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乞怜妇中计漏军情 神行人报警伤病体
到了次日下午,只见钱大和秦虞侯双双的来了。时迁坐在柜台里,起身相迎,笑道:"两位官人来得正好。今天得了几尾好肥大的金丝鲤鱼,又有大腿也似粗嫩藕。"钱大道:"孙二郎在家也无?我有事相商。"孙新早由后面帐房迎将出来,笑道:"正要请两位吃几杯,昨晚在赌场上博赢了十两银子,却好作东。"三人一同走到小阁子里,秦虞侯先抢了主席,笑道:"二郎,今天必是将东道让了小可。"说时,过卖送了泡茶进来。秦虞侯在怀里取出一锭银子交付他道:"可先交付柜上存帐,并请时主管一发同来坐地。原来曹正在这小东京充了掌灶,段景住充了采办司帐,王定六充了当头酒保,时迁却算店里东家又充主管。这钱大虽在隔壁,因他弟兄装扮得相像,正看不出一些破绽,兀自认时迁是主管。时迁应声来了,唱个喏道:"如何要秦官人生主席?"秦虞侯道:"不争我每次来都白吃小东京的。今天且是有事相求,如何不作个小东?二位不肯赏脸时,小可便告辞。"钱大也道:"二位只要把秦虞侯所托的事能承诺办了,却不胜似千百遍宴席?"于是孙、时二人唱个无礼喏坐下。一霎时,酒肴送上桌来,大家随便吃着,秦虞侯回头看了阁子门口帘外无人,因低声道:"听钱大官人说,孙家大娘子和他娘子曾提到二郎和那个枝节道人相识,可以和舍妹求一道神符,小可真是喜之不胜。我也曾听人说。白鹤观有个枝节道人,道法高妙,却不想他还有这般手段。"孙新道:"秦官人和小可恁地交好,此事本当竭力,只是有两件难处。"钱大道:"听说那道人却不需索钱财。"孙新道:"正是如此,便有难处。"秦虞侯道:"你且说有哪两件难处?"孙新道:"我曾见他和一个反睦夫妻撮合过,撮合以后,夫妻二人,比新婚夫妻,还要甜蜜。只是他有许多私话,须问妇人。青年妇女,如何能和出家人说私话?便是内子问了那妇人,将话告诉道人的。内子年将五旬,是个半老婆婆,向来她又为人爽快,便不曾难倒。如今道人若有甚话要问时,兀谁转告得?这是其一。第二难处,这道人必须得着那男子一样贴身的东西,念过了咒语,洒过了净水,再交还那妇人,藏在身上。却是一样,这东西经过男子手不得,也经过第四个人不得。连道人自己在内,只许一共三个人看到那物事。大官人,你看这是不是麻烦吗?"秦虞侯听了,手摸髭颓,正在凝神想着。钱大哈哈大笑道:"遮奠你道得有许多层难处,据我看来,一点也不难。第一,你说你大娘子曾和人家撮合过,如今益发烦她一次。就让她悄悄到帅府里去,和秦虞侯令妹见着。妇人家在一处,什么谈不得。其二,你说要的物事,一客不烦二主,便请顺带出来。将来还是由她带了进去,岂不省事?"孙新道:"小可怕不这样想了,只是元帅府里,民妇如何得进去?"钱大笑道:"有小可引路,便能进去,便是秦虞侯常走上房,也不如小可这般便利。这话为付?因为元帅府里有规矩,是金邦人士进出,有块进出腰牌便可。若是中原人,却盘查得紧。相烦大嫂就扮了小可阿姊,随小可进出。只要秦虞侯先生去通知他令妹一声,说是身上闪跌了,要着一个推拿妇人进去推拿,有甚进去不得?"秦虞侯唱个喏道:"若得钱大官人如此促成,却不是千好万好!却不知大娘子可肯烦动一次?"孙新道:"只要秦虞侯发迹了,大家都好,小人怎的不愿意?小人便着内子前来当面。"说着,便出去引了顾大嫂入来。她道了两个万福,坐在一边,孙新向她说知此事。她笑道:"早年曾学得一些拿筋法。奴当得效劳。"孙新笑道:"原是恁般做作,不曾真个教你去推拿,倒伤了贵人玉体。"秦虞侯笑道:"尊嫂果然像个女医生,此事不须多言,便是恁地行事。只怕枝节道人那里请求不动。"顾大嫂道:"他不依时,奴和拙夫长跪三昼三夜,也必求得他依允。"秦虞侯听了大喜,当时便如此计议定了。
