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梦江南·悲落叶

屈大均 〔清代〕
悲落叶,叶落落当春。岁岁叶飞还有叶,年年人去更无人。红带泪痕新。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落叶应当在秋天,但在春天就已落了。每年的树叶落而复生,而人则一去不复返。那带露着雨的红花,似乎是新添了泪痕点点,像是在为飘零的落叶悲叹哭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康熙五年(1666年)秋,词人在山西续娶王华姜。康熙七年(1668年)八月词人携带家眷返故里,次年八月抵番禺。半年后,王华姜病故,年仅二十五岁。词人为悼念亡妻,于是写下这组词。此为组词第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词写词人于春天见到落叶,怦然心动,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无常。落叶是生命衰竭的象征,花木本应于秋季落叶,然今于春天即见落叶,遂令工愁菩感的词人顿生悲感,故云“悲落叶,叶落落当春”。春光中的落叶比秋风中的落叶更令人感伤,它使人想起生命的天折与早逝。于是词人继而由落叶而想到人生。“岁岁叶飞还有叶,年年人去更无人”二句本于唐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只是以叶易花,表达了人生匆匆、自然永恒的哲理,以每年落而复生的树叶反衬出岁月易逝、人生多变的事实,既抒发了自己感物伤怀之情,也暗喻自己天涯飘泊、足迹不定的羁旅生活。词人早年为复明之业奔走于燕、赵等地,所以这两句中分明有其亲身的感受。于是,在结句中词人注入了一阵淡淡的哀愁,由说理而宕开笔去,似说花,又不离人,将词人的情感与自然糅合为一体,是对落叶的悲悯,更是对人生飘忽的叹息,以鲜明的色彩与美的形象寄托了词人深沉的感情与人生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