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裴迪 〔唐代〕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禅师在房间里安心坐禅,左右竹林亭苑也很幽静。
世间法不再沾染,像维摩诘一样不说话谁敢酬答。
鸟儿争着向夕阳飞去,蝉鸣声预先透出秋天之感。
烦恼的暑气自此适应,清凉的感觉已经不追求了。
注释
1.青龙寺:一名灵感寺,在今陕西西安市城东南铁炉庙北。禅师:指修禅定之师,即修心静虑之僧人。禅师称号有的是皇帝封赐的,有的是僧人称呼前辈为禅师。
2.安禅:指僧人打坐修心静虑而人定的境界。
3.法:此指佛法、佛理。不染:指不沾染世间尘欲之法。
4.无言谁敢酬:此处暗用“维摩一默”的典故:文殊遵佛旨前去探问示疾的维摩诘,在谈论“不二法门”时,当文殊问到维摩,维摩诘默然无语。此即是“维摩一默,其声如雷”。酬,酬答。
5.蝉噪:蝉的叫声。
6.兹:此。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位于长安新昌里的青龙寺,北枕高原,南望爽垲,有登眺之美。天宝年间(742-756),裴迪常与王维等朋友结伴游览,至迟不过天宝末安史乱前,裴迪和王维旧地重游(因安史之乱后裴迪即离开长安),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夏日拜谒青龙寺的一位禅师。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诗人来到青龙寺,看见操禅师正在室内坐禅入定。万法由心生,所以在禅师的摄受下,禅室左右的竹林小亭,也显出一股幽寂。颔联是对禅师高远境界的刻画。操弹师以精进的修行,不再染着世间法。“无言”一句,暗用“维摩一默”的典故,维摩诘是出名难以酬答,诗人此处把禅师无言比作“维摩一默”,也显出难以酬答,从而体现弹师智慧广大,境界高远。“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鸟儿飞去,蝉鸣感秋。这时正是夏天,外面天气炎热,令人心躁,诗人却感知到了秋意。此处全体呈现,无欠无余。“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悟得此意,自然是凉暑不二,能适的主体与所适的客体,也是不二,所以是适而无适,清凉自生。
在诗人笔下,青龙寺的景象有着与外界迥异的清凉。并非青龙寺的环境发生了变异,这样写是在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之所以出现这种季节上的错觉,一方面是诗人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极写操禅师道行之妙,化育所及之处,仿佛能够带来清幽凉爽;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拜谒禅师、意有所得的内心体会。这时诗人沉浸在听禅的喜悦之中,排除了一切杂念,心境当然清凉自得。佛家强调安禅,有寒暑不知、物我两忘之境界,诗人一语便吐露禅家精妙所在。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展开阅读全文 ∨
裴迪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王维闲居辋川时答赠裴迪的。受...
您可能感兴趣...
  •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宫槐陌》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与王维同咏《辋川集》的第八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门前小径,展现了秋日里宫槐夹道、落叶满径、秋风秋雨后的萧瑟景象,寄托了诗人自己淡泊超脱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淡泊。...

    688
  • 辋川集二十首·茱萸沜

    《茱萸沜》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与王维同咏《辋川集》的第七首诗。诗的前两句写茱萸与修竹相映成趣,营造出林木葱茏、环境幽深的氛围;后两句通过日光透云照射池水却反增其阴沉寒冷的描写,展现了茱萸沜独特的幽暗、冷寂之美。这首诗清新隽美,短小却营创造出幽邃、森沉的境界,足见诗人极强的概括能力。...

    6
  •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4
  •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乔柯门里自成阴,散发窗中曾不簪。逍遥且喜从吾事,荣宠从来非我心。...

    2
  •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

    云华满高阁,苔色上钩栏。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坠叶和金磬,饥乌鸣露盘。伊流惜东别,灞水向西看。旧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难。...

    2
  •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0
  •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5
  •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木兰柴》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与王维同咏《辋川集》的第六首诗。这首诗描写了木兰柴日暮溪边宁静之景色,抒发诗人探幽揽胜之雅兴,同时透露出超脱现实而不可得的淡淡无奈。全诗风格含蓄隽永,描写具体形象,情景交融,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5
  •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5
  •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37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