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像,还是在梦幻里?巫山高耸,楚王神女;一层薄薄的暮色,飘漾着阳台神曲。
烟云乍舒乍卷,变幻在顷刻须臾;猿鸟忽静忽啼,时断时续。
神女如在眼前,眼光与我相遇。即使从梦幻中醒来,眼前仍站立着那飘然的形体。
唉,梦去也,空让我惆怅游丝如缕,袅袅的秋风,吹去庭院的绿意。
注释
1、巫山高:本为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2、阳台: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遂以“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云雨指男女欢爱。
3、烟霞:烟霭云雾。
4、乍:刚,正在。
5、舒卷:舒展和卷缩。
6、猿鸟:猿啼鸟鸣。
7、彼美:那美人。
8、寤言:晤言,相会而对语。醒后说话。《诗·卫风·考槃》:“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9、纷:纷纷。
10、瞩:注视,目睹。
11、怃然:怅然失意貌,惊愕貌。
12、庭绿:庭院的绿叶。
二联“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承前写巫山神女出没处的傍晚景象。在旁晚时分,在那高耸的巫山幽僻的阳台,彩云忽然舒展翻卷,猿鸣鸟啼断断续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猿啼鸟鸣来突显巫山阳台环境的清幽。
三联“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转写巫山神女。化用《诗经・陈风・东门之池》有“彼美淑姬,可以晤言”句。巫山神女正期待盼望着约会,我从幻觉中醒来,那巫山神女飘然绝美的仙姿好象纷然眼前。这里写想象中巫山神女那美好的希冀,是有所寄托的。以巫山神女的期望寄托作者自已对心上人的怀恋。美学上叫“移情”作用。
尾联“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作者从想象中回到了现实。巫山神女正期待着那幸福美好的相会,何时与自己的心上人相见,故惆怅地坐在庭院里,倍加思念心上人。这时一阵冰凉的秋风吹过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情景相生,余韵悠然。
此诗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作者以巫山神女的故事,寄托自己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这种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多有应用。如李清照的《行香子》词借七夕牛女相会的神话故事,寄托自己对丈夫的缱绻离情。这类诗词都有一种含蓄美、朦胧美。作者不直接把真意说破,因此使读者产生一种神秘感,使作晶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
- 1
-
巫山高
《巫山高》是南北朝诗人刘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高唐、巫山参差相望之境,神女出没于云间彩霞之象闪烁在云间,氛氲出霞上。”前两句把神女写得如此缥缈高逸,仙姿栩栩。后两句又把神女的行踪写得如此神出鬼没,玄乎其玄。最后说神女因为只能“朝云暮雨”一日出没一次,始终不能改变时间,常常因此而怀惆怅之情,把神女写得似同凡人一样也具有深闺......
- 498
-
巫山高二首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 0
-
巫山高二首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 2
-
巫山高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 1
-
巫山高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 4
-
巫山高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 2
-
江皋曲
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云峰帝乡起,水源桐柏来。...
- 953
-
古意
《古意》是南朝齐诗人王融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这两首诗是写给王德元的和诗。两首都是闺怨诗,主要抒写闺中孤寂的情景,表现凄怆的氛围。...
- 11
-
后园作回文诗
《后园作回文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诗人王融(一说梁元帝萧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后花园的诗,也是一首回文诗,正读、逆读含意互相补充。诗句正读是由远景写到近景,依次从远处的山中小径,山上石头写到近处的花鸟、树蝉;逆读则由近景写到远景,依次从近处的花鸟、树蝉写到远处的山石和曲径。后园的全景随眼移动,游赏兴致借景传出。全诗顺......
- 11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