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月牙斜照在台阶前,天空中彩云追月,花园里小林外飘扬起悠扬的笙箫声,麓翁宴客在园堂上。史云麓一度总揽朝政,其宴客家园应有笙箫侑酒。侍女们双双对对手捧银烛台引导客人们绕过花丛向园堂上的宴席处走来,园径旁红花瓣飘落在侍女的衣袖上。主人说道:“大家不要去计较夜宴的时间已过去多久,且慢慢地喝酒作长夜之饮吧。因为我们有的是空闲时光,明天还要用下棋去打发那难以消磨的白天呢。”主人白天在闲暇时还可以细看近处的宿鸟投林;远处的山峦吐出絮絮白云打发时光。
史家花园中到处散发出春的气息,绿荫处处,就不必要再去西湖观赏柳枝了。记得去年春日,我曾经在园中的小溪旁观赏过牡丹花,同时还品尝着京城中著名的佳酿。在这园中可以将心中的愁闷一抛而光,精神抖擞,心情舒畅,所以不由得取笑起园中的黄莺儿似在为哀鸣春光不永,而偏把自己搞得声嘶力竭,瘦弱不堪的模样。如今花园中晓风吹面已不觉寒冷,那妒嫉春光的残雪也已经消溶殆尽,梅枝上长出了青青的蚕豆般大小的梅子。
注释
1.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烛影摇红·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这里为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的变体。麓(lù)翁:即史宅之,号云麓,为两朝宰相史弥远之子,与吴文英为同乡。淳祐八年(1248年) 以签枢密院事领财计,建议括浙西园田,一路骚动,怨嗟沸腾。据夏承焘《梦窗词集后笺》:“梦窗酬赠各词,或在其括田之前耶。”史在括田之前,宁波府志称其:“著异闻录,寓规弥远,避势远嫌,退处月湖。”前后判若二人。
2.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归。”后喻为怀念的人或歌女。
3.银台: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处。双引:宋制,学士以上有朱衣吏一人引马,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谓之双引。
4.红坠:此“红”当指红烛泪。“红坠香沾袖”暗喻红袖添香。
5.签声:指翻动书页的声音,签,书签。转漏:指时间推移。漏,指钟漏。
6.只:一作“抵”。
7.抖擞:振奋,祛除。
8.恶:讨厌、憎恶。恶尽:一作“尽恶”。
9.寒:一作“梅”。
10.青梅如豆:一作“梅梢成豆”。
上片写夜宴。发端“新月侵阶”一韵,扣词题“夜宴”,与友人史宅之家内园堂的宴会情况:新月初升,漫上楼台,歌女们吹奏的笙箫声响彻园林。一个“透”字,写出音乐声音清澈、嘹亮。“银台双引绕花行”一韵,言园堂内的舞女们,满身香气,挥舞红袖,翩翩起舞,犹如仙女列队下凡绕花而行。“银台”是神仙所居之处,比喻夜宴的园堂。以上是实笔写宴会。“不管签声转漏”一韵,言参加夜宴十分尽兴,再也不必管它夜间苦苦读书的事了,何况明日还要对弈终日,消磨时光,那才是更惬意的呢。此韵以虚笔出之,是设想之辞。“静中闲看”一韵,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表达了自己在闲静中对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上片由夜宴歌舞写到隐逸生活,有实有虚,虚实结合,由实到虚,引出词人内在情感的抒发。
下片感慨时光易逝。过片“随处春光”一韵,言到处是春光明媚,“翠阴那只西湖柳”以反问句,加浓了春光处处皆在之意。“去年溪上牡丹时”二韵,逆入,回忆去年春日,小溪上牡丹盛开之时,曾与友人一起品尝过京城美酒,美酒祛除了愁怀,真可谓一醉解千愁。“愁怀”暗应了上片歇拍中的“倦飞”,暗示了全词题旨。“笑流莺”二韵,平出,写眼前又到了流莺啼春之际,寒雪销尽,晓风吹拂,然而转眼间又将是青梅结豆,春尽枝瘦之时,感叹枝瘦春尽,亦是空怀惆怅而已。一个“漫”字,下得很有分量,将空怀惆怅之情,表现得极为深刻。此处化用晁补之《水龙吟·惜春》:“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及毛滂《少年游》:“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尽瘦南枝。”在化典中表达了去日如梭的惜春之情。下片前三韵极写春光之美好,为结句的春光已逝的惆怅之情,作了层层铺垫。
首二句言赴宴,未进园堂,已闻乐声。“银台”三句谓僮仆二人迎客,执烛前导,绕行园中。“不管”三句,主客豪情任性,通宵达旦,次日续以棋乐。“静中”三句,以兴尽出神远眺为上结。时间已是次日。下片写游园。“随处”二句谓春光到处,此园中春光即不逊于西湖边。“去年”两句,谓去年史宅之初上任时载洛花宴客之事。“都把”六句,当指时事,针对史宅之的舆论非议。浙西路提点刑狱康植曾劾奏平江守臣史宅之治郡无状,史即因此而由平江改知隆兴。梦窗于此强为镇定,并对史致以劝慰。“流莺”“妒雪”即指消息对立面。“晓风”三句谓这一切都当很快过去,正如自然界的时节气候一样,风尽寒消之后,可赏枝上青梅,结果仍将可喜。
