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蓟门行五首

高适 〔唐代〕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在蓟门碰到一位老兵,他正孤独地站着,思绪纷繁不绝。
单身一人十分孤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想建立功勋已没什么指望,已经连戍守边塞的将领是谁都不认识了。

唐朝的统治者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企图进一步开拓边疆。
戍边战士以粗劣的食物充饥,而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
到关塞亭堡去看一下,我不由泪满衣襟。

十一月里,边塞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
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
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征伐战争何时才能罢休,战士们何时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
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
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太阳落下后,长城之外一片阴暗,空中烟雾飘浮,尘土飞扬。
胡人的骑兵凶悍地进逼,我们的军队奋不顾身地反击。
空旷的关塞满是枯死的树木,扬起的沙尘令人窒息。
注释:
⑴蓟门:地名,即蓟丘,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⑵古老:一本作“故老”,称老年人。氛氲:思绪深长貌。
⑶零丁:孤单貌。头鬓:头发。
⑷勋庸:即指功业,功劳。已矣:完了。霍将军:即汉代名将霍去病。
⑸汉家:借指唐朝。穷:尽。异域:外国。
⑹戍卒:守边的战士。厌:饱。后作“餍”。
⑺关亭:一本作“开亭”。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⑻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⑼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⑽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⑾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重:崇尚,看重。横行:纵横驰骋。
⑿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⒀黯黯:一本作“茫茫”。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⒁凭陵:侵凌,进逼。
⒂古树:枯树。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汉家能用武”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在“边城十一月”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幽州多骑射”这首诗称颂了守边戍卒的骁勇善战。全诗先总写幽州民俗的风貌,崇尚勇武;随即指出,他们不但善武而且乐于效力军前,保卫乡土,建立功勋。但诗人亲眼目睹了他们狩猎时的场面,不过这场面已够让人感到欣喜了。保家卫国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更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侵略者掀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诗人目睹这一群生龙活虎、武艺高强的边疆健儿,对边境油然而生了几分安全感。
“黯黯长城外”这首诗描述了边塞战事纷纭的情况。在诗中,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沉痛地诉说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诗中的景物描写切合战斗实际,烘托出惨烈的战斗氛围,而这种景色又是战斗中独有的,因此写景即是写战争。在字里行间读者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这惨剧时难以遏制的悲愤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五首小诗均短小精致,从各个侧面点染出东北边塞生活的画卷,对广大士卒的悲惨遭遇寄寓深沉的同情,对他们的英勇献身精神予以热情的礼赞,对统治者和边将轻启战端、优待降胡、不恤士卒等做法深表不满。
第一首借一位边关老兵的典型遭遇揭示了将军不恤士兵的事实,从根本上道出了唐军难胜的原因。这一首诗描写了老卒的凄凉境遇,令人同情。全诗言辞沉痛、悲哀、失望而无奈,似用边塞的血泪和成。不难想象,像这样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第二首直斥统治者好大喜功、轻开边衅的罪恶,以唐军与降胡待遇的差异揭露边将只顾邀功不管士卒死活的残酷现实。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第三首写胡兵法纪严明、装备精良,唐军征战无期。在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第四首写幽燕健儿骁勇善战。这首诗称颂了守边戍卒的骁勇善战。全诗先总写幽州民俗的风貌,崇尚勇武;随即指出,他们不但善武而且乐于效力军前,保卫乡土,建立功勋。但诗人亲眼目睹了他们狩猎时的场面,不过这场面已够让人感到欣喜了。保家卫国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更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侵略者掀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诗人目睹这一群生龙活虎、武艺高强的边疆健儿,对边境油然而生了几分安全感。
第五首写唐军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这首诗描述了边塞战事纷纭的情况。在诗中,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沉痛地诉说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诗中的景物描写切合战斗实际,烘托出惨烈的战斗氛围,而这种景色又是战斗中独有的,因此写景即是写战争。在字里行间读者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这惨剧时难以遏制的悲愤心情。
此组诗可与高适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的《燕歌行》互相参看,“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即“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之意;“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与“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类;“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犹“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即“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此组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是善于通过典型的形象表达爱憎情感,比如以孤苦无依的“古老”个人形象和奋不顾身的“汉兵”群体形象写出军中生活的艰苦和士兵献身精神的可贵;二是善于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如“雨雪乱霏霏”“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古树满空塞”,以浑灏之笔勾勒出边塞的苍茫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唐军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其三,善用对比,如“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在鲜明的对比中体现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第四,夹叙夹议,直率深刻,如“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直接道出战争的不义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您可能感兴趣...
  •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68
  • 燕歌行·并序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3
  • 登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379
  • 别王彻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载酒登平台,赠君千里心。浮云暗长路,落日有归禽。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0
  • 答侯少府

    《答侯少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十八句追叙自身经历,中二十句叙述与侯少府相逢之事,后十六句展望自己的归路。全诗语言犀利,写景浑厚博大,抒情豪放激越,表现出高适长期投闲置散的愤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0
  •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羽翮时一看,穷愁始三省。人生感然诺,何啻若形影。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星河连塞络,刁斗兼山静。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

    0
  •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回顾了诗人自己沧桑坎坷的人生经历,始终将自身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全诗既有典型事件,又有壮阔场面,气势磅礴,境界高远,风格沉郁,气韵流畅。...

    0
  • 酬陆少府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0
  •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0
  • 苦雨寄房四昆季

    《苦雨寄房四昆季》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苦雨不耐索居而寄诗房四兄弟,表现出诗人忧心百姓的赤子情怀。...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