过了两日,秦虞侯在内外都说得通了。挑一个黄昏时候,顾大嫂挽一个燕尾钻顶髻儿,穿一件紫色长罗衫,着双蛮靴,脸上大片抹了脂粉,扮个胡妇模样。钱大穿了当值衣服,将一张腰牌,挂在顾大嫂纽绊儿上,便十分像个帅府里的仆妇,大胆地进去了。顾大嫂穿过大堂二堂时,见两旁武器架子上,明晃晃插了各种兵刃。心里暗暗叫得一声惭愧,心想,若是在这里遇到斡离不那厮,随手取过一项兵器,好歹便结果了他。钱大悄悄地道:"你这是恁地了?你只管瞧科恁地?"顾大嫂笑道:"奴胆怯些个。"钱大笑道:"你休看着这般威风,到了上房去时,一般地是温柔世界。"说时,穿过几重院落,灯火通明,都是锦天锈地。踅过一个小院落,葡萄架下,一个小月亮门,秦虞侯站在葡萄架下点了个头,便在前引路,钱大却不去了。顾大嫂随他又绕过一重大院落,在走廊上月亮影里,站了个垂髻小丫环,低声道:"娘子在等着,着我来引了去呢。"秦虞侯向顾大嫂道:"你放心去,我自在这里等你。"顾大嫂笑着点点头,默然随了那小丫环走去,她到了一间厢房门口,打起帘子,口里叫道:"娘子,那个推拿的妇人来了。"顾大嫂入去,见一个二十上下妇人,满脸脂粉,画了入翼长眉毛,身着绣花紫绫衫子,斜倚在湘妃榻上。那榻前雕花檀木案上,摆了果碟茶具,一只博山炉,里面然着香料,正氲氤腾出一缕香气。孙新曾告诉了她,在斡离不身边,未曾正过名分的妇人,都叫一声娘子。顾大嫂料着她就是秦娘子了,站定先道了个万福。秦娘子道:"听说你有推拿好手段,你且和我推拿一回,将奴这筋骨酸痛诊好了,我自重重谢你。"顾大嫂对她脸上端详了一番道:"请娘子升上一升则个。"秦娘子便向小丫环道:"你且出去,我叫你时,你便入来。"那小丫环出去了,顾大嫂和她谈了好大一会。二更将近,方始告别。
到了次日,她着孙新陪伴,来到白鹤观。那李逵、戴宗、乐和都住在观后一所披屋里,公孙胜也来这里叙话。顿大嫂笑道:"那个秦娘子昼夜梦想了作斡离不一房侍妾,我夸说先生有回天手段。她心花怒放,说是她作了一房夫人,添得个男儿时,她愿早晚三炷香供着先生长生牌儿。"公孙胜笑道:"这个妇人真个得陇望蜀。还不曾作得夫人,又想生子。在下修行半生,何曾干过这勾当,管人家闺房中事。"顾大嫂道:"先生胡乱画道符儿,奴也好将去,作个进身阶儿。"公孙胜笑道:"符我自会画,我何曾有这手段,使得斡高不扶她作一房侍妾?日久不灵时,却不阻碍了这条路径。"戴宗道:"这等勾当,我得自赚得他一时便算他一时,将来却作理会。"李逵在一旁坐地,却不省得他们恁般计议,便跳起来道:"兀谁鸟耐烦?既是大艘能到斡离不那厮家里去,何不引了铁牛去?我到了那里时,他便是在铁柜子藏了,我也拖出来将他一斧子砍了。"戴宗道:"你休得多言,你须知这在人家国度里。"顾大艘笑道:"李大哥,你却再等候十天半月,不争我们赔送礼物,巴结人家一阵,都白白地折损了?"李逵道:"我便不再鸟作声,看十天半月后,你们怎地?"当时公孙胜取了黄绢用珠笔画了两道符,含笑交与顾大嫂。她曾在秦娘子那里取得斡离不一角汗衣小襟来。公孙胜也取些信香薰灸,交她带回。大家虽是干得细作生活,看了倒好耍子,各人都止不住笑。
