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甫 〔唐代〕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晨起沿着小溪前行,衣服不知不觉被雾气沾湿,到了中午时分雾气才渐渐消散。
蜀中的暖冬天气,蚊虫飞舞着聚集在一起;人已经走远,凫鸭才开始骚动。
转身回望来路崎岖,阴云重叠,山崖高峻。
游目远眺,山下通泉驿的驿楼旁长着几棵枯柳树,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县城中的袅袅炊烟。
回望一路缘岸而行的泉水,曲折注入江中;在夕阳照射下,是多么绮丽壮观。
远远看去,山色苍茫寂寥,在晚照之下,江水在夕阳一同增辉满溢。
我感慨时局动荡,无法为国出力,愧对孔圣人的教诲,我远离京城,如同王粲一般。
我这一生漂泊凄苦,历经磨难,只能独自叹息。
注释
亭午:正午,中午。
蚊蚋:蚊子。
凫鸭:水鸭。
绮丽:华美艳丽。
嗟叹: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的感慨与忧思。整首诗格调沉郁,情感深挚,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的苦楚与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与嗟叹,给人以无穷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
您可能感兴趣...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43
  •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42
  •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64
  • 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467
  •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83
  •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902
  •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995
  •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

    656
  •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57
  •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767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