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生长茂盛九月才开,鲜花绽放就在十步之中。
朵朵菊花向着太阳微笑,绿叶拥抱下摇曳于秋风。
日光在菊叶缝隙里流淌,菊花芬芳隔岸可闻香浓。
菊花可制酒花瓣浮杯面,精美玉杯真是与众不同。
注释
⑴擢秀:草木欣欣向荣。擢,抽拔。秀,生长茂盛的植物。三秋:指九月。阴历的七至九月为秋,古代称孟秋、仲秋、季秋为三秋。
⑵开芳:香气扩散。芳,香气。十步:指十步香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引伸为处处都有人才。这里用本义,谓菊花到处开放。步,量度。古说有六尺为一步,有八尺为一步。
⑶分黄:黄菊花蕾绽开、开放,形成金色的花朵。俱笑日:一起对太阳而笑。
⑷含翠:指菊花的植株带着青绿色。
⑸碎影:反映在水中斑烂的花影。涵:沉漫。
⑹浮香:飘荡的香气。隔岸通:即隔岸都能闻到。
⑺金翘:即菊花翘起的金黄色的花瓣。此处代指菊花酒。
⑻玉斝:指玉制的酒器。后来引申为酒杯的美称。斝,古代酒器,青铜制,圆口三足,用以温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诗的前六句从姿态、香气等方面对秋菊进行了详细描写,突出菊花在晚秋开放之多、姿态之媚、色泽之艳、香气之远,清丽动人。前两句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及其“开芳十步中”的繁盛。三、四句中“笑日”“摇风”用了拟人手法,令菊花的形象更为动人。五、六句对“碎影”的描写继续刻画菊花飘逸清丽的风姿,而“浮香隔岸通”则刻画了菊花的芳香远播。结尾两句,运用“金翘泛酒”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无处觅知音的孤寂之感。此诗不但赞扬了菊花的清幽美好,也传达了诗人自身的孤寂之情,情景相映,使人读来感同身受。
此诗先写菊花的美好姿态,又引出饮菊花酒的意象,转折自然,笔法飘逸,所写意象清丽雅致。同时表达了诗人无处觅知音的孤寂,相比于那些无病呻吟的咏物诗,显得优秀许多。
-
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
- 3
-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 ...
- 448
-
渡瓜步江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 5
-
于紫云观赠道士
碧落澄秋景,玄门启曙关。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还。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颓颜。...
- 1
-
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 3
-
过张平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 1
-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四十九仍入,年非朱买臣。纵横愁系越,坎壈倦游秦。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
- 1
-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唯馀西向笑,暂似当长安。...
- 1
-
北眺舂陵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 3
-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旅思眇难裁,冲飙恨易哀。旷望洛川晚,飘飖瑞雪来。积彩明书幌,流韵绕琴台。色夺迎仙羽,花避犯霜梅。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 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