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韩愈 〔唐代〕
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大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
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颇黎碗。
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
去岁羁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
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划圭角出崖窾。
当忧复被冰雪埋,汲汲来窥诫迟缓。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青龙寺在长安城南门的东面
时光已经到了季秋的时候,太阳出现在卯位的南面,白天的光景也显得短暂起来。
我的朋友邀请我到佛寺去游逛,正好是上万株的柿树红叶遍野的时节。
光华闪烁仿佛可以见到鬼神,就象是南方的炎官打着红色的伞盖站立在那里威仪赫赫。
大大的柿子累累而生,就象红云烧着了树一样,太阳的光芒照耀在柿子上,一个个就象是红色的虬卵。
我被这眼前的红色照射得魂魄翻转,眼睛眩晕而忘记了身处何方,红色的气流冲融在视野中没有丝毫的间隔。
这一片柿树林就好象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九轮太阳灼照着大地,乾坤之间一片干旱的景象。
有两三个有道之士席坐在柿树当中,不停地用玻璃碗盛着灵液般的柿子在享用。
忽然让人非常吃惊的是他们的脸色变得那么年轻,但马上又让人相信灵仙之事并不怪诞。
桃源迷路的事已经茫然难晓,枣下的悲歌也徒然攒攒。
前年我在岭南一隅的阳山思念家乡,就有满山的杜鹃花开了无数。
去年羁旅在明净的湘水上时,霜打的红枫叶也千里之中随着我成为归途的旅伴。
一路上猿猴啼呼、鼯鼠悲啸、鹧鸪鸣叫,令人耳边凄恻、愁肠酸楚难以洗罹。
当时想能与你携手同游又哪里能得到机会?所以今天有了相从的可能怎么敢以懒惰来推辞?
自己生性就愚钝、呆痴而很少忙于政事,更何况是做了一介儒官而多有闲散的时间。
只有你与我怀抱相同,可以锄去心中的坎坷而置身平坦。
你少年以来就走上了仕途,所以不必急躁,时光清平,谏函奏疏更应该尽量少投。
到底什么人家中有酒却没有事做?又有什么人家竹子满园而容许别人敲门拜访?
应该知道节气马上就要进入风寒之际,所以要赶上现在的中午还暖和而外出游历。
终南山的景色接近冬天时显得非常清瘦,山的棱角被刻划出来,崖上的大洞也显露出来。
应该担心这秋景还要被冰雪掩埋掉,所以我希望你要快快地来欣赏,切勿太迟缓。
注释
1.崔群:敦诗,州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与韩愈同年进士,任补阙,为谏官。排行老大,唐代朋友之间好称排行,表示亲切,因称崔大。青龙寺:在长安南门之东,曲江左侧。
2.“秋灰”句: 指初秋。古人以仪管测试气候的方法。
3.“日出”句:言日照渐短。
4.炎官:谓炎帝祝融之属,主司南方之神。
5.大实:红色柿子。骈:罗列。
6.金乌:日光。赪虬(chēng qiú) 卵:言如红色的虬龙蛋。
7.冲融:浑然广大貌。
8.灵液:形容柿子红润熟透有如玉青。颇黎:产于西域的宝玉。
9.“却信“”句:言道士色泽红润,有如童子,为食柿所致。
10.桃源:桃花源。
11.前年:指贞元二十年(804年)春在阳山事。
12.踯蠲(zhí zhú):杜鹃花。
13.澣(huàn):洗涤。
14.闲散:指为国子博士。
15.“锄去”句:犹言除去心中城府,坦城相见。
16.“时清”句: 即岑参《寄杜拾遗》:“圣朝无阙时,自觉谏琉稀”意。语意实有所讽。
17.“何人”句: 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裾。”
18.“谁家”句:《晋书·王徽之传》:“吴中有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舆造竹下讽啸。”款:叩门。
19.亭午:中午。
20.圭角:指山峰。崖窾(kuǎn): 指崖穴。窍: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时韩愈由江陵法曹召为国子博士,调回京城,与好友崔群游京城南门外青龙寺,因作此诗赠崔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和韩愈同期所作赠答诗一样,主旨在述交谊、记游兴、抒感慨;感慨则不外是才不得施的苦闷,时不我待的悲凉。
此诗记述的是游佛寺,但除了提到“二三道士”,不及佛语佛典,而集中描绘青龙寺的独特风景——秋天硕果累累的柿树。用奇语使僻典,极尽比喻想象、夸饰渲染的能事,把一片柿树描绘得如现代印象派图画,奇情异景,光怪陆离,造成一种高华壮丽的风神,使人惊心动魄,不敢逼视。中间转而即景抒情,由当前的游踪,回顾前此患难,再转回到身世的零落,结构起伏转折,运思渐趋细密,诗情也更入佳境。这一篇在古体中多用对句,则使语气文情显得更加流畅。
全诗分三部分:
开头十八句,是第一部分,运用浓重的色彩、神奇的想象描写游青龙寺所看到的柿林如火的景观,并用桃源渺茫、枣下伤感做陪衬,点出这次游历是一次真正的享受。
此下十句,是第二部分,回忆前年赏杜鹃、去年观枫林,领悟只有景物好、心情好、游伴好才能感受旅游的乐趣,把游青龙寺的美好印象挖掘得更深入了。
最后十二句,是第三部分,劝告朋友不要只顾忙于俗务,抛弃了人生的乐趣,应当抓住时机,再入南山一游。“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写出闲情逸致,写出潇洒人生。
这首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刻画了柿叶柿子的形象,以“火伞”“赪虬卵”“赤气冲融”“九轮照烛”等神话意象来作比喻,并以粉红如霞的桃树,“朱实离离”的红枣树,万山红遍的踯躅(映山红),“层林尽染”的千里霜枫四样红树相映衬。意象本身很平常,但经过比喻的润色,遂显得怪异神奇。前半部分风格浓重奇险,后半部分字句轻圆,意境闲远,“从柿叶生出波澜”,是韩愈七古中的上乘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
您可能感兴趣...
  • 与李翱书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 ...

    84
  • 与祠部陆员外书

      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获幸于左右,亦将一年于今矣。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 ...

    120
  • 崔山君传

      谈生之为《崔山君传》,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昔之圣 ...

    704
  • 韩愈

    排斥异端尊孔孟,推原人性胜荀杨。平生胆气尤奇伟,何止文章日月光。...

    3
  • 与崔群书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 ...

    661
  •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 ...

    697
  • 琴操十首·龟山操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1
  • 琴操十首·拘幽操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3
  • 答刘正夫书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 ...

    329
  •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大父利贞,有名玄宗世。为御史中丞,举弹无所避,由是出为陈留守,领河南道采访处置使,数岁卒官。皇考讳郇,以 ...

    56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