名家点评
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徐育民:此词突出特色是善以铺垫反衬来揭示题旨。词题“夜宴”, 但题旨却是抒写“愁怀”。词人以夜宴之欢乐、喧闹,反衬愁怀之冷寂;以春之明媚、热烈,反衬春去之惆怅,从而有力地揭示了题旨,其构思之巧妙可见一斑。正如清人周济所说:“君特意思甚感慨,而寄情闲散,使人不易测其中之所有。”(《介存斋论词杂著》)此外,章法上的空际转身,也令人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之感。(《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
烛影摇红·春暝钩帘
春暝钩帘,柳条西北轻云蔽。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狼藉繁樱刬地。傍楼阴、东风又起。千红沈损,鹎鵊声中,残阳谁系。容易消凝,楚兰 ...
- 313
-
烛影摇红·寿嗣荣王
《烛影摇红·寿嗣荣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献给嗣荣王赵与芮的祝寿词。此词上片描述寿筵上隆重奢侈的场面;下片点明寿诞时间并渲染寿筵中的排场,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此词转折提顿,以实词代虚词,风格华丽,但亦形成晦涩之病。...
- 1
-
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
雪意沈沈,北风冷触庭前竹。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弹遍瑶池旧曲,韵泠泠、水流云瀑。人间天上,四十年来,伤心惨目。尚记当初,梨园 ...
- 824
-
烛影摇红·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
《烛影摇红·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所作的一首赠别词。这首词既是饯别,又表示对友人生日的祝贺。...
- 0
-
烛影摇红·瑞霭金台
《烛影摇红·瑞霭金台》是明代诗人王夫之创作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唐王在福州登基称帝的盛况和桂王即位的这段史实。下片写永历朝走向灭亡的历史。此词作者用比兴和象征的手法,引用典故,委婉地抒发了词人作为大明遗民的深沉悲愤。全词虚无缥缈,婉转含蓄。作者的孤忠、孤愤亦流露其中。...
- 682
-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是宋代词人吴文英为好友毛荷塘创作的祝寿词。此词梦窗以“骚体造境”托喻法祝寿。上片以毛荷塘在西湖寻花问草喻其在京城如鱼得水;下片以美人盼归托喻朋友间问切并致祝寿意。全词引经据典,排比铺叙,多用比喻,寄意夜深共同望月以慰想念之情,意既深婉,娓娓动人。...
- 7
-
烛影摇红·一朵鞓红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与花枝、盈盈斗秀。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软红街、清明还又。絮飞春尽,天远书沉,日长人瘦。...
- 0
-
烛影摇红·舟舣鸥波
二三友行歌云舞绣中,亦清时之可乐,以词写之。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闲把花枝试拣。笑盈盈,和香待翦。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才过风柔夜暖。渐迤逦、芳程递趱。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 1
-
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莓锁虹梁,稽山祠下当时见。横斜无分照溪光,珠网空凝遍。姑射青春对面。驾飞虬、罗浮路远。千年春在,新月苔池,黄昏山馆。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云根直下是银河,客老秋槎变。雨外红铅洗断。又晴霞、惊飞暮管。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
- 2
-
烛影摇红·送会宗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 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