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暑热思风

王令 〔宋代〕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因为身受炎热就更为苦热的天下人忧愁,怎样才能借得清凉的风让我辈消暑解优?
应猛力卷起阵阵大雨免使年岁道旱,驱尽闲云好让高空展现晴明气候。
岂可听从虎吼声威才生风轻啸,但愿力助鸿毛远飞能不费烦劳。
可怜江海徒然辽阔无边,凭借风力才能兴起汹涌波涛。
注释
坐:因为。
清风: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我曹:我辈。
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鸿毛:鸿雁的毛。谓其轻微之物。
等闲:寻常,随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在某夏日因暑热难耐不由念及天下贫困的人们,有经国济世之志的他正是在此情景下抒怀言志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诗的前四句写因暑热而思风,担心天下的人苦热,产生了思风的愿望。后四句写对风的祝愿,从江海水中风能带来降雨。全诗抒发诗人忧世济民的情志,诗词笔力雄健,有气魄。
  诗的开头两句紧扣标题从暑热入笔,诗人因自己遭受赤热,而担心天下人的为赤热所苦;次句点“思风”,因担心天下的人苦热,就产生了思风的愿望。这两句寄情深远,是诗人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声音。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抒吐了作者“济世泽民”的赤忱,这是高昂振拔的笔墨。第三句寄望于风能卷雨,使年岁不致成为旱年而使人民遭受旱灾;第四句寄望于风能驱尽闲云,使高空晴朗,现出一个澄清的世界。“无岁旱”则民受恩泽,“放天高”则时运清平。寄托的寓意极为明显。这两句仍从思风着笔,但笔力千钧,使诗意更深一层。
  第五六两句,是对风的祝愿,在句法上是从陡峭中进行转折。以虚笔写风,驰骋想象,寄托希望,祝愿风啸不随权势威力,随虎口以轻啸;而要给卑贱者以动力,助鸿毛以高飞。设想相当奇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立身处世的高节。
  结尾两句,是思风的余文。其实不然,而是作者想到无边无际的江海,虽然可爱,但江海必须借助于风的威力,兴风作浪,使江海激荡,给世界增添奇景壮观。使有志之士得以开拓万古的胸怀,因思风以济天下之忧,拓展笔势,展示理想,使意境升华。这两句为思风别开生面,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这首诗以暑热而担心天下百姓念及救济天下人的饥渴,渴望社会清平之情,深见作者忧时之情和济世之志。诗词笔力雄健,思致高远,造意奇崛,令人联想奇妙。
展开阅读全文 ∨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您可能感兴趣...
  • 春游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2
  • 感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4
  • 金山寺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2
  • 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2
  • 寄洪与权

    与权江南来,适自满门会。初无合我志,财以客面待。时时相钓探,稍稍互酬对。根源豁披张,扃鐍失分解。君然颔还嗟,我恐敬若戴。相逢时既多,相待两交快。予初请子交,子曰何可外。中又谢不德,卒曰吾而爱。既而第以年,子合我兄拜。扬虽士云多,往往事冠带。中间满夫子,崛出百万最。更以子从之,而吾米则稗。朋从偶许攀,会合日与在。...

    1
  • 寄洪与权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1
  • 秋日寄满子权

    《秋日寄满子权》是宋朝文学家王令二十二岁时写下的七言律诗,当时他在天长束氏学塾伴读已有三年,感叹壮志难伸,念及同里友人满执中(字子权)平昔互相砥砺的情谊,在这年秋天寄去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0
  • 纸鸢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0
  • 原蝗

    《原蝗》是北宋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详尽地描写了蝗虫所以生长及如何危害农作物的种种情形,并由此细推物情天理,对天地生此能飞能跳的害人之虫,表示大惑不解。继而又用一系列的比方,说明蝗灾的出现“在人不在天”。这首诗似寓言诗,不仅仅是纪实,深层意义在于揭露并根除人世间一切不合理的的现象。...

    1
  • 书孔融传

    戏拨虎须求不啮,何如缩手神中归。虚云坐上客常满,许下惟闻哭习脂。...

    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