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做官期间踪迹遍布南北,而今已近老境两鬓也要花白了;几亩池塘的水格外澄净。
扫地开窗安放好写字书桌,这一生随便哪里都可以当做家。
注释
鬓:鬓角。
华:(头发)花白。
做官期间踪迹遍布南北,而今已近老境两鬓也要花白了;几亩池塘的水格外澄净。
扫地开窗安放好写字书桌,这一生随便哪里都可以当做家。
注释
鬓:鬓角。
华:(头发)花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侧重写任运自然的洒脱心情。诗人的踪迹遍布南北,宦游四方,而今已近老境,鬓发斑白,“鬓将华”是说两鬓将花白了。“数亩荒池”就是前一首诗所说的 “小池塘”,因为人迹罕至,任其自然,所以称为“荒池”。秋天的塘水格外澄净,更加烘衬了宁静的氛围。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诗人在驿舍闲住,忘却世事忧烦,以此为家。这里表现出禅的思想方法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禅宗破除拘执束缚,随遇而安,心中不耿耿于忧患得失。其思想基础,在于 “佛性遍于一切有情”甚至 “遍于一切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自身佛性开解,那便无往而非佛了。因此,禅给人的影响是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放达自适,随遇而安,是悟禅之人的生活样态。唐代大诗人王维深契禅之 “三昧”,他的两句名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这种态度的诗意表现。苏轼的 《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未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精神内涵上与这首诗一致。“此生随处便为家”,是映现着禅的印痕的。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诗人在驿舍闲住,忘却世事忧烦,以此为家。这里表现出禅的思想方法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禅宗破除拘执束缚,随遇而安,心中不耿耿于忧患得失。其思想基础,在于 “佛性遍于一切有情”甚至 “遍于一切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自身佛性开解,那便无往而非佛了。因此,禅给人的影响是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放达自适,随遇而安,是悟禅之人的生活样态。唐代大诗人王维深契禅之 “三昧”,他的两句名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这种态度的诗意表现。苏轼的 《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未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精神内涵上与这首诗一致。“此生随处便为家”,是映现着禅的印痕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题谷熟驿舍二首·其二
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倦游对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
- 1
-
调笑令·寸结
寸结。肝肠切。织锦机边音韵咽。玉琴尘暗薰炉歇。望尽床头秋月。刀裁锦断诗可灭。恨似连环难绝。...
- 1
-
调笑令·相误
相误。空凝伫。郑子江头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尘土。笑解明珰轻付。月从云堕劳相慕。自有骖鸾仙侣。...
- 1
-
调笑令·波恶
波恶。倚江阁。大艑轲峨帆夜落。横堂朱户多行乐。大堤花容绰约。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银缸罗幕。...
- 3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 2
-
调笑令·相忆
相忆。顿轻掷。春草佳名渐赠璧。长洲茂苑吴王国。自有芊绵碧色。根生土长铜驼陌。纵欲随君争得。...
- 1
-
调笑令·心记
心记。好心事。玉刻容颜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况是东家妖丽。眉尖春恨难凭寄。笑作空中唐字。...
- 0
-
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厕褰衣。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乃矜虻蚷,止驱息奔。背隍筑室,面坂植门。三绶从褫,图书尚存。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雕颜。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 1
-
流民
《流民》是宋代诗人晁补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对农民离乡背井的惨状进行描绘,他们提着瓦釜荆篮,栖息道边,拿着简陋的器具,到榆园里去捡青荚来充饥。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镜头予以披露,很具有说服力。...
- 1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