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上行船的过程中最初见到的是雪中的梅花,当下起细细的梅雨时便开始归返。不要说无人肯与我相互送别,那庐山好像就亲自过湖来送我。
注释
1.湖口:鄱阳湖北部与长江交汇的地方。
2.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东南临鄱阳湖,北俯长江。
3.雪中梅:江南气候暖和,冬春之交或是早春,梅花即可盛开。但这时气候还有变化反复,也就会有梅花盛开和雪飞六出同时出现的景色。
4.梅雨:江南梅子黄熟时,常阴雨连绵,称梅雨或黄梅雨,大致是在农历芒种以后,已入夏令。
5.霏(fēi)微:蒙蒙细雨。
6.棹(zhào):船浆,这里指坐船行。
以上两句,巧妙地以“雪中梅”和“梅雨”的景物变化点出行程的时问推移。三,四句达意更为曲折。梅雨季节,最堪愁人,宋代贺铸《青玉案》词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方回此诗写梅雨季节回樟,未免舟行寂寞,旅人断魂,却于眺望庐山之时似乎发现庐山在为他送行。庐山西频都阳湖,北临长江,在湖中可以望见它,出了湖口,进入长江,还能望见它,只不过方向已变,行舟湖中之时,庐山西对诗人,舟出湖口,扬帆长江之际,庐山北对诗人。分明是诗人长时间地眺望庐山,却将庐山拟人化,把它写得多情多意,一直在为他送行。所以“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两句,是全诗的精警之笔,它以想象之词,把诗人旅途寂寞中的排遣之意表达得别开生面,算得匪夷所思。
-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是宋代文学家方回的诗作。诗的首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末尾二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同时,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 0
-
春半久雨走笔
《春半久雨走笔》是宋代文学家方回的诗作。缠绵春雨,总是使人慵怠不振,更何况满腹心事。“诗句妄希敲月贾”,乃是向慕贾岛之诗,而“郡符深愧钓滩严”,或指作者降元仕元的经历为世人所讥,于己心不安。此愁此恨借春雨感动,更是无法排遣,只有苦笑着希冀能化解于酒杯之中。...
- 1
-
紫荆花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 1
-
大北早行
重雾须髯湿,深林草树香。山中人未起,马上晓偏凉。晴屋悬新麦,寒田莳晚身。近来兵事息,烟火渐微茫。...
- 0
-
题沈克己无名庵
姓字人矣说,无名意谓何。厌称穷学究,佯作老头陀。宗炳疑相似,韩康定见诃。有来问谁某,只是笑呵呵。...
- 1
-
八月十五夜对月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 1
-
旅次感事
溪港周遭曲,田原迤逦赊。猿猱崖刻削,乌鸟树槎牙。近水皆宜竹,先春已报茶。千村经劫火,万境叹虚花。破落余神庙,荒残少富家。见人唯欲却,问事只成嗟。俗异言难晓,程修路恐差。前朝题壁士,往往字如鸦。...
- 0
-
朱桥早行
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放马啮露草,小憩寒塘塍。坐念今民间,贪吏无与绳。幸此岁稍稔,庶足供科徵。不然岂不窘,况乃军旅兴。往者孰柄国,未谓杞遽崩。伪心感咎证,水旱常频仍。兹独有年屡,天仁良可凭。缓辔忽得句,数星陂水澄。...
- 0
-
初三日水长二丈早行
夜闻舟人呼,江水溢二丈。 岸薪随波流,救者何扰攘。 亥子十月交,地气不当上。 此时肯为雪,岂不兆丰穰。 积热化滂沱,倾空泻盆盎。 前夕适醉卧,不省船背响。 涛声撼醒枕,于兹发孤想。 炎方节候乖,病叟体肤痒。 遑遑欲何之,曷日中园仰。 星斗犹粲然,晓征发双桨。 起视所泊处,余灯煜莽苍。...
- 2
-
兰花
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
- 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