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阳春曲·浮云薄处朣胧日

杨朝英 〔元代〕
浮云薄处朣胧日,白鸟明边隐约山。妆楼倚遍泪共弹,凝望眼,君去几时还?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注释:
⑴中吕: 宫调名。中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⑵阳春曲: 曲牌名,入中吕宫。全曲五句,押平声韵。
⑶朣胧日:谓太阳初出朦胧不明。
⑷白鸟:鸥。隐约山:远山。
⑸妆楼:女子居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曲子写妻子思念远方的丈夫,天天登楼远望,虽望眼欲穿却不见人归。“朣胧”的本义是指月光不明,这里借来写日落斜晖。从下文“妆楼倚遍”来看,当是从早及晚,直望到日落西山。“凝眼望,君去几时还。”是直接抒写盼人不见的失望心情。这首小令最感人最着力的句子却是“白鸟明边隐约山”。不仅辞语工丽,而且情味深厚。大凡诗词曲中凝练工丽之句,往往对前贤之作都有所借鉴,这一句便来源于杜甫《雨四首》其一:“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但这两句诗原是写雨后日落之景:雨后絮云未散,被落日返照而呈紫色;大块的云团象峥嵘的山崖一样在慢慢地移动;这时天色已经渐渐地黑下来了,故曰:“紫崖奔处黑”。状物至此堪称奇绝,但是下句“白鸟去边明”却比上句更加警策,因为它写出了日落之前瞬息万变的真切景象。当天空明暗交替之际,日落未落之时,只有那只向天边飞去的白鸟,以它自身白色独得落日的余晖,似乎在天空的明暗之间划了一条白线,霍霍闪闪向远方飞去了。、但小令的作者不是照搬杜诗,而是借用杜诗这一意境,来写楼上思妇在暮色中远望的视线,随着白鸟飞去的方向,极目日尽处的一座青山,她还在盼望着良人此时此刻会从远方不期而至。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情景该是多么令人感动令人同情啊! 转来再读“凝望眼,君去几时还? ”其感情的忧伤也就不难体会了。
此曲语言凝炼工丽,情味深厚。从这首小令来看,杨朝英是很善于学习前人成功的艺术经验的。正如杨维桢在《周月湖今乐府序》中所说:“士大夫以今乐府成鸣者,奇巧莫如关汉卿、庾吉甫、杨澹斋、卢疏斋。”
展开阅读全文 ∨
杨朝英
杨朝英,生卒年不详,字英甫, 号澹斋,青城人,元代散曲家,曾任郡守、郎中,后归隐。与贯云石、阿里西瑛等交往甚密,相互酬唱,时人赞为高士。
您可能感兴趣...
  • 阳春曲·赠海棠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5
  • 阳春曲·春思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及时膏雨细廉纤。门半掩,春睡殢人甜。...

    854
  •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981
  • 阳春曲

    紫锦红囊香满风,金鸾玉轼摇丁冬。沙鸥白羽翦晴碧,野桃红艳烧春空。芳草绵延锁平地,垄蝶双双舞幽翠。凤叶龙吟白日长,落花声底仙娥醉。...

    0
  • 阳春曲·秋思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结柔肠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叶不禁秋。...

    145
  • 阳春曲·闺怨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6
  • 阳春曲·赠茶肆

    《阳春曲·赠茶肆》是元代散曲家李德载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着意写烹煎妙手的高超技艺,渲染茶香色美,表现了作者对于茶道的喜好。...

    614
  • 阳春曲·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950
  • 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 ...

    300
  • 阳春曲·春景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 ...

    29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