到了次日黄昏,顾大嫂便又悄悄地把物事送给秦娘子去了。这秦娘子得了物事,心里想着,世上真有这等活神仙,我且试试。困问顾大嫂道:"不知有甚事要禁忌吗?"顾大嫂道:"甚的都不必禁忌,只是须提防驿马星和杀星冲动。若有此等事时,通知了那枝节道人,他道还禳解得。"奏娘子道:"但不知几时能有灵验?"顾大嫂道:"这却看娘子诚心。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三五日。"那妇人听说十天半月,自是忍耐了下去。因之自这日起,特意修饰得妖媚些,内堂妇女,有告了消乏的,使去替了她侍侯,每日只管在上房踅来踅去。不想到了五六日上面,那斡离不兀自对他相好妻妾说:"早晚又要出兵去攻打东京,这次非同往常,必须占了赵氏天下。"她听了,却比赵官家着急。便悄悄着秦虞侯唤了顾大嫂来,因道:"奴命里却这样苦,方是求得仙符儿,又被杀星冲了。元帅这早晚便要出兵,他这番定要夺了赵官家天下,正不知几时得回燕山。"顾大嫂听说,大吃一惊。因道:"既是恁地,望娘子探听得元帅起程日期。告知了那枝节道人早教他解救。若是在元帅行期前,能把娘子喜事定了,却不是好?"秦娘子道:"不须打听,我自知道,元帅这些时,和一个新收的潘夫人,甚是相好。他说,西路元帅粘没喝,已出兵多日,攻过了潞州。他自己兵马,也悄悄地入了南国边境。这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他必须赶了南去,他兀自舍不得潘夫人,要带了她去,少不得还要另带几房妇女。奴心想那活神仙若禳解得奴命里杀星,奴也愿和元帅南行。"顾大嫂道:"这话确实吗?"奏娘子道:"我自亲耳得闻,怎不的实?"顾大嫂道:"事不宜迟,奴明日一早便去见那道人。"秦娘子见她恁地热忱,却是千恩万谢。
这晚顾大嫂回来告知此事,众兄弟都吃一惊。次日早起,分两拨出城,来到白鹤观后面披房聚议。公孙胜道:"这信息十有八九可靠。李逵兄弟可陪伴了戴宗兄弟,骑两匹快马,不分昼夜回邓州去报信。如果是斡离不大军已经出动,一路之上,你们必能看出些形迹。我们这里自当陆续探听消息。前日听说戴兄弟身上略感不适,不知清减了也未?"戴宗道:"大前日下午,身上寒冷了一阵,其后又发着烧热,前昨两日却无事。今日身体如常,或者好了。这事重大,不可耽搁,小弟立刻便行。早饭已经用过,且到路上打尖。"李逵跳起来道:"去去,铁牛又不出家,昼夜闷在这鸟道士庙里,实在忍受不得,我立刻安排坐骑去。"说着,起身向马槽里去了。不多一会,李逵牵了两骑马在院落里站了。戴宗匆匆收拾得一个包裹,挂了口腰刀,向众兄弟唱了个喏,便来上马。李逵取顶毡笠戴了,将两把板斧插在腰间,先跳上马去。戴宗道: "兄弟,你却恁地性急!也不曾和众兄弟告别一声。"李逵笑道:"我吃憋闷得久了,兀自想追到半路里,砍他几个番狗,正是忘了这般鸟做作。"于是在马上欠身唱个大喏道:"铁牛无礼!"众兄弟不敢送出观来,且在院落里道声保重。
