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晚秋诗

庾信 〔南北朝〕
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纠错
赏析
纠错
《晚秋》是南北朝诗人庾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庾信晚年心境的写照。诗人往往把他悲凉的心绪织入秋天萧瑟的景色,构成了凄清落寞的境界。
此诗一开头,便直接抒写了晚景的凄凉。晚景既是指眼前的晚秋落照,又兼含晚年境况之意。首句实为点题。意思直贯全篇。以下虽然再不作一句情语,但因被开篇的情绪所笼罩,因此具体的景物描写也都句句关情。
诗中的景物描写随视线的转移,由内向外地扩展:寒阶是诗人伫立之处,怅惘四周,已是一篇疏落萧条。再看坠落的露珠凝聚在地,已沾湿了庭院。一股股小旋风自地上刮过,卷起了槐树的落叶。西下的斜阳送来阵阵凉意,层层云峰到傍晚时更加阴霾。在这一片旷荡空虚的秋色间,唯有几行寒雁,仿佛一个个小黑点排列于远空。全诗每句景物描写都是典型的晚秋特征,诗人将它们集中于一首诗里,按照由远及近的次序排列,更使人感到秋气的无处不在,秋意的浓重凄寒。以致无需再做情语,景物本身便充满了凄愁冷落之感。正因为如此,景才成为诗人心境的外化。由此看来,景中是否有情,不完全在于能使情渗透其中。只要景物的选择与组合能集中表现出某种与心境相应的氛围,同样能形成景中有情的诗境。
展开阅读全文 ∨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您可能感兴趣...
  • 小园赋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7
  • 燕歌行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寒鴈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晋阳山头无箭竹。疎勒城中乏水源。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疎。原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洛阳游丝百 ...

    3
  • 镜赋

      天河渐没,日轮将起。燕噪吴王,乌惊御史。玉花簟上,金莲帐里。始折屏风,新开户扇。朝光晃眼,早风吹面。临桁下而牵衫,就箱边而著钏 ...

    752
  • 至仁山铭

      峰横鹤岭,水学龙津。瑞云一片,仙童两人。三秋云薄,九日寒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横石临砌,飞檐枕岭。壁绕藤苗,窗衔竹影。菊落秋 ...

    540
  • 乌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2
  • 乌夜啼

    桂树悬知远。风竿讵肯低。独怜明月夜。孤飞犹未栖。虎贲谁见惜。御史讵相携。虽言入弦管。终是曲中啼。...

    3
  • 王昭君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7
  • 出自蓟北门行

    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笳寒芦叶脆。弓冻纻弦鸣。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

    3
  • 舞媚娘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秪疑落花慢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4
  • 怨歌行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