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

吴文英 〔宋代〕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当时曾共秋被。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画图重展,惊认旧梳洗。去来双翡翠。难传眼恨眉意。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堤旁设置着的步障在秋风中猎猎抖动。记得当年骑着一匹紫骝马,奔驰在十里长堤上。伊人伫立断桥旁凝望一湖沐浴在晚霞中的荷花,在荷花、晚霞的相映下人面如醉。那时共赏荷花,共度良宵的情景恍如昨日。想自那以后,到荷花衰败之时,在秋霜中的枯荷当如在寒秋中拥枕的慵懒美人。
眼前画中的荷花在柳荫下开放摇荡,正如离乡的伊人在月夜中秋魂徘徊,盼着归来。画上不是当年一起观赏的荷花吗?还有两只翠鸟在池上展翅,还是难以传达我的遗憾啊!荷花仙子只有在梦境中才能相遇了,即使相遇也会被云雾阻隔,能看清楚的只有那临安城倒映在护城河里的影子罢了。
注释
⑴梦芙蓉:词牌名。吴文英自度曲。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⑵赵昌:北宋画家。剑南人,字昌之。性傲易,善画;花果草虫尤胜。不轻落笔,得者珍之;晚年常出金购其所作画,以自秘。芙蓉:即荷花。梅津:即尹焕,字惟笑,号梅津,与作者交好,曾为梦窗词作序。
⑶绮:绮陌,锦绣般纵横交错的道路。
⑷紫骝:骏马名。
⑸断桥:在杭州西湖孤山左侧。
⑹在:一作“去”。
⑺锦温花共醉:前句化用周邦彦《少年游·感旧》“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句意。
⑻自别霓裳:化用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句意。霓裳,以霓制成的衣震,多用以形容仙人所穿的服装。
⑼红销翠冷:化用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诗意。
⑽“夜月”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诗意。
⑾去来双翡翠:化用《树萱录》“张确尝游雪上白蘋洲,见二碧衣女子,携手吟诗,确逐之,化为翡翠飞去”之意。翡翠,鸟名,又名赤鴗、赤翡翠。
⑿仙:一作“但”。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此词发端“西风摇步绮”句,从眼前景物写起,西风瑟瑟,吹拂看锦绣般的芙蓉。下句一个“记”字领起下文,皆为逆转,回忆当年曾骑马、过白堤、至断桥南岸,此时芙蓉盛开,光辉灿烂。“十里”为夸张笔墨,白堤西接孤山,东至断桥,全长二里。“锦温花共醉,当时曾共秋被”记写当年与杭姬在西湖共赏荷花,共度良宵之情景。“自别霓裳”三句,写荷花秋后凋零。把荷花以“霓裳”称之,是将其比拟为仙人。“红销翠冷”,道出词人与芙蓉别后“愁煞人”的深情,这荷花已是词人爱姬的化身。“霜枕正慵起”将荷花在秋霜中瑟瑟之状,比拟成美人在寒秋中拥枕懒起的慵怠惆怅之态。这不仅有形象的美感,也起了将物与人合而为一的描写作用,于婉曲中寄托了词人的情思。一个“应字是设想之辞,以想像的手法勾出别后荷花之貌。
过片写画中芙蓉。“惨澹西湖柳底”描绘芙蓉花在秋水澹淡的西湖上,依依杨柳之下依然开放。此是荷花的环境衬托,下面的“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以想像、化典的手法写荷花之神,亦寄托了词人对杭姬的思念之情,想像她秋魂徘徊,夜月归来。此处从对方入手表自己深情。“夜月归环佩”承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王昭君思念故乡而不得之意,姜夔又将杜诗此意在《疏影·苔枝缀玉》一词中进一步丰富形象以咏梅:“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而此词的“夜月归环”不仅将王昭君形象转化到素白的荷花上,赋于荷花以幽独的品质,而且进一步以花喻爱姬写其思乡盼归。“画图重展”笔墨又回到《芙蓉图》上,写其惊异地认出此是昔日的芙蓉,还有两只翠鸟展翅在池塘上。“画图重展”,极写芙蓉之美。“去来双翡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失去受姬的悲哀,故道:“难传眼恨眉意”。结句“岁断琼娘”三句,又从眼前画中芙蓉,折回到前阕所写之真芙蓉。上承“自别霓裳”意,继续想像荷花仙子已飞往云天之上,路杳难见。此时词境已由“红销翠冷”的悲哀,转到“仙云深路杳”的空灵。“琼娘”将荷花喻为仙子。而“城影蘸流水”以现实景物作结,写杭州城影随流水而荡漾,渐渐迷濛远去,这景中含着词人的惆怅、悲哀、无尽无休。
在结构上,此词如陈洵所说的“千回百折以出”。上片由眼前景,转到昔日所见之芙蓉,再转至想像别后芙蓉落英之状;下片写图上之芙蓉,最后又转笔承上片“自别霓裳”,写“仙云深路杳”,无限惆怅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另外,此首咏物词,虽写芙蓉,却将怀姬融为一体,以物之神,放在重心地位,突出了词人的主现意绪,做到“咏物而不滞于物”。真可谓“言近旨远,其味乃厚,节短韵长,其情乃深。”(《白雨斋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词为咏物怀人之作。据杨铁夫《梦窗词选笺释》,这是吴文英因见到友人所收藏的赵昌所画《芙蓉图》而回忆起杭姬写下的怀人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由眼前景,转到昔日所见之芙蓉,再转至想像别后芙蓉之状;下片写图上之芙蓉,感叹画图虽好,终非真实,如那梦境虽佳,终归成空一般,无限惆怅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全词虽是咏物,却将怀姬融为一体,达到言近旨远,节短韵长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您可能感兴趣...
  • 梦芙蓉·日长深院里

    日长深院里,见微吟红豆,学书青李。鼠须散卓,曾付扫眉翠,绿纱风不起,炉烟都篆心字。。密缔星期,许支机石畔,来往绛河水。谁料分飞万里。雾露芙蓉,恨别成秋蒂。桃蹊重到,仙犬遽迎吠。涩尘凝满砌,夕阳空自垂地。旧日回廊,剩枇杷一树,花下小门闭。...

    1
  • 木兰花慢·紫骝嘶冻草

    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 ...

    340
  • 过秦楼·芙蓉

    《过秦楼·芙蓉》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紧扣题目,从叶、花、茎、色、香、形各个方面描述了芙蓉(即荷)的整体形态及其清高气质。...

    413
  •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应记。千 ...

    909
  • 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黄 ...

    852
  •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上片写女主人公的纯洁胸怀以及扇子的洁白特点,下片描绘扇面中陈藏一所作的美丽图画。...

    908
  •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这首词描写重阳前一日游湖,表现了画船听歌的逸兴。上片叙述作者泛湖前登高之事,下片写作者与歌妓一起乘舟泛湖的情景。全词语言明快,无晦涩之感,音韵和谐自然。...

    62
  • 祝英台近·悼得趣赠宏庵

    黯春阴,收灯後,寂寞几帘户。一片花飞,人驾彩云去。应是蛛网金徽,拍天寒水,恨声断、孤鸿洛浦。对君诉。团扇轻委桃花,流红为谁赋。□□□□,从今醉何处。可怜憔悴文园,曲屏春到,断肠句、落梅愁雨。...

    3
  •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酬赠词。上片写清晨乘画舫游西湖,饯行;下片写游湖感慨。此词描述了词人清晨在西湖乘画舫为赵山台饯行的情景,抒发了乘舫游湖的感慨,词中流露出词人思乡归隐的情绪。...

    5
  •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离音。 ...

    4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