两骑马缓缓走出了白鹤观,不两里路,踏上南行大道。戴宗在马上道:"兄弟,这番回去,恐要在金兵大队前后偷过,你必要听我吩咐。"李逵道:"你自放心,铁牛不是性命?"戴宗在马上加了几鞭,八只马蹄子,如风卷云,扬起道上黄尘,飞奔了去。看看到了未牌时分,戴宗的马,只顾缓了下来。李逵道:"哥哥,你曾说,这次要在昼夜八百里上,再加紧些,恁地走时,一天能走多少路?"戴宗道:"兄弟,你不省得。我头晕目眩,身上冷得紧,端的在鞍镫上坐不住了。"李逵一抖缓绳,和戴宗的马鞍相并了,看他脸色苍白,嘴唇发青,因道:"这却怎好,哥哥端的是病了,莫不是疟疾?"戴宗颤了声音道:"我也是恁地想。"说时,人坐在马背上,前仰后合。李逵道:"既是哥哥病了,今日且将息了,明日再走。"戴宗道:"军事紧急,这如何使得?我自挣扎了 ,若得出身汗,这疟疾自好。"说毕,打了马便走。李逵因他道了军事紧急,便不敢拦阻,打了马在后跟着。约莫走了一、二十里路,戴宗方把缰绳拉住了。李逵在后面叫道:"哥哥病好些也不?"戴宗喘了气道:"正是疟疾,现在发烧起来?烧得这头脑像裂开了。"说着,把身上衫子纽扣敞开,将胸脯露出来。说毕,又喘气。李逵道:"哥哥气喘得紧,歇歇也好。"戴宗见路旁一从柳树。也不言语,扶了鞍子,便滚将下来。缰绳不曾拴得,便在柳阴下一片草地上睡下了。李逵大惊,跳下马,将两匹马都拴树上。便扶了戴宗,问他怎地。戴宗摇头道:"不打紧,我且将息十半时辰,口渴得紧,兄弟到附近民家讨碗冷水来吃也好。"李逵站着向周围一看,见附近有片菜园。便跳了去,摘了七八条黄瓜来,交给戴宗。他睡在地上,把瓜都咀嚼了,滓渣不曾吐去一点。便合眼睡了一顿饭时。睁眼看时,太阳已离地面三丈高。因道:"惩般走路,却不误了大事!"跳上马背,又打了马跑。又走了二三十里路,天色已经昏黑,行近一个村镇。李逵在后叫道:"哥哥,你兀自不肯歇,你不病倒时,铁牛要饿倒了。"戴宗因他喊叫得紧,只好在村镇里投店歇了。晚饭也未曾吃,和店家讨得睡房,便在床上被头睡了。李逵叫店家打火做饭自吃。次日四鼓,戴宗便起床吃了一顿酒饭。未曾天明,便和李逵上路。他的疟疾,正是隔二日一发,这日却由得他走。接连两日,一气走了四百多里,方才投宿。次日只走大半日,疟疾又发了。他依然不理会,直等火烧火热时,方才在路旁将息两三个时辰。
恁地走了三日,到了雄州。经过村庄,十室九空, 门窗倒坍,什物零乱,像个大军经过情形。戴宗在马上寻想道:"街上如何恁地荒凉,莫非金兵由这里经过?"李逵道:"且找个百姓来问。"戴宗向前面路头一指道:"那里有一小股尘土涌起,必是有些人走路,我们赶上一程,觅个人问问。"于是二人打马向前,直奔那股黄尘。看那里时,正有七八个金国军汉,推挽了一辆车子,在大路上蠢动。李逵拔出板斧,抢上前去,早砍两个。砍到第三个时,那人钻入车子下面,大声叫道:"爷爷,我是中原人。"戴宗一马也已赶到,随着搠翻了两个。其余几个都四散跑了。戴宗向车下那个军汉道:"你出来回话,我自饶你性命。兄弟,你休砍他,留他头颅说活。"李逵叫道:"你这撮鸟出来说话。不时,我连这车子劈了。"那人只得由车后爬到戴宗面前,战兢兢跪在地上道:"小人是被金兵掳来的善良百姓,井非番人。"戴宗道:"恁地时,你起来说话。此地有多少金兵,向那里去?说得明白了,自饶你死。"那人道:"这路金兵多少,小人不知。但在这里经过,也两三日不完,听说他们是要占赵官家天下。小人打在老弱队里押解粮秣。又因为这辆车子坏了,落了后,小人只听说将粮秣解往冀州,想必是大军到了冀州。