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决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倏忽之间,时间已经过去,通过占卜选定了宜下葬的日子。
车马的嘶鸣之声听起来是如此悲凉,在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后从中堂出发。
本愿终身与你居住于此,谁知旦夕之间你我已天人永隔。
多等待一会儿又有何益,最终是要埋葬于山冈。
灵柩行出了都城南门,向南远望,草木郁郁苍苍。
日暮时分听说已到达了墓地,为旧日的风霜悲恸哀哭。
清晨迁移至坟墓,到了诀别之际内心茫然凄惶。
你将要永远埋葬于地下,无法再看到明亮的阳光。
短的时间之后就已完毕,封土栽树之后,墓地变得荒凉。
我独自留下不愿离去,欲要离开时内心纠葛、郁结难解。
年幼的孩子知道已永远失去了母亲,捉住我的衣裳号啕大哭。
眼前之事是如此仓促匆忙,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难以忘怀。
注释
⑴奄忽:倏忽,忽然。
⑵日月获其良:指通过占卜得到宜下葬的日子。
⑶萧萧:马嘶声。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
⑷祖载:古代在将葬之际,在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后汉书·蔡邕传》中,郑玄注曰:“祖特将葬祖祭于庭,载谓升柩于车也。”
⑸斯须:一会儿,指时间短暂。
⑹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⑺造:到达。
⑻玄庐:墓穴。
⑼遑遑:惊惶不安、茫然失措的样子。
⑽潜翳(yì):潜藏遮蔽,指埋葬地下。潘岳《悼亡诗》:“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⑾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⑿封树:封土载树,指墓地。
⒀结中肠:内心郁结难解。
⒁仓卒(cù):仓促,匆忙。
倏忽之间,时间已经过去,通过占卜选定了宜下葬的日子。
车马的嘶鸣之声听起来是如此悲凉,在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后从中堂出发。
本愿终身与你居住于此,谁知旦夕之间你我已天人永隔。
多等待一会儿又有何益,最终是要埋葬于山冈。
灵柩行出了都城南门,向南远望,草木郁郁苍苍。
日暮时分听说已到达了墓地,为旧日的风霜悲恸哀哭。
清晨迁移至坟墓,到了诀别之际内心茫然凄惶。
你将要永远埋葬于地下,无法再看到明亮的阳光。
短的时间之后就已完毕,封土栽树之后,墓地变得荒凉。
我独自留下不愿离去,欲要离开时内心纠葛、郁结难解。
年幼的孩子知道已永远失去了母亲,捉住我的衣裳号啕大哭。
眼前之事是如此仓促匆忙,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难以忘怀。
注释
⑴奄忽:倏忽,忽然。
⑵日月获其良:指通过占卜得到宜下葬的日子。
⑶萧萧:马嘶声。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
⑷祖载:古代在将葬之际,在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后汉书·蔡邕传》中,郑玄注曰:“祖特将葬祖祭于庭,载谓升柩于车也。”
⑸斯须:一会儿,指时间短暂。
⑹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⑺造:到达。
⑻玄庐:墓穴。
⑼遑遑:惊惶不安、茫然失措的样子。
⑽潜翳(yì):潜藏遮蔽,指埋葬地下。潘岳《悼亡诗》:“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⑾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⑿封树:封土载树,指墓地。
⒀结中肠:内心郁结难解。
⒁仓卒(cù):仓促,匆忙。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首《送终》诗,是抒写送葬的场面和诗人惨痛的心境的。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只是质朴地叙写了整个送葬过程:选定日子,灵柩出发,出了长安南门,远望墓地郁郁苍茫,日暮时到达墓地后,诗人失声痛哭,露宿守灵。次晨封墓完毕,诗人凄凄惶惶与妻子的遗体诀别,孩子们知道从此永远失去母亲,牵着父亲的衣裳哀哀哭号而不忍离去。诗人最后说:“葬事虽然办得十分草率匆忙,但这个日子我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凄恻动人。这来自诗人的血性,他向妻子的亡灵捧出了一颗淳良挚爱的殷红的心。在艺术上,《送终》诗最感人之处在于叙事时笔端充满感情,“淋漓倾注,宛转侧折”,分不出究竟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情与事已经浑然一体,水乳难分。而叙事时又十分简净,抓住典型细节决不作琐细的现象罗列,这样写,既避免了繁冗拖沓,又不至于空泛粗疏。读了“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这几句诗,一群孩子牵住一位凄凄惶惶的父亲悲啼的情景如在眼前,令人顿洒同情之泪。
此外,这首诗由于能“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到“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这种生死阻隔的感情时,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又进一步写了两句心理活动:“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跟妻子的遗体诀别,多延长一刻都是好的;可是转念一想,暂时的延长也没有什么用,妻子的遗体最终还是要埋葬在山冈上的。这一“旁写曲诉”,使诗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它将诗人表面旷达、实质极其哀痛留恋的心情表现得深细婉曲。
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凄恻动人。这来自诗人的血性,他向妻子的亡灵捧出了一颗淳良挚爱的殷红的心。在艺术上,《送终》诗最感人之处在于叙事时笔端充满感情,“淋漓倾注,宛转侧折”,分不出究竟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情与事已经浑然一体,水乳难分。而叙事时又十分简净,抓住典型细节决不作琐细的现象罗列,这样写,既避免了繁冗拖沓,又不至于空泛粗疏。读了“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这几句诗,一群孩子牵住一位凄凄惶惶的父亲悲啼的情景如在眼前,令人顿洒同情之泪。
此外,这首诗由于能“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到“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这种生死阻隔的感情时,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又进一步写了两句心理活动:“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跟妻子的遗体诀别,多延长一刻都是好的;可是转念一想,暂时的延长也没有什么用,妻子的遗体最终还是要埋葬在山冈上的。这一“旁写曲诉”,使诗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它将诗人表面旷达、实质极其哀痛留恋的心情表现得深细婉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冬,韦应物的结发妻郑氏去世了,他惨晶泣血,悲怆欲绝地痛呼: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伤逝》)在痛定之后,又写了多首悼亡诗以示悲悼,其中就有《送终》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送终》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此诗抒写给妻子送葬的场面和作者惨痛的心境,叙写了整个送葬过程:选定日子,灵柩出发,出了长安南门,远望墓地郁郁苍茫,日暮时到达墓地后,作者失声痛哭,露宿守灵;次晨封墓完毕,作者凄凄惶惶与妻子的遗体诀别,孩子们知道从此永远失去母亲,牵着父亲的衣裳哀哀哭号而不忍离去。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凄恻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 1
-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 5
-
寄冯著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 0
-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却足甘为笑,闲居梦杜陵。残莺知夏浅,社雨报年登。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自然忧旷职,缄此谢良朋。...
- 1
-
赠冯著
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岁晏乃云至,微褐还未充。惨凄游子情,风雪自关东。华觞发欢颜,嘉藻播清风。始此盈抱恨,旷然一夕中。善蕴岂轻售,怀才希国工。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
- 0
-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 0
-
赠琮公
山僧一相访,吏案正盈前。出处似殊致,喧静两皆禅。暮春华池宴,清夜高斋眠。此道本无得,宁复有忘筌。...
- 1
-
西涧即事示卢陟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 1
-
赠旧识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 2
-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 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