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赠旧识

韦应物 〔唐代〕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
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年少游学太学时,凭着意气蔑视所有的同学。
虚度了三十年光阴了,我却还蜇居在苏州这样的边隅之地。
注释
⑴太学:即国学,是古学校名。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属国子监。
⑵蔑:蔑视。诸生:指太学里的同学。
⑶蹉跎(cuō tuó):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浪费时间。
⑷海隅(yú):常指僻远的地方,此处指苏州。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此诗短短二十字,看似无任何艺术技巧可言。然而,如果联系诗人的生平考察,即发现已将其一生的坎坷沉痛写尽。前两句写自己当年游学太学之时的意气风发,目空一切。那时,诗人怀着满腔的抱负、拯时济世的热情。接着两句写到,然而三十年时间过去,诗人满腔的理想抱负却并没有得到实现。如今只能蜇居在此沿海边隅之地,消磨时光。当年的意气、当年的热情都不复存在了。一生“蹉跎”,十分沉痛。追忆少年志气,更是恍若隔世。韦应物大约于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入太学,唐制太学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乾元二年(759年)韦应物二十多岁,已超过规定年龄。也许正因为韦应物在当时太学里是年龄较大的,所以三十年后当他再赠诗太学同学时,其心情之惭愧,岁月蹉跎之感叹,就要来得更加深沉。
此诗在貌似直白的叙述语气中却沉潜着深沉的人生感叹。一头是“太学”,一头是“海隅”;一头是少年负气,一头是今日“蹉跎”,中间横着的却是一生“三十年”的宝贵时光。全诗仅“蹉跎”二字语带感情,但它就像是一支火柴,迅即点燃了全诗的情感之火,也打开了读者的情感之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诗是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苏州刺史任内所作。韦应物少年时不好读书,做着唐玄宗的侍卫,志得意满。然而韦应物的荒唐岁月并没有持续太长,否则他可能一事无成。五年后,即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范阳起兵造反,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出逃,韦应物自然也就失职流落了。经过安史之乱后,韦应物性情大变,开始进入太学读书。诗题曰“赠旧识”,所赠之旧识,可能就是当时太学里的同学。由诗意可知,此诗为追忆昔年在太学时的情况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赠旧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自己当年游学太学之时的意气风发,目空一切;后两句写三十年时间过去了,自己满腔的理想抱负却并没有得到实现。此诗在貌似直白的叙述语气中却沉潜着深沉的人生感叹。全诗仅“蹉跎”二字语带感情,但它就像是一支火柴,迅即点燃了全诗的情感之火,也打开了读者的情感之门。
展开阅读全文 ∨
韦应物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您可能感兴趣...
  •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2
  •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7
  • 寄冯著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0
  •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却足甘为笑,闲居梦杜陵。残莺知夏浅,社雨报年登。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自然忧旷职,缄此谢良朋。...

    2
  • 赠冯著

    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岁晏乃云至,微褐还未充。惨凄游子情,风雪自关东。华觞发欢颜,嘉藻播清风。始此盈抱恨,旷然一夕中。善蕴岂轻售,怀才希国工。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

    0
  •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0
  • 赠琮公

    山僧一相访,吏案正盈前。出处似殊致,喧静两皆禅。暮春华池宴,清夜高斋眠。此道本无得,宁复有忘筌。...

    1
  • 西涧即事示卢陟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3
  •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3
  • 清明日忆诸弟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