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薛涛 〔唐代〕
其一: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其二: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其一:曾经听说边城生活苦,今天到这里才亲身得知。我羞愧于吟唱这门下曲,面对那戍守边城的将士。
其二:可恨吐蕃狂虏还违抗君命,烽烟四起北侵内地令人忧愁。却让我遭到严厉的责罚,我满心畏惧不敢到贬所松州。
注释:
1.韦令公:韦皋,字城武,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贞元元年,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因边功,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隋唐以来,凡任中书令者,习称为令公。
2.陇头儿:在蜀(四川)陇(甘肃)交界处守边的战士。
3.黠(xiá)虏:狡猾的敌人,指吐蕃。贞元初,吐蕃强大,不断侵扰蜀、陇等地。
4.直北愁:吐蕃当时已据青海、甘肃一带,正当四川北部,故称“直北愁”。
5.松州:今四川松番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薛涛十六岁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因其诗才召她侍酒赋诗,参与幕府宴饮游玩生活,于是薛涛入乐籍,得韦宠爱。后因宴会酒醉争掷注子,误伤韦皋兄之子,被韦皋罚去边地松州,薛涛有机会了解边塞征戍战士的生活,有所感,写了这两首诗给韦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第一首诗言因为诗人自己亲自到了边塞,才知道了这里的生活之苦。女诗人同情那些征戍战士,想唱支曲子以表慰问,但是不好意思把过去酒席宴上的曲子唱给这些战士们。这就委婉地把将帅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和士卒艰辛的生活做了个对比,对比中带着对边帅奢糜生活的讥讽,也带有对士卒们的深厚同情。这首诗,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自己感情的变化:由“闻说”到“始知”,真正了解了战士的疾苦;由“唱”到“羞唱”门下曲,真正认识到统治者花天酒地的腐败。作为一个被罚歌妓,这些认识不仅深刻,而且其大胆表达的勇气也令人佩服。
第二首诗说边塞的吐蕃屡次违命,制造事端,入侵唐朝,北方报警的烽烟传来,真令人发愁。然而带兵镇守边塞的节度使不发怒,不对付,却对一个弱女子的小小过失,大发雷霆,严厉制裁,罚赴边地。主帅不敢去松州,诗人也不敢去那敌人逞凶的松州。诗歌把边帅对符入侵敌人和对待弱女子的态度做了对比,写出边帅对敌人的软弱无能和对弱女子的滥施淫威,对比鲜明,揭露深刻,嘲讽尖锐,表现了诗人不凡的气度和胆量。
全诗紧密结合诗人的身世遭遇,运用对比,自然而有力。第一首就己而言,从时间的发展上写出经历变化所带来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第二首就韦皋而言,从态度的不同上写出韦皋的怯敌严人。前首表现了羞愧之情,写得实在,后首表明了谴责之情,写得严正。
展开阅读全文 ∨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