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送郑眉州

薛涛 〔唐代〕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乌云密雨笼罩着眉山,岷江之水一去不复返。送行的人登上高楼,用袖遮雨,极目远眺。
他人随着他的仪仗,车驾远去。我就像独自在家的罗敷一样,以一种复杂的心情送走了心上人。
注释
①送郑眉州:《全唐诗・薛涛集》,注“一作资州”。
②眉山:地名,今四川眉山。
③掩袂(mèi):以衣袖遮额状,喻远望。
④双旌(jīng):唐代节度使出行仪仗,这里代指高官。
⑤罗敷:《陌上桑》中女主人公。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是一首送别诗,薛涛送别了一位姓郑的高官,两人感情很深,薛涛也借这首诗表达了两人感情的忠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送郑眉州》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送别诗,短短四句,写出了诗人内心感情的变化。首句透露了一种抑郁忧伤的情绪。接着,借写离人依恋之情,曲折地表达了夫妻即将分离时内心的苦闷。诗人没有让这种伤感的情绪进一步发展,在惜别的时刻,理智地表白了坚贞自守的情怀,以使丈夫得到宽慰,勉励丈夫奔向前程。全诗不同以往的闺怨诗,通过赋比的手法,虽然也烘托了离别氛围,但更多是妻子对丈夫的期许。
“雨暗眉山江水流”首句就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眉山下的江边。古代交通不发达,山路崎岖,江流湍急,构成了行程的艰难。古诗中送别的场景往往有山有水。这首诗中的山,是雨中的眉山,天色是灰暗的,这就给送行人和离人的心上笼上一层阴影。山下的江水,滔滔不绝地流着,流水一去不复返,这增加了人们的离情别绪。江淹在《别赋》中说:“暗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诗的开头这一句,正是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暗然销魂”的气氛。
接着,诗人没有匆忙地把离人“送”上旅程,而是写离人登楼远望,“离人掩袂立高楼“,“掩袂”以衣袖遮额,这是一个远望的姿势。南朝梁刘孝绰《侍离宴》:”掩袂望征云,衔杯惜余景。“离人在高楼上远望,望那静静的山,望那滚滚的江水,望那茫茫的前程,不愿挪动他那脚步产生了“舟凝滞于水滨,车透迟于山侧”同样的艺术效果,表达了离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三、四句写送别的场面,抒情的重点写送行人。“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陌上桑》有”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句。三、四句正是化用了这两句。第三句扣郑眉州,古代刺史有”千骑“,写郑眉州整装待发。第四句写送行人。以罗敷与”上头“点明了离人与送行人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独有“丈夫即将离开而产生的孤独感。”望上头“,表达了对丈夫的想念情思。以罗敷自喻,表白了对丈夫守贞的心迹。
展开阅读全文 ∨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