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你如果要回到山中深处去隐居的话,一定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
千万不要学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短暂游览了一下就匆匆出山。
注释
崔九:即崔兴宗,尝与王维、裴迪同居辋川。
南山:即辋川南边的终南山,故诗中说他“归山”。
马上口号:在马背上顺口吟成诗句。《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留别王维”。
丘壑:既指丘陵川壑,也是暗用典故,含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之意。《世说新语·品藻》载:“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你如果要回到山中深处去隐居的话,一定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
千万不要学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短暂游览了一下就匆匆出山。
注释
崔九:即崔兴宗,尝与王维、裴迪同居辋川。
南山:即辋川南边的终南山,故诗中说他“归山”。
马上口号:在马背上顺口吟成诗句。《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留别王维”。
丘壑:既指丘陵川壑,也是暗用典故,含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之意。《世说新语·品藻》载:“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诗人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崔九即崔兴宗,盛唐诗人,早年与裴迪、王维隐居唱和,后来出仕为官,官至右补阙,但不久即对官场生活产生厌恶情绪,去官归隐。裴迪为之饯行送别,作此诗以劝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劝勉诗,诗人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说这次回到深山之后,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诗人在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起句点题“送”字。诗人看着崔九向山中走去,于是劝勉他说,山中自有美妙之景,足以自得于心,一丘一壑,皆可怡性养神。
次句“丘壑”用典,暗示并劝勉友人要坚守初衷,隐逸山林,享受自然的乐趣。这也是为下文预设的伏笔。后两句紧依次句而写,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寓意深刻。这两句既是劝勉友人要坚持初衷,享受山水的乐趣,同时也暗示,如果放弃隐逸入仕,将来想要再次回归自然,恐怕会更加困难。这里用到的“暂”字极富深意,与上句中的“尽”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段诗句中,前两句正面劝说友人,后两句则从反面进一步劝勉。这种正反结合的思考方式,体现了我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结尾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离开这个充满宁静与和谐的境界,回到繁杂的现实世界。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所以作者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当时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也有人认为这首五绝是说既然到深山里游玩,就应细心欣赏山间的一石一木;不要像那个武陵人,一到桃源仙境很快就出来了,比喻学习不能浅尝辄止,看似赏景,却富哲理。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说这次回到深山之后,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诗人在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起句点题“送”字。诗人看着崔九向山中走去,于是劝勉他说,山中自有美妙之景,足以自得于心,一丘一壑,皆可怡性养神。
次句“丘壑”用典,暗示并劝勉友人要坚守初衷,隐逸山林,享受自然的乐趣。这也是为下文预设的伏笔。后两句紧依次句而写,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寓意深刻。这两句既是劝勉友人要坚持初衷,享受山水的乐趣,同时也暗示,如果放弃隐逸入仕,将来想要再次回归自然,恐怕会更加困难。这里用到的“暂”字极富深意,与上句中的“尽”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段诗句中,前两句正面劝说友人,后两句则从反面进一步劝勉。这种正反结合的思考方式,体现了我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结尾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离开这个充满宁静与和谐的境界,回到繁杂的现实世界。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所以作者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当时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也有人认为这首五绝是说既然到深山里游玩,就应细心欣赏山间的一石一木;不要像那个武陵人,一到桃源仙境很快就出来了,比喻学习不能浅尝辄止,看似赏景,却富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852
-
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664
-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338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85
-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 329
-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964
-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734
-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接 一作:到)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686
-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唯 一作:惟)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513
-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209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