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湖上吟

章甫 〔宋代〕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着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谁家用短笛把《折杨柳》吹奏?何处的小船上有人将《采菱曲》吟唱?
由于刮起了风,本来平静的湖水也翻起了波涛,天空没有下雨,是由于秋天云薄气爽。
胆大的白鹭靠近人们,只有驱赶才会离开,向着两岸青山呼唤,却没有一点回响。
眼前的许多美景,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晚上回到茅屋,望着窗外疏疏落落的灯火仍在苦思冥想。
注释
①杨柳:指《折杨柳》,古乐曲名,多表现伤别、怀念征人的感情,调子凄婉。
②采菱:指《采菱曲》,多表现江南水乡妇女采摘菱角的生活情境,调子轻快活泼。
③雨无凭:不会下雨。“无凭”是没有根据的意思。
④近人:靠近人。麾:同“挥”,驱赶。
⑤唤不应:此指对着青山呼唤而青山没有回声。
⑥难着语: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⑦疏灯:疏疏落落的灯火。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作于章甫客居他乡之时,诗人在秋雨之中泛舟湖上,眼见大自然的无限美景,心中感慨,遂作此诗,表达自己对逍遥隐逸之境的向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篇秋日游湖之作,记叙了诗人湖上见闻,景美情真。
首联以问句开篇,发端即擒人思绪。诗人刚刚乘船游湖,就被这悠扬的《折杨柳》笛声和美妙的《采菱曲》歌声打动了,只可惜放眼望去却未见吹笛、唱歌之人,暗示湖面之辽阔。诗人此处设声,既为撩人思绪,又给静景配上动听的声音,赋予这湖光山色以灵动的气息。
颔联以广镜照阔景。诗人首先放眼湖面,“湖水欲平风作恶”,以拟人之笔描摹风吹水动的景象。只见湖水在“恶风”的翻转下掀起层层绿波,浩浩荡荡延伸开去。诗人的目光随湖水荡漾而至水天相接之处,继而转向高空。“秋云”,交代了作者游湖的时节。而秋天正以天高云淡为常见之景,“云太薄”,故而“雨无凭”。“无凭”此指没有下雨的根据。湖水浩荡,加之天高云阔,一片辽阔之景跃然纸上。
颈联着笔细处,描摹眼前之景。白鹭近人,挥之方去,巧写白鹭飞向诗人又迅捷而去的英姿。青山隔岸而立,唤之不应,任凭人、鸟之声湮没于寂静山峦之中。诗人此联多用映衬之法,以飞鸟之动映衬高山之静,以青山映衬白羽,绘就了一卷动静相宜、青白相谐的优美画图。这幅美景也深深地印在了诗人的脑海里,久久难以磨灭。
尾联作总结之语,抒发诗人感慨。“好景” ,是对前文所写之景的总括,一个“好”字将诗人游湖所见的美景统揽于笔下。而对于美景所达到的境界,诗人含蓄地给出了答案:这满眼美景已经好到了“难着语”的地步。美景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可见诗人对眼前湖光山色的欣赏之情。带着满目美景和喜悦的心情,诗人回到了自己的茅草屋。“夜归”,说明诗人很晚才结束此次游湖之行,其尽兴不言而喻。诗人兴尽而归,虽已人夜却了无睡意,游湖所见始终徘徊于诗人眼前,使其只能起坐“望疏灯”,在摇曳的灯影中重温那片湖光山色。
全诗绘景声情并茂,景中含情。诗人居茅屋,伴孤灯,表明其生活简逸,不与浊世同污。其写白鹭、青山,写秋云、平湖,均隐含了对逍遥隐逸之境的向往之情,细品之,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您可能感兴趣...
  •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