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寒碧,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秋夜里,正适合听业上人弹奏如此纯正的琴声。
要是世人的心地都能像琴声这般纯正,那么天下自然会和平安宁。
这琴声如同湘江,流泻着凄寒的碧水;又如古老的天风吹过长空。
往年我曾在庐山上听过,今夜再次聆听,觉得太和之气更加分明。
注释
⑴业上人:唐代僧人,生平事迹不详。上人,精于佛学的僧侣。
⑵正声:指声音纯正。《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⑶湘水:即今湘江,素以清澈著称,所谓“湘川清照五六丈”(《湘中记》)。古代诗文中多称湘水为潇湘,“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
⑷太清: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陆佃注:“太清,天也。”
⑸庐岳:即庐山。
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秋夜里,正适合听业上人弹奏如此纯正的琴声。
要是世人的心地都能像琴声这般纯正,那么天下自然会和平安宁。
这琴声如同湘江,流泻着凄寒的碧水;又如古老的天风吹过长空。
往年我曾在庐山上听过,今夜再次聆听,觉得太和之气更加分明。
注释
⑴业上人:唐代僧人,生平事迹不详。上人,精于佛学的僧侣。
⑵正声:指声音纯正。《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⑶湘水:即今湘江,素以清澈著称,所谓“湘川清照五六丈”(《湘中记》)。古代诗文中多称湘水为潇湘,“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
⑷太清: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陆佃注:“太清,天也。”
⑸庐岳:即庐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写音乐的作品。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万物都寂寂”,写秋夜之静,没有一点声息,显见是一个天气晴好无风的夜晚。“堪闻弹正声”,点出诗人听到业上人弹的琴声。一个“堪”字,不仅突出了静中闻琴的听觉效果,而且也强调静夜有助于听琴者屏气入神,仔细品味弹琴人所弹的乐调的高下优劣,及其所表达的情志所在。接着的“弹正声”三字,就写出了诗人品味的结果。业上人弹出的这种正声,就是纯正的乐调,具有冲和纯正之气,使人听了身心能进入冲和纯正的境界。颔联就上面的意思发出议论:“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世上之人,如果他们的心地都像业上人弹的琴声那样纯正,那么天下就不会再有烦扰和纷争,就会呈现清平的政治局面。这里,诗人首先是赞扬业上人能以纯正之心传纯正的琴声;其次也明显带有劝诫世人之意。诗人认为导致“天下和平”的途径在于个人心性的修持。
后半部分以描写为主。颈联正面描写琴声。诗人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以秋季湘水的奔流及清澈生寒,暗示琴声的流畅凄凉,十分形象。昔人俞伯牙弹琴,志在流水,他的知音者钟子期听了便赞扬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这里,诗人同样进入了类似的音乐境界。“湘水泻秋碧”一句蕴含一种清净大气的格调,意境和神韵顿现。湘水素以清澈著称,这样才更符合“泻寒碧”的特点。“古风吹太清”一句,写琴声明朗飘洒,像亘古即有的天风飘过太空。“古风”在这里又似有双关之意。诗人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上古淳朴清正的古调遗风。作者在另一首诗中说:“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听赵师尊弹琴》)可以参证。尾联上句“往年庐岳奏”,回忆昔日与业上人在庐山相会,曾听到过他弹琴的事;下句“今夕更分明”,赞颂业上人“今夕”所弹的“正声”听而“更分明”。这不仅是业上人琴技的更加精进,而且体现出他心性修持的更臻纯正之境。以此收束全诗,颇有发人回味深思之余韵。
此诗立意新颖,视角独特。唐人咏听琴的诗很多,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刘长卿的《听弹琴》等,但像这首诗从裨补世道人心的角度立意的作品却并不多见。
后半部分以描写为主。颈联正面描写琴声。诗人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以秋季湘水的奔流及清澈生寒,暗示琴声的流畅凄凉,十分形象。昔人俞伯牙弹琴,志在流水,他的知音者钟子期听了便赞扬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这里,诗人同样进入了类似的音乐境界。“湘水泻秋碧”一句蕴含一种清净大气的格调,意境和神韵顿现。湘水素以清澈著称,这样才更符合“泻寒碧”的特点。“古风吹太清”一句,写琴声明朗飘洒,像亘古即有的天风飘过太空。“古风”在这里又似有双关之意。诗人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上古淳朴清正的古调遗风。作者在另一首诗中说:“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听赵师尊弹琴》)可以参证。尾联上句“往年庐岳奏”,回忆昔日与业上人在庐山相会,曾听到过他弹琴的事;下句“今夕更分明”,赞颂业上人“今夕”所弹的“正声”听而“更分明”。这不仅是业上人琴技的更加精进,而且体现出他心性修持的更臻纯正之境。以此收束全诗,颇有发人回味深思之余韵。
此诗立意新颖,视角独特。唐人咏听琴的诗很多,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刘长卿的《听弹琴》等,但像这首诗从裨补世道人心的角度立意的作品却并不多见。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山中答人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 3
-
居道林寺书怀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谁来看山寺,自要扫松门。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
- 0
-
书古寺僧房
《书古寺僧房》是唐代诗僧齐己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一座古朴的寺庙,写出了寺庙的古意与生机;同时又以长明灯象征古寺,显示出了古寺僧人的光明智慧。...
- 8
-
村居寄怀
风雨如尧代,何心欲退藏。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道挫时机尽,禅留话路长。前溪久不过,忽觉早禾香。...
- 3
-
夏日荆渚书怀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 3
-
寄仰山光味长者
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阴。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径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
- 2
-
寒食日怀寄友人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 3
-
荆门病中雨后书怀寄幕中知己
病根翻作忆山劳,一雨聊堪浣郁陶。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独得见秋毫。蝉声晚簇枝枝急,云影晴分片片高。还忆赤松兄弟否,别来应见鹤衣毛。...
- 2
-
寄湘幕王重书记
抛掷浟江旧钓矶,日参筹画废吟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髭。高才直气平生志,除却徒知即不知。...
- 2
-
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
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
- 1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