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有感五首

杜甫 〔唐代〕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其一
将帅们深蒙恩泽,而兵戈连年不断。
至今仍劳主上操心,不知他们何以报国。
可叹这次吐蕃入寇那白骨累累的新战场,原来就是旧日功臣们所开拓的边境。
乘槎一去,消息断绝,教人往何处去寻觅当代的张骞。
其二
河北诸镇安史余孽,都是些长蛇封豕、虎豹豺狼,还会在人间作乱。
他们春时不修职贡,朝廷反倒络绎不绝地遣使去诸镇将旌节授给他们。
千万别去侵吞吐蕃,也无劳向南诏问罪。
大唐君主已带头停息战争,放马于华山之阳了。
其三
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
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国家粮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翘首等待皇上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呢。
巩固政权不要只着眼于城池的坚固,根本还在于不断革新政治,让百姓安居乐业。
只不过是皇帝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罢了;要知道,所谓“盗贼”,本来都是皇帝的臣民啊。
其四
宗藩削弱,王室不安,这犹如青梧凋落,丹桂随即受风霜威胁一样。
自古以来,作为王朝骨干的宗藩强大了,就不至有朝一日会出现不臣服的藩镇。
只要当今那位力行俭德的君王,终能依照古代封建的办法,授钺亲王,派遣他们分赴各个遥远的领地,天下就会太平。
难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只有虞舜才能做到?
其五
盗贼已经歼灭人心还是混乱,军队无事将领反而自我惊恐起来了。
登坛拜将是真拜将而不是假节,你们报答君主为什么还有迟疑?
藩镇权重,郡守不得自主,领郡没有气色,赴任也有怨词。
希望能听到哀痛之诏,庄严的皇上能抚恤穷苦百姓。
注释
⑴云台:指唐开国以来至安史乱前拓边有功诸将。
⑵“乘槎”二句:指广德元年(763)四月御史大夫李之芳等出使吐蕃被扣留之事。
⑶青海:指吐蕃。
⑷越裳:古国名,在交阯之南。此借指南诏。
⑸洛下:即洛阳。古人以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等,故曰“天中贡赋均”。
⑹“日闻”二句:意谓应散储粟以赡济穷民,讽刺统治阶级只知聚敛贡赋,不管人民冻馁。日闻,不断地听说。红粟腐,红粟腐烂,见储粟之多。《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用因,腐败而不可食。”寒,指人民。翠华,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春,作动词用,犹温暖。
⑺“莫取”二句:一警戒,一开导。莫取,犹莫恃、莫凭,即“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金汤,即所谓金城汤池,这里影射洛阳。险固不足恃,故告以莫取。意在反对迁都洛阳。宇宙新,即人民安居乐业。其具体办法,即下所云行俭德。
⑻本王臣:原来都是你皇帝陛下的好百姓。
⑼亲贤:指同姓。
⑽卑宫:卑陋的宫室。
⑾韶:虞舜乐名。
⑿登坛:谓登坛拜将。名绝假:言真拜之,非特假节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有感五首》是足与《伤春五首》媲美的政论诗,抒发杜甫在当时复杂事势下特有的情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其中透露儒生的“书生气”,却是时代的正气。
第一首诗,诗人质问那些节度使不感君恩,不思报国。广德元年(763)春,安史之乱终于平定。征讨叛军的唐朝将领仆固怀恩,为培植党羽,奏请朝廷以史朝义部将薛嵩、田承嗣、李怀仙等为河北诸镇节度使。代宗只求苟安一时,竟然答应了。这些降将,各据一方,不修职贡,反使朝廷接连派遣使者,前去慰谕。
第二首诗表明诗人对当时的形势深为忧虑。”诗人认为,唐王朝对国内的藩镇尚且不能节制,就不用说抵御吐蕃等外族的侵扰了。正是代宗的懦弱姑息,养痈成患,致使国威不振,朝野不宁。以后河北各镇,俨然成为国中之国,山东、江淮,也都仿效,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形势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杜甫当时的忧虑。此诗指明了时局症结之所在:河北虽平,道路已通,之所以诸侯不贡,是因为“高官皆武臣”,文治偏废,故倡“岳牧用词人”。从诗中可以看到当时事势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事势的复杂性就在于内外各种矛盾并作,理其头绪,就在诛求之甚,唯有先息战养民才是攘外安内的根本。“先”者,先事息战,再图后事也。故后面三首是诗人治乱丝之策。也就是说,要阐明“息战”真意,必须以大观小,求得诗心。
第三首诗表明诗人反对迁都洛阳之议,希望朝廷能力行俭约,减轻人民疾苦。安史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地理位置优越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望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道: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根本的凭藉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这里指出了所谓“盗贼”的根源即在于统治阶级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剥削,“官逼民反”,原是一个极平凡的道理,但却无人肯说、敢说。道理本很简单,故曰“不过”。颈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第四首诗主旨在于建议朝廷分封宗藩以抑制不臣的藩镇。这与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一文意见完全一致。处在王纲解纽的当时,想用血缘纽带加以维系,亦无济于事,但诗人已预感到正在酝酿的藩镇之祸,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五首诗“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邻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是武重文轻的具体表现。与第二首一正一反,托出杜甫的文治思想。第五首乃言表奏中之所不敢言,将第一首“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的问责,追进至人主:不信任武臣致使“兵残将自疑”,而偏重、姑息武人又致使文治不振,唯有人主自律,“愿闻哀痛诏”,才有中兴的希望。
杜甫有鉴于两川军阀内斗,无人统合,百姓骚动,这才提出“速以亲贤出镇,哀罢人以安反仄”,后者才是杜甫倡“封建”的指归。其“强干弱枝”是与《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中“根固流长”相联系的,无论枝干,都需要百姓的供养这条“根”。五首息战、行俭德、封建任亲贤、下哀痛诏如是等等主张,都是为了“根固”,即儒家“民惟帮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的集中表现,且其中饱含着杜甫对挣扎求活的百姓无限的同情。
这组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是带有杜甫独特个性的。如果说将议论引入五律这种通常用来抒情写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那么议论而挟情韵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艺术经验。从这五首诗以及当时的有关诗作中可以看出,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了解和认识,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了。有人认为杜甫“志大才疏”。其实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志大”当之无愧。评论时政有胆有识,往往一针见血,也并非“才疏”。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
您可能感兴趣...
  • 有感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0
  • 有感

    群儿鞭苔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流地。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0
  • 有感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2
  • 有感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1
  • 有感

    《有感》是李金发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在《有感》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道路变幻莫测,人的生命转瞬即逝。作者将这样的生命感受浓缩在一个富于张力的比喻中,把生命和死神联系起来,设想生命的消亡犹如落叶的飘零。全诗追求新奇,怪异和突兀,将几个互相并不联系的意象组合起来,以其组合起来的内在张力表达诗人内心的瞬间感受。...

    202
  • 有感

    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

    429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40
  •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39
  •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64
  • 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46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