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阴。
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
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
径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大仰山是你栖禅的地方,那里杉松高耸绿树浓阴。
沿着小路你偶尔下山去,飘然而去你无踪又无影。
山路陡峭崎岖奇峰耸峙,龙潭深渊怪石倒影深沉。
行走在小道上谁能看见?只听得半夜里老猿哀鸣。
注释
①大仰:大仰山(亦作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市南,晚唐慧寂(814—890)参悟潭州沩山灵祐后,迁至仰山,接引学徒,后人并称二者为沩仰宗。
②鸟道:谓险绝的山路,仅通飞鸟。
③龙湫:即龙潭,深渊。
④径:小路。
大仰山是你栖禅的地方,那里杉松高耸绿树浓阴。
沿着小路你偶尔下山去,飘然而去你无踪又无影。
山路陡峭崎岖奇峰耸峙,龙潭深渊怪石倒影深沉。
行走在小道上谁能看见?只听得半夜里老猿哀鸣。
注释
①大仰:大仰山(亦作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市南,晚唐慧寂(814—890)参悟潭州沩山灵祐后,迁至仰山,接引学徒,后人并称二者为沩仰宗。
②鸟道:谓险绝的山路,仅通飞鸟。
③龙湫:即龙潭,深渊。
④径:小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诗人齐己幼时,正是慧寂于仰山接引四方僧众之时。当他成年后,仰山慧寂已逝,然沩仰宗已兴,其禅风流布远近。光味长者禅栖在大仰山,从齐己给他的诗中,读者可以得其禅风于一二。沩仰宗的禅风以全体显现大用作修养的宗旨,其顿悟因缘从寻思纯熟、机缘凑泊而发。沩山云“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淳,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仰山云“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沩仰宗宗旨是理事如如动即合旨,看似平衍,实则深奥。如此,再看光味长者。这是一位沉默独行的僧人,他孑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偶尔见到他的身影,却看不透他的内心。只能看到他栖禅之处绿树浓阴、奇峰高耸、龙潭影深。这是光味长者内心禅境的象征,这是沩仰宗深邃奥秘的禅风的象征,非大根器人不能到此。夜半老猿吟叫声声,它见耶,非见耶,不得而知。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山中答人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 2
-
居道林寺书怀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谁来看山寺,自要扫松门。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
- 0
-
书古寺僧房
《书古寺僧房》是唐代诗僧齐己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一座古朴的寺庙,写出了寺庙的古意与生机;同时又以长明灯象征古寺,显示出了古寺僧人的光明智慧。...
- 7
-
村居寄怀
风雨如尧代,何心欲退藏。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道挫时机尽,禅留话路长。前溪久不过,忽觉早禾香。...
- 2
-
夏日荆渚书怀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 2
-
寒食日怀寄友人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 2
-
荆门病中雨后书怀寄幕中知己
病根翻作忆山劳,一雨聊堪浣郁陶。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独得见秋毫。蝉声晚簇枝枝急,云影晴分片片高。还忆赤松兄弟否,别来应见鹤衣毛。...
- 0
-
寄湘幕王重书记
抛掷浟江旧钓矶,日参筹画废吟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髭。高才直气平生志,除却徒知即不知。...
- 2
-
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
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
- 0
-
和李书记
繁极全分青帝功,开时独占上春风。吴姬舞雪非真艳,汉后题诗是怨红。远蝶恋香抛别苑,野莺衔得出深宫。君看万态当筵处,羞杀蔷薇点碎丛。...
- 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