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碧云缭绕,深似大海,碧云深处小路缥缈难寻。把几间茅屋和碧云一起租来,把碧云留在松荫之中。我挂起名贵的云和八尺琴,卧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把云根当枕头;我又折下梅花,把它拿到云梢上,让云气去浸润。碧云心中无我,我心中也无碧云。
注释
①殿前欢:原共2首(《双调·殿前欢》 [2]有两首),为和阿里西瑛《懒云窝》之作。
②碧云:代指寺院或僧人。南朝梁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后常以“碧云”作为与僧人作别之典。
③椽(chuán):房屋上与梁配合的横木,即椽子。引申为房屋量词,几椽即几间。
④云和:山名,以产琴瑟用木而闻名。《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郑玄注:“云和、空桑、龙门,皆山名。”
⑤云根:本指深山云起之处。亦指道观僧寺,为云游僧道歇脚之处,故称。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云根禅客居,皆说旧吾庐。”这里是双关语。
⑥沁:汲取。
⑦无我:佛家语,指真我。
⑧无心:佛家有“无心自安”之说,指解除妄念乃见之真心。
“云”“松”“琴”“苔石”“梅蕊”,这些贯穿全曲的意象皆脱尽俗尘,透出作者对清洁精神和高尚人格的追求。全篇着重写居住环境,不着炯火之气。而这样一个冰清玉洁、与世隔绝的居住环境,正是作者潇洒出尘、超然物外的人格的体现。值得提出的是,本曲为和阿里两瑛《懒云窝》,故而别有机杼地句句有“云”,但清新自然,丝毫不显累赘。
-
殿前欢·酒杯浓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 4
-
殿前欢·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 7
-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是元代曲作家乔吉创作的一首曲。开头三句以广阔的境界切入登楼咏叹的主题;接四句写作者无比向往神仙般生活;末二句写作者摆脱世俗,直入自由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当时现实处境的悲凉之感与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全曲清新奇巧、本色直率,以“意”为脉,以“情”为络,层层起伏开阖,气势豪宕酣畅。...
- 7
-
殿前欢·大都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 831
-
殿前欢·懒云窝
懒云窝,懒云窝里客来多。客来时伴我闲些个,酒灶茶锅。且停杯听我歌,醒时节披衣坐,醉后也和衣卧。兴来时玉箫绿绮,问甚么天籁云和?...
- 1002
-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散曲。此曲先赋于观音山眠松以独特的形象,接着双关地抒写隐逸不仕者的人生哲学,再写三个有关松树的典故,最后通过描写山中风景创造出高雅的意境。全曲构思精巧,运用拟人手法,又善于联想,长于点染烘托,塑造了完美的松树形象。...
- 468
-
殿前欢·省悟
《殿前欢·省悟》是元代文学家李伯瞻创作的散曲。这是由七首小令组成的一组曲子,抒发了作者省悟到仕途不可走,享天伦之乐,躬耕田园之乐,赏游山水之乐,七首曲子从不同角度抒写寄情于山水田园生活的欣喜和厌倦官场生涯的情绪。全部曲子基本上用口语,纯朴真挚。...
- 853
-
殿前欢·醉颜酡
《殿前欢·醉颜酡》是元代散曲家刘时中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描写元朝“官吏下乡,百姓遭殃”的生动场景,反映元代人民受到的深重压迫。全曲不用典,不作比兴,只用白描手法客观描述官吏的贪暴,爪牙的凶横,百姓的惊恐藏匿及田园的惨遭暴殄,写得生动传神,如历历在目。全曲语言浅显通俗,晓畅明快。...
- 694
-
殿前欢·登会波楼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问,爱江心六月寒。荷花绽,十里香风散。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 683
-
殿前欢·村居
会寻思,过中年便赋去来词。为甚等闲间不肯来城市?只怕俗却新诗。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便有些斜风细雨,也近不得这蒲 ...
- 23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