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理篇的名句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红楼梦 》
-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临政事必烦。 —— 《尚书正义》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尚书正义》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 《聊斋志异》
- 断鹤续凫,矫作者妄。 —— 《聊斋志异》
- 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 《聊斋志异》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聊斋志异》
-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聊斋志异》
-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 《聊斋志异》
-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 《聊斋志异》
- 木蠹,生虫,羽化为蝶。 —— 《搜神记》
-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 《阅微草堂笔记》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登鹳雀楼》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镜花缘》
- 善恶昭彰,如影随形。 —— 《镜花缘》
- 来有来源,去有去路。 —— 《镜花缘》
- 放下屠刀,立刻成佛。 —— 《镜花缘》
- 憨头郎儿增福延寿。 —— 《镜花缘》
- 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 《镜花缘》
-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 《镜花缘》
- 尽人事以听天命。 —— 《镜花缘》
-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 《镜花缘》
- 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 《镜花缘》
-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 《镜花缘》
-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 《镜花缘》
- 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 《东周列国志》
- 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 《东周列国志》
-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 —— 《东周列国志》
- 依人者危,臣人者辱。 —— 《东周列国志》
- 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 《东周列国志》
- 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 《东周列国志》
-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 《东周列国志》
-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 《东周列国志》
-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 《东周列国志》
-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 《东周列国志》
- 慢人者,人亦慢之。 —— 《东周列国志》
- 技无大小,贵在能精。 —— 《闲情偶寄》
- 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 —— 《长生殿》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汪洙 《神童诗》
-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 王勃 《上刘右相书》
-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 《增广贤文》
-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 《增广贤文》
-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 《增广贤文》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增广贤文》
-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 《增广贤文》
-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 《增广贤文》
- 但知江湖者,都是薄命人。 —— 《增广贤文》
-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 《增广贤文》
-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 《增广贤文》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增广贤文》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增广贤文》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增广贤文》
-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 《增广贤文》
-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 《增广贤文》
-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 《增广贤文》
-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增广贤文》
-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 —— 《增广贤文》
- 闹里挣钱,静处安身。 —— 《增广贤文》
- 当场不论,过后枉然。 —— 《增广贤文》
-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 《增广贤文》
- 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 《增广贤文》
- 孝弟慈,父子兄弟足法;智仁勇,天下国家可均。 —— 《》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文心雕龙》
-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 《文心雕龙》
-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 《文心雕龙》
-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 《文心雕龙》
-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 《文心雕龙》
-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 《文心雕龙》
-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 《文心雕龙》
-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 《文心雕龙》
-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 《文心雕龙》
-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 《文心雕龙》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文心雕龙》
- 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 《文心雕龙》
-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文心雕龙》
-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 《文心雕龙》
-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 —— 《文心雕龙》
- 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 《文心雕龙》
- 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 《文心雕龙》
-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 《文心雕龙》
-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 《文心雕龙》
- 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 —— 《文心雕龙》
- 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 —— 《文心雕龙》
-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 —— 《文心雕龙》
-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 《文心雕龙》
- 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 《文心雕龙》
-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 《文心雕龙》
- 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 《文心雕龙》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 《文心雕龙》
-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 《文心雕龙》
-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 《文心雕龙》
- 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 《文心雕龙》
- 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 《文心雕龙》
- 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 《文心雕龙》
- 三极彝训,训深稽古。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 《文心雕龙》
-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 《文心雕龙》
- 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 《文心雕龙》
-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 《文心雕龙》
- 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 —— 《文心雕龙》
-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文心雕龙》
- 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 《文心雕龙》
-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 《文心雕龙》
- 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 《文心雕龙》
- 民各有心,勿壅惟口。 —— 《文心雕龙》
-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 《文心雕龙》
-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 《文心雕龙》
-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 《文心雕龙》
-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 《文心雕龙》
-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 《文心雕龙》
- 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 《文心雕龙》
-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 —— 《文心雕龙》
-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 《文心雕龙》