好汉若前行,休走大路,过去二三十里,便是大队金兵。"戴宗听说,自放了那人,因向李逵道:"兄弟,这事是千真万确了,我们必须赶回邓州去。我们且绕过大路,赶到金兵前面去。"这般说了,于是就地向东绕过大路二三十里,再向南走。果然靠大路近些,村民都逃避一空。这晚且不投宿,冒着月色,跑走了几十里路,远远看那西角平原上,前后二三十里路,灯火相联,像撒了满地星点,鼓角之声彼起此落,前后不断。戴、李两匹马,未敢片刻停留,直奔过去。次日走百十里路,便看到百姓安定如常,并不省得金兵来犯。心里暗忖着,中原军民,恁地荒疏,金兵杀来,真要如入无人之境了。因向李逵道:"趁此秋夜天里,月亮很好,我们走两个整夜罢。"李逵道:"铁牛自忍受得,只是哥哥疟疾不曾好得。"戴宗道:"休管他,走一日是一日。"恁地说了,便跑到深夜。还是两匹马都跑不动了,方才在路边一个破庙里歇息了。这般带病跑了两日夜,便到黄河渡口,这两匹马委实是累了,两人下得马来,戴宗那马,失了前蹄,便跪在地上。戴宗牵它起来时,方站得定脚,又跪下了。李逵扶了马鞍道:铁牛这马,也兀自要倒,如何是好?哥哥脸色苍白,且将息一天罢。"戴宗道:"半天也将息不得。我们花些银子,便在骡马行,买两匹马走。"李逵也自看到金兵遍野将来,如何敢说不依他。便将两匹马弃了,另买两匹马渡河。不想在渡船上时,戴宗疟疾又发了,上得岸来,便在一家客店里歇了。又是四更起身,二人打马南行。这一日二更,投宿一个镇市,已行了二百多里。戴宗道:"兄弟,我们再辛苦一日,后日是我疟疾发作日子,明日赶他二三百里,后日便可带病到邓州了。"李逵道:"但听哥哥之便。"次日,果跑了二百多里。
到了第三日午牌时,李逵在戴宗马后,正跑得紧,却见他那马一蹶,戴宗一个翻身跌下地来。李建带住缰绳,跳下马来,却见他直挺挺睡在地上。李逵向前看时,他脸色像张蜡纸,双目紧闭,已昏闷不省人事。李逵叉了两手。没个作道理处。大路上行人看了,都围将来问话。李逵道:"我是邓州统制衙里衙将李逵。这是马兵都监戴宗。自番邦探了军情回报,路上兀自跑伤两匹马,不料这马又作出祸事来。"人丛中挤出一个人来,向李逵唱个喏道:"小人是此处里正。斗胆向衙将请个示,把统监抬到前面村店里将息一下如何?"李逵道:"如此便好。"那里正在庄子里要来一把牛皮交椅,叫四个庄客,抬了戴宗到村店去将息,另叫人去喂那两匹马。叫店家预备了酒肉,款待李逵。戴宗睡在交椅上,缓缓醒来,不住呻吟,店家又作一碗姜汤,灌给他吃。约莫一个时辰,戴宗睁开眼来,见李逵站在面前,便问是那里。里正代答道:"这已是邓州境内了,到城只有二十余里路。"戴宗坐起来道:"快牵马来,我有……"一言未了,却又倒睡下去。里正道:"庄客来说,统监那两匹马,都不济事了。统监怕乘骑不得,小人到前村去觅一乘小轿来抬进城去吧。"戴宗道: "只是愈快愈好!"李逵道:"兀谁鸟耐烦!二三十里,铁牛只一气,便把兄长背进城去,想是天还不黑。"戴宗哼道:"只是兄弟也自困倦。"李逵道:"铁牛不困。我将息了两个时辰,又吃了酒肉,我自走得。哥哥,且起来试一试。"戴宗知道李逵力大,又归心如箭,真个扶了屋柱,慢慢站起来。李逵将腰搭膊紧了一紧,蹲下身去,把戴宗背在肩上。戴宗两手抱了他颈项,他反过手去,托了戴宗双膝。放开大步,向邓州直奔将来。不到一个时辰,便奔入了城里。