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

陈子良 〔唐代〕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新妇乘坐的车子隔着街巷远远地停下了,这不是因为她来得太晚,进不去家门。而是因为时间还早,不是织女渡河去与牛郎相会的时候。
注释
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古代神话,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 
新妇:妇,古汉语里对为人妻者的称呼。新妇,指儿媳。
臆(yì):指车幔。
更:夜中计时单位。
渡河:借指织女牛郎七夕相会。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夏历七月七日之夜,俗称“七夕”。古代神话说天上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年于此夕渡银河相会。因此,民间以这一天为良辰吉日,婚礼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诗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遂把天上和人间合并起来,从新妇隔巷停车这一现实的生活回面着笔,把天上的银河比做是人间的街巷,把美丽的双星比做是新郎新娘,写下了《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是唐代诗人陈子良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对神话故事中的爱情情愫加以合理的想象,揉进人间夫妇七夕成婚的特定情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前两句写实,意谓新妇乘坐的车子隔着街巷远远地停下了,这不是因为她来得太晚,进不去家门。后两句化实为虚,借牛郎织女相逢作答:时间还早,不是织女渡河去与牛郎相会的时候。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相会一次,久别胜新婚,自是情切切,意绵绵,正如宋代词人秦观所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新婚是每个少女一生中最甜密、最动心的时刻,其企盼幸福的紧张、迫切心情,与织女早早地期待渡河,何其相似!诗以天河比街巷,以织女比新妇,比喻亲切、妥贴,妙趣天成。诗虽短小,近于口语,然而朴实中蕴含耐人寻味的情韵。这是由于诗人将人生的诗意体验融进对新妇的心理刻画,在静态的叙写中,以物见人。
“隔巷遥停蟪,非复为来迟。诗人从现实情景中生发开去,一下子就从地上跳到了天上。它既是写人间的嫁娶,叙新娘子隔巷停车的民问习俗又设想为天上的织女往会牛郎,她驾着车,施着帷幔,在银河岸边停下来。这样写,既把现实的人间嫁娶神奇化了又使牛郎织女的神话化为现实。“隔巷”与“停车”之间,缀一“遥”字,新妇期待良辰的激荡的心声,似乎透过车幔,隐隐约约地传到读者耳际。 [2]诗人如此“天人合一”地把审美主体的感受对象化为诗句,就使诗人的审美情趣洋镒在诗句里了。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诗人着力渲染这将会未会之际,正是用“盘马弯弓惜不发”的巧妙手段以获取饶有余味的艺术效果。试想:在此顷刻,无论是天上的牛郎织女也好,地上的新郎新娘也好,在他们的心灵里面,该有多么丰富而又微妙的感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陈子良
陈子良(公元?-632年),字不详,吴人。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时,任军事统帅杨素的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的官员)。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学士。子良著有文集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您可能感兴趣...
  • 于塞北春日思归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为许羁愁长下泪,那堪春色更伤心。惊鸟屡飞恒失侣,落花一去不归林。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

    1
  • 送别

    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7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