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阴阴蔽武昌,汀洲如画引帆樯。
一江见底自秋色,千里无风正夕阳。
暂别胜游浑老大,追思前事只凄凉。
贤豪况有遗踪在,欲买溪山作漫郎。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绿柳繁阴,掩映江城武昌;江中小洲如画,招来白帆点点,如林桅樯。
一江清澈见底,自是无边秋色;千里江面无风,如明镜倒映夕阳。
我如今人老力衰,暂别名山胜水;回平生往事,惟觉一片凄凉。
贤士豪杰都在此地留下踪迹;我也想买下一方溪山,作元结那样的漫郎。
注释
1.鄂州:治所在今武昌。
2.阴阴:形容柳色深浓阴暗。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蔽:遮掩,笼罩。
3.汀州:水中小洲。引:招引、牵挽。帆樯(qiáng):樯为船帆柱,即桅杆。此指舟船。
4.一江见底: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5.胜游:使人赏心悦目的游观。浑:几乎,差不多神驰。老大:年老。乐府古辞《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追思:回溯,回想。凄凉:孤寂冷落,心境悲伤。
7.贤豪遗踪:先贤、英雄的遗迹。
8.漫郎:指唐朝人元结,字次山。洛阳人。天宝进士,后任道州刺史。唐颜真卿《元次山表墓碑铭序》:“(结)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为郎,时人以浪者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绿柳繁阴,掩映江城武昌;江中小洲如画,招来白帆点点,如林桅樯。
一江清澈见底,自是无边秋色;千里江面无风,如明镜倒映夕阳。
我如今人老力衰,暂别名山胜水;回平生往事,惟觉一片凄凉。
贤士豪杰都在此地留下踪迹;我也想买下一方溪山,作元结那样的漫郎。
注释
1.鄂州:治所在今武昌。
2.阴阴:形容柳色深浓阴暗。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蔽:遮掩,笼罩。
3.汀州:水中小洲。引:招引、牵挽。帆樯(qiáng):樯为船帆柱,即桅杆。此指舟船。
4.一江见底: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5.胜游:使人赏心悦目的游观。浑:几乎,差不多神驰。老大:年老。乐府古辞《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追思:回溯,回想。凄凉:孤寂冷落,心境悲伤。
7.贤豪遗踪:先贤、英雄的遗迹。
8.漫郎:指唐朝人元结,字次山。洛阳人。天宝进士,后任道州刺史。唐颜真卿《元次山表墓碑铭序》:“(结)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为郎,时人以浪者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的前半部分从高远处取景,在广阔的空间里,描绘鄂州秋天的自然美景。头两句写鄂州秋日黄昏时美景:绿柳深浓,繁阴笼罩江城。汀洲如画,招来舟船点点。三、四句尢为写景佳句,写江上千里无风、江面无波、水流似静。水清见底,有如明镜,倒映一江秋色,夕阳斜照,天空散有晚霞,景色清丽,令人心往。“秋色”点明季节。“夕阳”点明时间。且“一江见底”与“千里无风”都是夸张,前者极言江水之清,后者极言秋风之微。
后半部分由自然景色的描写转为历史陈迹的慨叹,五、六句写诗人由于年将老体力衰,故暂时告别对美景的游览。回首往事,心中惟觉凄怆。这是诗人遭祸后心情的反映。“浑老大”,只是托词,实际上“暂别胜游”乃情绪不好,无游观兴致。末两句说鄂州有很多先贤遗踪,使人联想到飞仙遁隐,而诗人也想买下一方溪水山林,做元结那样的浪士漫郎。此处诗人以元结为典范,显然非真想归隐,只不过借此暂避祸患而已。
诗的前半部分从高远处取景,在广阔的空间里,描绘鄂州秋天的自然美景。头两句写鄂州秋日黄昏时美景:绿柳深浓,繁阴笼罩江城。汀洲如画,招来舟船点点。三、四句尢为写景佳句,写江上千里无风、江面无波、水流似静。水清见底,有如明镜,倒映一江秋色,夕阳斜照,天空散有晚霞,景色清丽,令人心往。“秋色”点明季节。“夕阳”点明时间。且“一江见底”与“千里无风”都是夸张,前者极言江水之清,后者极言秋风之微。
后半部分由自然景色的描写转为历史陈迹的慨叹,五、六句写诗人由于年将老体力衰,故暂时告别对美景的游览。回首往事,心中惟觉凄怆。这是诗人遭祸后心情的反映。“浑老大”,只是托词,实际上“暂别胜游”乃情绪不好,无游观兴致。末两句说鄂州有很多先贤遗踪,使人联想到飞仙遁隐,而诗人也想买下一方溪水山林,做元结那样的浪士漫郎。此处诗人以元结为典范,显然非真想归隐,只不过借此暂避祸患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