戴宗道:"好兄弟,你且把我直背到总管衙里,好先把军情告诉张相公,我已支持不住了。"李连说声是,真个直奔总管衙门。路上遇到刘唐,李逵叫道:"请禀告公明哥哥,我们直到总管……"下面脚不停步,便走远了。一口气奔到总管衙大堂上,戴宗由李逵肩上跳下来,拿了旁边登闻鼓边的鼓锤,乱敲了一阵。张叔夜在内堂听得鼓声,大惊,穿了便衣,即刻升堂。衙将、军汉,也都纷奔了来。但见李逵靠了鼓架,两手扶住戴宗。张叔夜不曾问话,戴宗喘了气道: "上……上禀相公,末将八天八夜,由燕……山奔回。眼见金兵满山遍野,过了冀州,河……河北,并无我军抵挡。所报……所报是实。"说到这里,他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李逵低头看时,只一松手,戴宗便栽倒在地上。神行太保一生善走,竟是死在走上了!
- 第一回:四好汉车马下梁山 两相公笙歌傲上国
- 第二回:窦缉使真开门揖盗 蔡相公也粉墨登场
- 第三回:借刀杀人权奸定计 当堂逐客儒吏丧生
- 第四回:煎同根张达动官兵 放野火时迁闹相府
- 第五回:劝酒盗令柴进赚城 夺船渡河花荣还箭
- 第六回:三路调兵高俅献计 万旗匝地关胜屯军
- 第七回:陷州城将军失进退 步月色豪杰叹飘零
- 第八回:避战地二梁别乡城 作远图三阮探海舶
- 第九回:明火劫舟英雄渡海 乔装登岸双杰探城
- 第十回:智多星迹露海州市 张叔夜计退梁山兵
- 第十一回:雪夜被围群雄失势 单骑决战名将成功
- 第十二回:张叔夜祖饯表深情 宋公明反正宣大义
- 第十三回:衣冠异趣僧道同归 儿女牵情屠沽偕隐
- 第十四回:识内侍孙二娘入宫 戏御街宋徽宗乞饭
- 第十五回:哀故土杨雄说难民 救中原陈东修密柬
- 第十六回:怀庐墓牺雄动归心 戍边关三军壮行色
- 第十七回:奚知州情急联武员 高太尉弊深纳内侍
- 第十八回:闻边警州官弃城走 见露布好汉结队来
- 第十九回:合围三面田仲斩酋 拒战四门董平殉国
- 第二十回:小旋风拍案骂庸官 丑郡马放火烧流寇
- 第二十一回:妾妇行两番歇美酒 英雄义千里访危城
- 第二十二回:卢统制阵前一通书 朱参军马上三条计
- 第二十三回:施小计雪夜袭金兵 泄众忿公堂咬水贼
- 第二十四回:贼妇人献身诱番将 金元帅贪色收逃吏
- 第二十五回:喝里色阻军冀南道 宣统制尽节沧州衙
- 第二十六回:风雪遮天舍生献计 战袍染血复命成仁
- 第二十七回:挥大旗柴进夺城门 放弩箭燕青擒寇将
- 第二十八回:遣细民赴死勉时迁 夸宗室弃城伤赵野
- 第二十九回:探出路卢俊义擒俘 作先锋郝思文摆阵
- 第三十回:驰驱星野一旅突围 践踏全军双雄劫帅
- 第三十一回:戴白巾哀雄作夜战 挥赤帜大将逞虎威
- 第三十二回:童衙内抢路射难民 史大郎横刀辱贵少
- 第三十三回:太学生上书伏御阙 花和尚入世说流氓
- 第三十四回:李相公卫国募民兵 何制使守城纳义士
- 第三十五回:半夜缒城同决死志 终朝巷战痛剿顽敌
- 第三十六回:十八勇将飞骑勤王 一万义兵解围剿贼
- 第三十七回:见义款李纲挥老泪 闯空邸林冲报旧仇
- 第三十八回:老经略扶病统援军 小弟兄受知行险计
- 第三十九回:四烈士杀身惊番帅 三名臣对策破金兵
- 第四十回:姚统制一旅误兴师 关将军于路小杀贼
