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
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
红炉劝坐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已经好久没见到黄庭坚了,你怎么会来到这里的呢?
子真的文思比江水还要清澈,那明净的诗风将西山寒烟都吹散了。
诗文有如明镜可使情貌毕现,春雷般的声调足可唤醒冬眠的蛰虫。
劝君坐于红炉之旁尽兴一醉,然后再为我赋一首咏扬州梅花的诗。
注释
①合流:当指章水南北二源相合后又东与贡水合流之处,二水合流即为赣江,即古豫章水。潘子真:名淳,南昌人,曾从黄山谷学诗,著有《诗话补遗》(又称《潘子真诗话》)。黄九:即黄庭坚,排行第九。
②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③豫章:指潘子真。黄庭坚,人称“豫章公”,其门下俱称为豫章派诗人。
④红炉:红泥小火炉。
我已经好久没见到黄庭坚了,你怎么会来到这里的呢?
子真的文思比江水还要清澈,那明净的诗风将西山寒烟都吹散了。
诗文有如明镜可使情貌毕现,春雷般的声调足可唤醒冬眠的蛰虫。
劝君坐于红炉之旁尽兴一醉,然后再为我赋一首咏扬州梅花的诗。
注释
①合流:当指章水南北二源相合后又东与贡水合流之处,二水合流即为赣江,即古豫章水。潘子真:名淳,南昌人,曾从黄山谷学诗,著有《诗话补遗》(又称《潘子真诗话》)。黄九:即黄庭坚,排行第九。
②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③豫章:指潘子真。黄庭坚,人称“豫章公”,其门下俱称为豫章派诗人。
④红炉:红泥小火炉。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是一首写给黄庭坚的门人潘子真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借用黄派律诗的散句拗调以及对典故点铁成金之法,仿其体而酬其文,不无游戏之意,然而也颇见其构思之巧。
首联写相遇之喜,见门人而先问候其宗师,是通常的礼貌,但用调侃的语气称黄庭坚为“山谷老子”,又可见作者与之关系的亲密。李之仪曾多次为黄庭坚的帖、草字、词、铭作跋,对他的为人、书法、文才都有较高的评价,所以见其门人而触动久别之感。江西在古代属豫章郡,郡治在南昌。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故人称黄庭坚为“豫章公”。这里问豫章诗人何许来,一语双关,主要是以籍贯称潘子真,问其如何来到此地,但也将他是豫章派诗人的身份顺便点了出来。“何许”二字是最平常的疑问词,但此处暗含问讯尊师近况如何之意,正与上文“久不见”文气连贯。这两句在问候中点明“遇”、“子真黄九门人”的题意,语言质朴,近于白话,更显得口气亲切随便。
颔联中“章江”、“西山”是写眼前景。由“寒烟开”可揣想相遇的时间是在冬末春初,但这两句也不是纯粹写景。韦应物有“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满雪山”句(《休日访人不遇》),此处即翻用其意。韦诗以门前雪山、寒流喻诗思之清,这儿更透过一层,说读这篇文章连章江都不觉得清澈了,也就是说潘子真的文思比江水还清,犹如西山一带寒烟散开一般明净。“西山”句合用两个典故。《晋书·王徽之传》载,王徽之曾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世说新语·赏誉篇》载卫伯玉称乐广说:“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就曾用“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来赞美李琎的风度俊爽和对他的热情接待。这儿将两个典故化为眼前之景,“寒烟开”暗藏因“披雾”而觉西山有爽气之意,由评文思之清而兼及诗人风神的俊爽,同时又暗渡陈仓,使“披雾”这一典故中“人之水镜”的含义与下一联中的“明镜”之喻取得一暗一明的照应。
颈联前一句赞潘子真的诗文有如明镜,反映事物可使情貌毕现。以明镜为喻,取其明澈之意,承颔联赞其诗思的清澈而来,“现诸相”则是释语,这也是有意用豫章诗人好采佛经典故的办法来恭维其文章的明晰。后一句赞其句律,说他的诗声调宏大惊人,有如雷鸣。春雷发出声音可唤醒冬眠的蛰虫。这句取杜荀鹤的“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与颔联一样,都是用黄庭坚的“点铁成金”之法,既是化用古人陈语,又正合冬末春初之景。
尾联劝潘子真且图一醉,见宾主相得之欢。红炉一词仍扣住冬景。末句请潘子真再为他赋扬州的梅花,用杜甫诗中“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之典,实以潘子真比何逊,何逊是齐梁时期人,其诗“清机自引,天怀独流”(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所以最后仍以恭维潘子真文思之清扬来结尾。
这首诗表面上比较生硬,各句格调不是很和谐,又故意违反七律常格,不光用拗律拗句,而且对仗不工整,用字不避重复,如“章”字出现三次,“一”字出现两次。但实际上则处处扣住冬景的特色,又处处关合潘子真诗的文思,有其内在的联系,而且典故层见,颇见功力。李之仪不是江西派诗人,其诗多华章丽句,饶有风力,倾向于取法李白、韩愈及南朝时期的齐梁体,但他对黄庭坚的诗风很熟悉,曾说“余居当涂凡五六年,鲁直所寓笔墨,无不见之”。因此这首诗虽是客串,但也能得其神似。以这种风格来称许黄庭坚的门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首联写相遇之喜,见门人而先问候其宗师,是通常的礼貌,但用调侃的语气称黄庭坚为“山谷老子”,又可见作者与之关系的亲密。李之仪曾多次为黄庭坚的帖、草字、词、铭作跋,对他的为人、书法、文才都有较高的评价,所以见其门人而触动久别之感。江西在古代属豫章郡,郡治在南昌。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故人称黄庭坚为“豫章公”。这里问豫章诗人何许来,一语双关,主要是以籍贯称潘子真,问其如何来到此地,但也将他是豫章派诗人的身份顺便点了出来。“何许”二字是最平常的疑问词,但此处暗含问讯尊师近况如何之意,正与上文“久不见”文气连贯。这两句在问候中点明“遇”、“子真黄九门人”的题意,语言质朴,近于白话,更显得口气亲切随便。
