婆道:「你們曾見我的法術麼?」和尚同道士道:「願觀聖作。」只見婆婆去頭上取下一隻金釵,喝聲道:「疾!」變為一口寶劍。把胸前打一畫,放下寶劍,雙手把那皮貝就一拍,拍開來。眾人向前看時,但見:

金釘朱戶,碧瓦盈簷。交加翠柏當門,合抱青松遶殿;仙童擊鼓,一群白鶴聽經;玉女鳴鐘,數個青猿煨藥;不異蓬萊仙境,宛如紫府洞天。

眾人卻看了,失驚道:「好!」正看之間,只聽得門外發聲喊,一行人從外面走入來。眾人都慌道:「卻怎地好?」和尚道:「你們不要慌,都隨我入來!」掩映處,背身藏了。

看那一行有二十餘人,都腰帶著弓弩,手架著鷹鷂。也有五放家,也有官身,也有私身。馬上坐著一個中貴官人,來到殿前下了馬,展開交椅來坐了,隨從人分立兩旁。原來這個中貴官叫做善王太尉。是日卻不該他進內上班,因此得暇,帶著一行人出城來閒遊戲耍。信步直來到莫坡寺中,與眾人踢一回氣毬了,又射一回箭。賞了各人酒食,自己在殿中飲了數杯,便上馬。一行人眾隨從自去了。

眾人再到佛殿上來。婆婆道:「我只道做什麼的,卻原來一行人來作樂耍子,也教我們吃他一驚。」張屠,任遷,吳三郎道:「我們認得他是中貴官,在白鐵班住,喚作善王太尉,如法好善,齋僧布施。」和尚聽得,說道:「看我明日去蒿惱他則個。」眾人各自散了。只因和尚要惱善王太尉,直被他開封府三十來個眼明手快的、伶俐了得的觀察使臣,不得安跡,見了也捉他不得。惱亂了東京城,鼎沸了汴州郡。真所謂白身經紀,番為二會之人;清秀愚人,變做金剛禪之客。正是:

只因學會妖邪法,斷送堂堂六尺軀。

畢竟和尚怎地去惱人,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第二十七回
下一章:第二十九回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611)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637)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823)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922)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1011)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963)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831)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999)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701)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