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退居漫题七首

司空图 〔唐代〕
其一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其二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其三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其四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
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其五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
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其六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
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其七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其一
花瓣残缺伤叹难以连缀,黄莺啼叫耐人仔细聆听。
珍惜春天春天就要过去,更要珍重眼前碧草青青。
其三
燕子呢喃曾到这里做客,花开又谢将要离别故人。
不要忧愁春天已经过去,眼看着又到来一个新春。
注释:
⑴缀:聚合。
⑵喧:鸟叫的声音。奈:通“耐”。
⑶催:指花开花谢。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司空图《退居漫题七首》是一组五言绝句。诗题既名曰“退居”,就是指归隐后的作品。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春光迟暮的感叹,但忧虑和孤独中并不使人感到消沉。下面是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家、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调公先生对其中的第一、三首诗的赏析。
先看第一首。前两句对仗极其工稳。抒写伤春,不是笼统点明惆怅的情怀,也不是泛泛描绘春意阑珊,而是先从表现春光已晚的典型景色着笔:一是花,二是莺。落红满地,花瓣残缺,这固然是春光消失的象征。然而诗人偏偏把“花缺”的客观图景,和有感于“花缺”的心情融合起来,从而深化一层,表明目睹了这一幅图景的诗人,所感到的实已无法将残花重新弥补的悲伤。与此相类,黄莺巧啭中透露出哀怨萧瑟的声音,往往成为历来诗人抒写抑郁特别是春怨的标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春怨》);“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流莺》)。司空图在这里却别开蹊径:既不像金昌绪用怨愤之情抱怨它啼叫时惊人好梦,更不像李商隐因为怕引起自己伤春的情绪而不忍去聆听。相反地,因为自己退居深谷,长期度着“疏钟泛泬寥”的岁月,心境寂寞孤独之极,所以喧闹的莺声反而使他感到亲切,情不自禁地侧耳谛听。而参差巧啭的莺声又恰似吐露着“花缺伤难缀”的愁情,这更引起诗人的共鸣,而把黄莺引为寂寞生活中的同调了。“奈细听”相当于“耐细听”。它表示三层意思:乐意听;别有会心地去听;听后深切领会到彼此同感的伤春之情。因此这“惜春”之“春”,就不仅仅指王官谷大自然的春天,也是自伤诗人自己韶华已逝的春天,同时还暗喻着唐王朝繁华事散的春天,涵蕴相当丰富。
“花缺”句以沉着见长,是深稳之笔。“莺喧”句以委婉见长,是渟蓄之笔。尽管二者各有不同,但这两种各具审美特征的暮春景物——作为图画美的残花和作为音乐美的莺啼,却都统一到诗人伤春之感的浑然天成的意境之中,画龙点睛地表达他为“家山牢落”而百感丛生的深刻感受。
也许因为头两句情绪太伤神了吧,后两句作一转折,诗情稍稍振起,仿佛诗人于无可奈何中的自遣、自慰和自励。“惜春春已晚”总结了以上残花和啼莺的情境,表示春天行将别去,虽欲“惜春”,势已无从。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凄然欲绝。无可奈何花落去,尚有野草色青青,是需要珍重的。这一结句,是突破重重绝望萌发的希望,使全诗的意境突然增添了亮丽,表明诗人身处乱世、仍能自葆高洁的情怀。后来朱全忠的部下柳璨一度矫诏要他入朝参预政事,他有意装成年老昏愦,误堕朝笏,终获诏许还山,不为裹胁。诗的情调是感伤的,但其风骨却是挺拔的。诗人因不得已而无所作为,但却又有点不甘于无所作为。
第三首诗写的还是春暮之感。开头两句也是对仗,别具一格。第一首前两句对仗一暗一明交相辉映,第三首却是利用两度时间来互为对衬。春燕归来,梁上作栖,呢喃细语,转眼都成往事。你看,“曾”字用得多么传神!春光烂漫,一阵阵催着百花开放,然而,这正是催着百花与春光同逝,终于与赏花人分别。花开是催,花谢是催。暮春催去了残花,而花谢则更带去春光。这里的“欲别”是说花正在被催走,亦即欲别而未别之时。这是使人非常难堪的。一边是回忆曾经带来过春天的燕子,一边却又悬想着即将来临的与春天的别离。这样一种时间的互衬,把春光渲染得来去匆匆,使人深感惋惜与忧心。
同前一首一样,这里“莫愁”一折,也有着峰回路转、洒落挺拔的情趣,使人看到希望和信心。“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这可以说是司空图诗论中“生气远出,不着死灰”(《诗品》)的实例。这两首小诗始终无颓萎之气,能使读者翛然远瞩,寄期望于前程,为迎接新的春天而更相信青春必能永葆。从司空图的大部分诗歌看来,他的情调经常倾向于消沉和抑郁,但也有一部分作品表现为“不堪寂寞对衰翁”的磊落之气;而这两首诗恰可以说是两种心情交织而亮色较为显著的典型。表面看来,这两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情调互不相同,然而从诗人感情变幻起伏的汇归来说,却又完全统一。惟其春暮,所以分外惜春,而惜春的最终目的却是期待“新春”的降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七首诗是司空图归隐中条山王屋谷后所作。司空图曾亲身经历黄巢农民起义的骚乱,目睹农民军占领长安,深感唐王朝国势衰危,于是跑到家乡中条山王官谷,过起“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那种表面闲散而内心并不平静的林泉生活。身处乱世的诗人面对风雨飘摇的社会,感叹春光易逝,心中不禁感伤,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退居漫题七首》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组诗作品,为作者归隐后所作。其中第一首与第三首两首惜春之作最为人所称道。第一首诗寄托了诗人对春光的无限留恋与珍惜之情,诗中有对春光迟暮的感叹,但总体上能做到哀而不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超然洒脱的情怀。第三首诗寄托了诗人盼望新春赶快到来的心情,语言质朴清新,对仗工整,一改诗人往日消沉、抑郁的风调,体现了磊落、光明的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一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您可能感兴趣...
  •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这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8
  • 独坐

    幽径入桑麻,坞西逢一家。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

    0
  • 狂题十八首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南华落笔似荒唐,若肯经纶亦不狂。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不劳世路更相猜,忍到须休惜得材。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

    2
  • 诗品二十四则·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2
  • 诗品二十四则·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4
  • 诗品二十四则·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1
  • 诗品二十四则·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1
  • 诗品二十四则·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2
  • 丁巳元日

    禀朔华夷会,开春气象生。日随行阙近,岳为寿觞晴。作睿由稽古,昭仁事措刑。上玄劳眷佑,高庙保忠贞。星变当移幸,人心喜奉迎。传呼清御道,雪涕识臣诚。鼎饪和方济,台阶润欲平。扶天咨协力,并日召延英。金跃洪炉动,云驱众蛰惊。关中留王气,席上纵奇兵。累降搜贤诏,兼持进善旌。短辕收骥步,直路发鹏程。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

    1
  •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