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答沈器之二首

姜夔 〔宋代〕
其一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系舟。
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
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其二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试吟青玉案,不是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其一
我是在江汉之间乘船漂泊的人,天地之大却无一处可系缆小船。
美琴空对明月而没有人去弹奏,金剑沉落于秋霜却得不到重用。
野鹿懂得到长草的地方去觅食,饥鹰为了食物而甘愿受人驱使。
唱一曲有着襄阳遗风的大堤曲,歌声一起却不禁令人愁绪满怀。
其二
长途跋涉身心偕苦,登临高处远望家乡,却迷离难辨。
吟咏的是悲凉之调的青玉案,不是欢乐之调的白铜鞮。
天降霜露,秋虫切切悲鸣,高风里传来了北马的嘶叫。
凭依在船头的滋味与往日不同,我又漂流到太湖之西。
注释:
①沈器之:事迹不详。
②江汉:长江、汉水流域。乘流客:乘船漂泊的人,作者自指,姜夔生长于湖北汉阳,游食于江浙一带,所以自称乘流客。乘流,顺水而下,顺着水流。枚乘《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
③乾坤:天地间。不系舟:拴不住的船,比喻自身漂泊不定。《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④玉琴:白玉装饰的美琴。素月:皎洁的月亮。
⑤金剑:金光闪闪的宝剑。章碣《赠边将》:“宛转龙蟠金剑雪,连钱豹躩绣旗风。” 清秋:指秋霜。
⑥随草:随草而食。
⑦上鞲(gōu):站到猎人臂鞲上去,臂鞲,古时束衣袖的一种皮革臂套。猎人用以停立猎鹰,见猎物而放飞。
⑧风流:遗风。大堤曲:乐府曲调名,出于《襄阳乐》,内容多写儿女风情。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从本诗看,沈器之似为襄阳一带人,故用此曲。
⑨愁:愁思。
⑩涉远:长途跋涉。良苦:很苦。
⑪迷:迷离难辨。
⑫青玉案:词调名,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代表作之一,其中有“采笔新题断肠句”之语,表达的感情比较凄恻。
⑬白铜鞮(dī):乐府曲调名,李白有“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之句,此曲多写歌舞欢乐的情绪。
⑭怨:悲鸣。
⑮北马:指金军的战马。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主持伐金,战争失利,金军分九路南侵,前锋攻到长江。
⑯槎(chá)头:船头。槎,用竹木编成的筏子。
⑰太湖:在江苏省南部。姜夔曾依范成大居苏州,在太湖之东,现在流寓临安,在太湖西面,所以这样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姜夔虽一生难以自食其力,但他并不甘愿依赖他人生活,很想使自己的才能贡献于当世。就在他移居杭州的那一年,曾向朝廷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论当时乐器、乐曲、歌诗之失。但朝臣妒其多能,置之不议。对此,他仍不灰心,两年后又进《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虽得下诏免解的优待,但于进士考试中却未能选中,竟致羁旅天涯,终老布衣。此题两首,就是他“蓑笠寒江过一生”(姜夔《三高祠》)的自我写照。 从姜夔的旅踪和此题的内容看,这两首诗大约是开禧三年(1207年)姜夔在杭州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答沈器之二首》形象地表现姜夔颠沛不定的旅况和身世飘零的感喟。
第一首着重写羁旅之苦。姜夔自幼随父官居汉阳,成年后为谋出路,历江淮,泛洞庭,过维扬,去长沙,行止不定,游食于人。所以此诗首联即把自己比为一只“乘流”飘荡、无处系缆的小船。 “乾坤不系舟”,以悬殊的反差对比,表现自一己的困顿和孤苦。广袤无涯的天地之间,竟没有一个埠头可让一叶小舟停舶。
颔联以美琴空对月亮弹奏,宝剑被人遗忘不用,比喻自己怀才不遇,难遂夙愿。但为生计所追,贫乏不能自给,又不得不游食于人。
颈联进一层以比喻出之:野鹿为生存,而寻觅青草;饥鹰为活命,而飞上猎人臂套。这不是孤立地描写野鹿和饥鹰,而是借野鹿和饥鹰表露自己的矛盾心理:不想依人作客,偏偏依人作客;很想有所作为,偏偏无所作为。因此,尾联写听到那“风流”的艳歌丽曲,更使自己感到惆怅和落寞。这种孤寂的落寞之情,他在《过德清二首》之二中表现为: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在《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之三表现为: “秋风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凝不流。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第二首着重写其失意之愤。对于身世飘零的游子来说,最易触发情思的是登高望远。越是久客未归,越想登高望远。越登高望远,越使旅愁增生。
诗的首联,即表现了作者这类厌倦跋涉、渴望还乡的凄苦心情。姜夔在另一首诗中也有相似的表述:“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之一)这种辗转异乡的愁怀恨绪,难以排遣,又难以言状,也许有点像长期悒悒不得志,最后愤而退隐苏州的贺铸在其《青玉案》中所描绘的那样:“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所以颔联说是“试吟《青玉案》”,其“彩笔新题断肠句”,几可解解失意的苦闷牢愁。而像《白铜鞮》之类的欢悦歌谣,根本无心去唱,也无心去听。
姜夔虽一生困顿,疲于奔波,但对世事国运,并非漠然无睹。颈联写秋风骤起,天降霜露,寒虫的哀鸣,北马的嘶叫,不时萦回于耳,使人倍觉悲凉。这既是写景,更是抒情,对南宋朝廷苟安半壁,女真贵族猖狂进犯表达了一定的忧愤之情。这类淡淡的忧国之情,隐含在姜夔的诗作中,还有例可寻。比如《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之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尾联写诗人的境况。姜夔曾依范成大旅居太湖之东的苏州;而写作此诗时,又流寓到太湖之西的临安(今杭州)。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所以诗人孤立于一叶扁舟,面对茫茫湖水,俯仰天地,悄然独行,再度深沉地慨叹飘浮无定之愁,落拓失意之愤。
这两首诗,题旨相同,是诗人独特的境遇和个性的自然流露。然而取材和表现手法则不尽相同。第一首主要以连续的譬喻比况自己时时出现的天涯沧落之感。第二首主要借景物抒写胸臆,使自己的郁愤之情透纸而出。而这种同中有异的特色,又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姜夔秀远流畅、不着琢炼的诗风,也正体现了大手笔的艺术腕力。
展开阅读全文 ∨
姜夔
姜夔kuí(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您可能感兴趣...
  • 鹧鸪天·曾共君侯历聘来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扬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2
  • 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886
  • 寄上张参政

    《寄上张参政》是南宋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是对张岩的颂贺之语;颔联就“调羹”二字转折,提出了委婉的劝诫;颈联希望张岩北伐复国;尾联希望张岩广纳贤才。 此诗在艺术上,结构自然,属对工整,出语温雅和婉,而特以用典精微深妙见长。...

    9
  • 满江红·仙姥来时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倾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一依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诅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2
  •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後约。...

    2
  •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萦。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3
  • 湖上寓居杂咏·其九

    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3
  • 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
  • 湖上寓居杂咏·其二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3
  • 平甫见招不欲往·其二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凤城今夕凉如水,多少人家度管纺。...

    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