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腾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金山与焦山兀立江中,相对而起,面向着滔滔不绝东流的长江水。
多景楼巍然矗立在水中央,眼前可望尽淮南数千里大好河山。
在萧瑟的西风中我带酒乘闲到此一游,树叶渐渐黄落,时令已是初秋。
烟雾尘沙弥漫了天空,北望是渺渺一片,我见不到昔日的京城,满怀忧愁。
你没见到王勃的才名今天被认作盖世无双,他当时不为人知,被当成凡夫俗子,带着琴书流落到豫章;
登上了滕王阁,写诗作赋,感慨悲伤。
你又不见李白的才思真是人间第一,人们不知道他是神仙下凡,
一旦浪游到金陵,在凤凰台作诗高吟望长安。
如今我也把四海都将走遍,西边到过汉沔,东边到过苏杭。
如今站在北固山的最高处,眼前没一人,独自在这里骋目游览。
楼高我的思绪深远、愁苦也多,楼啊我又能对你如何?
怎能够像李白与王勃一样,名声与这楼永远高耸巍峨!
注释
1 润州:今江苏镇江。
2 多景楼:在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知州陈天麟建。
3 金山焦山:在镇江西北及东北,均在江中,东西对峙。
4 挹(yì):汲取。
5坐断:占据;把住。
6 收拾:领略。
7木叶:树叶。
8 神京:神州京师。此指北宋京城汴京。
9 王勃: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10 “琴书”二句:《唐摭言》载,王勃十四五岁到南方去看望父亲,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太守新修滕王阁,设宴阁上,请客人作序文,实际上已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王勃也参加了宴会,他见座客纷纷谦让,轮到自己,毫不推辞,挥笔便成,文采惊人,在座的人无不钦佩。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唐高祖之子。王勃《滕王阁》诗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
11 未省:未曾,没有。
12 放浪:放情、浪游。
13 凤凰台:在今南京市。李白作有《登金陵凤凰台》诗,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
14 苏杭:苏州、杭州,指今江浙一带。
15 汉沔(miǎn):汉阳、沔阳,指今湖北一带。
16 第一江山:梁武帝曾称北固山为“天下第一江山”。
17 突兀:高耸的样子。
金山与焦山兀立江中,相对而起,面向着滔滔不绝东流的长江水。
多景楼巍然矗立在水中央,眼前可望尽淮南数千里大好河山。
在萧瑟的西风中我带酒乘闲到此一游,树叶渐渐黄落,时令已是初秋。
烟雾尘沙弥漫了天空,北望是渺渺一片,我见不到昔日的京城,满怀忧愁。
你没见到王勃的才名今天被认作盖世无双,他当时不为人知,被当成凡夫俗子,带着琴书流落到豫章;
登上了滕王阁,写诗作赋,感慨悲伤。
你又不见李白的才思真是人间第一,人们不知道他是神仙下凡,
一旦浪游到金陵,在凤凰台作诗高吟望长安。
如今我也把四海都将走遍,西边到过汉沔,东边到过苏杭。
如今站在北固山的最高处,眼前没一人,独自在这里骋目游览。
楼高我的思绪深远、愁苦也多,楼啊我又能对你如何?
怎能够像李白与王勃一样,名声与这楼永远高耸巍峨!
注释
1 润州:今江苏镇江。
2 多景楼:在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知州陈天麟建。
3 金山焦山:在镇江西北及东北,均在江中,东西对峙。
4 挹(yì):汲取。
5坐断:占据;把住。
6 收拾:领略。
7木叶:树叶。
8 神京:神州京师。此指北宋京城汴京。
9 王勃: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10 “琴书”二句:《唐摭言》载,王勃十四五岁到南方去看望父亲,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太守新修滕王阁,设宴阁上,请客人作序文,实际上已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王勃也参加了宴会,他见座客纷纷谦让,轮到自己,毫不推辞,挥笔便成,文采惊人,在座的人无不钦佩。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唐高祖之子。王勃《滕王阁》诗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
11 未省:未曾,没有。
12 放浪:放情、浪游。
13 凤凰台:在今南京市。李白作有《登金陵凤凰台》诗,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
14 苏杭:苏州、杭州,指今江浙一带。
15 汉沔(miǎn):汉阳、沔阳,指今湖北一带。
16 第一江山:梁武帝曾称北固山为“天下第一江山”。
17 突兀:高耸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据宋岳珂《桯史》卷二《刘改之诗词》条载,开禧元年(1205年),刘过游镇江,当时岳珂在军中管粮,刘过与岳珂、章升之、黄机等人四处游览,凡名胜之处,都作有诗。这首题多景楼的诗当时最为同伴所欣赏,章升之“为之大书,词翰俱卓荦可喜”,属岳珂刻在多景楼上,因事未果。岳珂《桯史》录诗全首,字句与刘过集中所载多异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刘过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这首诗也写得很豪放。因为诗人处在国家多事之秋,对前途充满担忧,对中原沦丧充满伤感,所以豪放中又带有悲壮。
诗前四句为一段,写多景楼的形势,起得很壮阔。诗以多景楼为中心,写它左右有金山、焦山峙立,地势险要,山下是滔滔不绝的江水,控制了淮南数千里。这样一写,为下文在多景楼上眺望抒怀作了铺垫。
“西风把酒闲来游”起四句为一段,转入登楼远眺。诗写自己在秋天登上多景楼,极目远望,但是望不见已经沦陷的中原,悲从中来,泪流满面。这四句风格与前迥异,充满悲伤凄愁。刘过在多景楼写过好几首诗,每首都有这样的情怀,如《登多景楼》云:“北顾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是写登楼远望缅怀中原怨愁。
国家如此,眼前的局势又很紧张,诗人无由开怀,以下一大段便一泻而下,抒发自己胸中的抑郁之气。刘过是个爱国者,一直以抗敌复国为己任,光宗末年曾上书请求恢复中原被勒令还乡。他的诗中常常充满豪宕激越之气,渴望报国,如《夜思中原》云:“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又如《从军乐》云:“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在这里,诗人紧密切合“楼”的典故,举出王勃赋滕王阁、李白游凤凰台的故事,抒发感慨。诗尽管由楼而及滕王阁、凤凰台,因上接北望中原,总显得有所脱节,前人评刘过诗有粗疏之处,就是指这种情况。刘过这首诗在这里作了一个大的跳跃,诗表面上写阁台,实际注目在王勃、李白二人身上。王勃少年以诗文名,后落落不偶,刘过也是如此,四次参加科举不中;李白学书学剑,朝廷不加重用,刘过也出入戎马,终被摒弃。刘过正是为王勃、李白抱不平,同时结合自己身世,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忿忿不平。由古代文人的不偶,他想到自己也漂泊四海、浪游天下,如今登上多景楼,心中满腔愁绪,无从发泄。最后,诗仍以王勃、李白为喻,说自己今天在此吟诗,怎能如前人一样名传千古呢?诗感叹了自己目前的遭际,觉得实现抱负很难,所以寄希望于身后,希望也能像王勃、李白一样;可是这希望又很渺茫,他的哀怨便更进一步流露了出来。“楼高思远愁绪多”是全诗主题,也就是诗人在另一首《登多景楼》诗中所说的“景于多处最多愁”,他的愁仅仅这首诗又岂能包含一尽呢?