颔联中“章江”、“西山”是写眼前景。由“寒烟开”可揣想相遇的时间是在冬末春初,但这两句也不是纯粹写景。韦应物有“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满雪山”句(《休日访人不遇》),此处即翻用其意。韦诗以门前雪山、寒流喻诗思之清,这儿更透过一层,说读这篇文章连章江都不觉得清澈了,也就是说潘子真的文思比江水还清,犹如西山一带寒烟散开一般明净。“西山”句合用两个典故。《晋书·王徽之传》载,王徽之曾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世说新语·赏誉篇》载卫伯玉称乐广说:“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就曾用“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来赞美李琎的风度俊爽和对他的热情接待。这儿将两个典故化为眼前之景,“寒烟开”暗藏因“披雾”而觉西山有爽气之意,由评文思之清而兼及诗人风神的俊爽,同时又暗渡陈仓,使“披雾”这一典故中“人之水镜”的含义与下一联中的“明镜”之喻取得一暗一明的照应。
颈联前一句赞潘子真的诗文有如明镜,反映事物可使情貌毕现。以明镜为喻,取其明澈之意,承颔联赞其诗思的清澈而来,“现诸相”则是释语,这也是有意用豫章诗人好采佛经典故的办法来恭维其文章的明晰。后一句赞其句律,说他的诗声调宏大惊人,有如雷鸣。春雷发出声音可唤醒冬眠的蛰虫。这句取杜荀鹤的“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与颔联一样,都是用黄庭坚的“点铁成金”之法,既是化用古人陈语,又正合冬末春初之景。
尾联劝潘子真且图一醉,见宾主相得之欢。红炉一词仍扣住冬景。末句请潘子真再为他赋扬州的梅花,用杜甫诗中“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之典,实以潘子真比何逊,何逊是齐梁时期人,其诗“清机自引,天怀独流”(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所以最后仍以恭维潘子真文思之清扬来结尾。
这首诗表面上比较生硬,各句格调不是很和谐,又故意违反七律常格,不光用拗律拗句,而且对仗不工整,用字不避重复,如“章”字出现三次,“一”字出现两次。但实际上则处处扣住冬景的特色,又处处关合潘子真诗的文思,有其内在的联系,而且典故层见,颇见功力。李之仪不是江西派诗人,其诗多华章丽句,饶有风力,倾向于取法李白、韩愈及南朝时期的齐梁体,但他对黄庭坚的诗风很熟悉,曾说“余居当涂凡五六年,鲁直所寓笔墨,无不见之”。因此这首诗虽是客串,但也能得其神似。以这种风格来称许黄庭坚的门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李之仪被贬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寓居此地十年,期间曾乘舟西上,在章水与贡水合流的豫章水处与黄庭坚的门人潘子真相遇,潘子真以文章相示,又置酒相待,李之仪遂作一首称赞潘文的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黄九门人》是北宋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用调侃的语句写出诗人与黄庭坚及潘子真关系之亲密;颔联、颈联用了大量典故称赞潘子真其人风神之俊爽、诗思之清爽明澈、句律之宏大惊人;尾联用质朴、随意的语言表达了与潘子真共饮相欢之愿。这首诗借用黄派律诗的散句拗调以及对典故点铁成金之法,构思极巧,别有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鹊桥仙·风清月莹
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 2
-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 1
-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 2
-
踏莎行·一别芳容
一别芳容,五经寒暑。回文欲寄无鳞羽。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梦破南窗,愁肠万缕。那听角动城头鼓。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 0
-
鹧鸪天·避暑佳人不著妆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随定我,小兰堂。金盆盛水绕牙床。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 0
-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 1
-
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
天淡云闲晴昼永。庭户深沈,满地梧桐影。骨冷魂清如梦醒。梦回犹是前时景。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频欹,又被风吹正。踏月归来人已静。恍疑身在蓬莱顶。...
- 0
-
青玉案·小篷又泛曾行路
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试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
- 1
-
绝句七首·其五
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并朱栏。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与常时两样看。...
- 332
-
西江月·念念欲归未得
念念欲归未得,迢迢此去何求。都缘一点在心头。忘了霜朝雪后。要见有时有梦,相思无处无愁。小窗若得再绸缪。应记如今时候。...
- 0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