- 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 —— 《文心雕龙》
- 情深而不诡 —— 《文心雕龙》
-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 《文心雕龙》
- 立诚在肃,修辞必甘。 —— 《文心雕龙》
- 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攡文也必简而深 —— 《文心雕龙》
- 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 —— 《文心雕龙》
-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 《文心雕龙》
- 民生而志,咏歌所含。 —— 《文心雕龙》
-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 《文心雕龙》
- 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 《文心雕龙》
-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 —— 《文心雕龙》
- 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 《文心雕龙》
- 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 《文心雕龙》
- 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 《文心雕龙》
- 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 《文心雕龙》
- 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 《文心雕龙》
- 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 《文心雕龙》
-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 《文心雕龙》
-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 —— 《文心雕龙》
- 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 《文心雕龙》
- 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 《文心雕龙》
- 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 —— 《文心雕龙》
- 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 《文心雕龙》
- 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 —— 《文心雕龙》
-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 《文心雕龙》
- 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 —— 《文心雕龙》
-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 《文心雕龙》
-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 《文心雕龙》
-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 《文心雕龙》
-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 —— 《文心雕龙》
- 建言修辞,鲜克宗经。 —— 《文心雕龙》
- 明君不能畜无用之臣,慈父不能爱无用之子。 —— 《上百里昌言疏》
-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 王勃 《上刘右相书》
-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 《红楼梦 》
-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 《红楼梦 》
-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 《红楼梦 》
-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 《红楼梦 》
- 肥水不流外人田,丑事不往外人传。 —— 《》
- 百口传说一句话,芝麻粒儿磨盘大。 —— 《》
-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情始动人。 —— 《》
-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 —— 《》
- 铄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 —— 孟郊 《投所知》
- 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 《》
-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当如曾子日三省,更为张公加半思。 —— 《》
- 丹心一颗千金哪比人格宽,清风两袖万贯不移品行贞。 —— 《》
- 辅世长民莫如德,巧言令色鲜矣仁。 —— 《》
- 此日梓楠同受范,他年桃李广培材。 —— 《》
- 德门赠百福,仁宅际三阳。 —— 《》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 《》
-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 《》
-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 《》
- 花开花落树之常,能上能下人中强。 —— 《》
-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 《》
- 从来玩物多丧志,不是人迷是自迷。 —— 《》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
-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 《》
-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 —— 《》
- 壶中无酒难留客,池中无水难养鱼。 —— 《》
- 百川归海海不盈。 —— 《》
-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 《》
- 人不知理定有祸,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邪乎到家必有诈。 —— 《》
-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 《》
-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 《》
-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 《》
- 相见易得好,久处难为人。 —— 《》
-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仇莫结,路逢狭处难回避。 —— 《》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 《》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 《》
- 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 《》
- 见侮而不斗,辱也! —— 《公孙龙子》
-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 《公孙龙子》
-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 —— 《公孙龙子》
- 审其名实,慎其所谓。 —— 《公孙龙子》
-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 —— 《尉缭子》
- 专一则胜,离散则败。 —— 《尉缭子》
- 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 —— 《尉缭子》
- 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 《尉缭子》
- 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 —— 《尉缭子》
- 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 —— 《尉缭子》
- 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 —— 《尉缭子》
- 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也。 —— 《尉缭子》
- 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 —— 《尉缭子》
- 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 《尉缭子》
- 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 —— 《尉缭子》
- 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 —— 《尉缭子》
- 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 —— 《尉缭子》
-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 《尉缭子》
-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 —— 《文心雕龙》
- 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墮。 —— 《中论》
-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 《吴子》
-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 —— 《吴子》
- 一人投命,足惧千夫。 —— 《吴子》
- 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 —— 《吴子》
- 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也;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也。 —— 《吴子》
- 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 —— 《吴子》
-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 《吴子》
- 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 《吴子》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论语》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 李白 《妾薄命》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天道循环,无往不复。 —— 《花月痕》
-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花月痕》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三国演义》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史记》
-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 《小窗幽记》
-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 《围炉夜话》
- 成大事者,全仗着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 《围炉夜话》
-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 《围炉夜话》
- 治术必要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 《围炉夜话》
-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 《围炉夜话》
-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 《围炉夜话》
-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 《围炉夜话》
- 吃一分亏,受无量福。 —— 《警世通言》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司马迁 《货殖列传序》
-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 《醒世恒言》
- 别人打我一时羞,我打别人三日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