全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都很自然。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正是这不可扼灭的志向,驱使他终身为恢复中原而奋斗。
诗前四句为一段,写多景楼的形势,起得很壮阔。诗以多景楼为中心,写它左右有金山、焦山峙立,地势险要,山下是滔滔不绝的江水,控制了淮南数千里。这样一写,为下文在多景楼上眺望抒怀作了铺垫。
“西风把酒闲来游”起四句为一段,转入登楼远眺。诗写自己在秋天登上多景楼,极目远望,但是望不见已经沦陷的中原,悲从中来,泪流满面。这四句风格与前迥异,充满悲伤凄愁。刘过在多景楼写过好几首诗,每首都有这样的情怀,如《登多景楼》云:“北顾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是写登楼远望缅怀中原怨愁。
国家如此,眼前的局势又很紧张,诗人无由开怀,以下一大段便一泻而下,抒发自己胸中的抑郁之气。刘过是个爱国者,一直以抗敌复国为己任,光宗末年曾上书请求恢复中原被勒令还乡。他的诗中常常充满豪宕激越之气,渴望报国,如《夜思中原》云:“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又如《从军乐》云:“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在这里,诗人紧密切合“楼”的典故,举出王勃赋滕王阁、李白游凤凰台的故事,抒发感慨。诗尽管由楼而及滕王阁、凤凰台,因上接北望中原,总显得有所脱节,前人评刘过诗有粗疏之处,就是指这种情况。刘过这首诗在这里作了一个大的跳跃,诗表面上写阁台,实际注目在王勃、李白二人身上。王勃少年以诗文名,后落落不偶,刘过也是如此,四次参加科举不中;李白学书学剑,朝廷不加重用,刘过也出入戎马,终被摒弃。刘过正是为王勃、李白抱不平,同时结合自己身世,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忿忿不平。由古代文人的不偶,他想到自己也漂泊四海、浪游天下,如今登上多景楼,心中满腔愁绪,无从发泄。最后,诗仍以王勃、李白为喻,说自己今天在此吟诗,怎能如前人一样名传千古呢?诗感叹了自己目前的遭际,觉得实现抱负很难,所以寄希望于身后,希望也能像王勃、李白一样;可是这希望又很渺茫,他的哀怨便更进一步流露了出来。“楼高思远愁绪多”是全诗主题,也就是诗人在另一首《登多景楼》诗中所说的“景于多处最多愁”,他的愁仅仅这首诗又岂能包含一尽呢?
全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都很自然。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正是这不可扼灭的志向,驱使他终身为恢复中原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沁园春·柳思花情
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 ...
- 253
-
夜思中原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独有孤臣流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 1
-
谒金门·秋无恶
秋无恶。愁怯罗衾风弱。雨线垂垂晴又落。轻烟笼翠箔。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桂子莫教孤酒约。诗情浑落魄。...
- 3
-
挽张魏公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峰上云。...
- 1
-
独醒赋
有贵介公子,生王谢家,冰玉其身,委身糟丘,度越醉乡。一日,谓刘子曰:曲蘖之盛,弃土相似,酿海为酒。他人视之,以为酒耳。吾门如市 ...
- 895
-
小桃红·在襄州作
晚入纱窗静。戏弄菱花镜。翠袖轻匀,玉纤弹去,小妆红粉。画行人、愁外两青山,兴尊前离恨。 宿酒醺难醒。笑记香肩并。暖借莲腮,碧云微透,晕眉斜印。最多情、生怕外人猜,拭香津微搵。...
- 4
-
水龙吟·寄陆放翁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 6
-
书院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 75
-
霜天晓角·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梦回滋味恶。酒醒不禁寒力,纱窗外、月华薄。拥衾思旧约。无情风透幕。惟有梅花相伴,不成是、也吹落。...
- 4
-
霜天晓角·宝鉴年来微有晕
宝鉴年来微有晕。懒照容华,人远天涯近。昨夜灯花还失信。无心更唱江城引。行过短墙回首认。醉撼花梢,红雨飞成阵。拌了为郎憔悴损。庞儿恰似江梅韵。...
- 3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