- 第四十一回:畏寇焰李纲突罢职 激民情陈东再上书
- 第四十二回:东京城马忠辞众杰 相国寺智深遇仇人
- 第四十三回:哀新鬼故人祭荒冢 骂宰辅醉僧题愤诗
- 第四十四回:花和尚火烧相国寺 玉麒麟兵扼临清城
- 第四十五回:贼知县试行苦肉计 杨都监细察夕阳城
- 第四十六回:贪杯中计杨雄被俘 飞马叩庄汤隆传信
- 第四十七回:试闲棋卢俊义释俘 受重币喝里色换将
- 第四十八回:逞贪心雪里蛆掘墓 施巧辩鼓上蚤盗头
- 第四十九回:施小计关胜取两城 作微行杨志谒祖庙
- 第五十回:巴色玛三日大搜索 青面兽单枪快报仇
- 第五十一回:小兄弟聚首惊盲词 老宣慰释俘遣细作
- 第五十二回:请诏书耿南仲进谗 闻潮音鲁智深坐化
- 第五十三回:及时雨奉令荐袍泽 黑旋风负气跳黄河
- 第五十四回:入云龙芦沟遇旧友 病尉迟燕市结新交
- 第五十五回:乞怜妇中计漏军情 神行人报警伤病体
- 第五十六回:宋统制邓州起义兵 花先锋芫鄢陵遇钦使
- 第五十七回:惠民河凿舟沉金兵 尉氏县飞骑悬汉帜
- 第五十八回:陶宗旺忘身搏强敌 呼延灼力疾效前驱
- 第五十九回:霹雳火跃马夺木寨 没羽箭飞石打金酋
- 第六十回:扯吊桥武松奋神勇 截粮草吴用逞奇谋
- 第六十一回:老弟兄歃血武圣堂 众死士破金朱仙镇
- 第六十二回:赵官家阅军南薰门 太学生拜将白莲寺
- 第六十三回:智宋江片言退金兵 勇武松独手擒铁将
- 第六十四回:陷京城六甲兵误国 停巷战一金使议和
- 第六十五回:苦战南城十将殉国 屈降北国二帝蒙尘
- 第六十六回:作走狗范琼露阴谋 饮药酒宋江全大义
- 第六十七回:误中毒筵众星四散 羞食夷粟一帅北沉
- 第六十八回:雪国耻同死白虎堂 快人心大捷黄天荡
-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 (615)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
- (638)
-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
- (824)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
- (925)
-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
- (1011)
-
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
- (968)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
- (834)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1000)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
- (705)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 (957)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