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人欲天从这样的观念,竟然从来无人怀疑。相信谁也不能保证,天地永远公正无私。
燕太子丹为质于秦国,秦王清楚说明,只要乌头转白就可以回去。可是啊!乌头早已转白了,难道是君王尚未尽知?
注释
1.人:此处并非指单个的个体生命,而是指整体人民的概念。
2.“人欲”句:句意谓人们竟不怀疑“人欲天从”的鬼话。人欲天从,《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故改“民”用“人”。人,并非单个的个体生命,而是指整体人民的概念。
3.圆盖:指上天。语出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4.已久:一作“久已”。乌头白:白头乌鸦,比喻不可能的事。据《史记·荆柯传赞》载,“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尽白,马亦生角。”
人欲天从这样的观念,竟然从来无人怀疑。相信谁也不能保证,天地永远公正无私。
燕太子丹为质于秦国,秦王清楚说明,只要乌头转白就可以回去。可是啊!乌头早已转白了,难道是君王尚未尽知?
注释
1.人:此处并非指单个的个体生命,而是指整体人民的概念。
2.“人欲”句:句意谓人们竟不怀疑“人欲天从”的鬼话。人欲天从,《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故改“民”用“人”。人,并非单个的个体生命,而是指整体人民的概念。
3.圆盖:指上天。语出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4.已久:一作“久已”。乌头白:白头乌鸦,比喻不可能的事。据《史记·荆柯传赞》载,“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尽白,马亦生角。”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就李商隐一生的经历来说,令他至感不安的应该是宰相李德裕之远贬岭南。李德裕之被贬,表面上固然是由于“吴湘案”,但都知道,这是牛党白敏中上台后所精心安排的计划。主要是将李德裕及依附其左右的所有力量,全部铲除。(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载)。
近人傅璇琮曰:“今按《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八载《李德裕潮州司马制》……今观制词,无一语道及昊湘之狱者,所举罪状多为虚辞,可见十二月之贬,吴湘狱尚未结案,白敏中等已迫不及待而贬德裕”(《李德裕年谱》)。
李德裕之被贬,在晚唐政治史上,是一件大事。对李商隐个人而言,当然也是一件大事。李德裕被贬,其他的有关人物,如郑亚、李回、魏铏、元寿、蔡京、李绅、崔嘏等人,无一幸免。李商隐与郑亚、李回、蔡京他们素有交情,这就令他更感徬徨了。平心而论,李德裕是一个治国的良才,“吴湘案”无论如何,不能构成李德裕远贬岭外的理由。这样的人,是值得怀念的。李商隐这首诗,应该是为了怀念李德裕。写此诗的时间,应在大中二年(848)冬,或大中三年(849)李德裕卒于崖州之前。
近人傅璇琮曰:“今按《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八载《李德裕潮州司马制》……今观制词,无一语道及昊湘之狱者,所举罪状多为虚辞,可见十二月之贬,吴湘狱尚未结案,白敏中等已迫不及待而贬德裕”(《李德裕年谱》)。
李德裕之被贬,在晚唐政治史上,是一件大事。对李商隐个人而言,当然也是一件大事。李德裕被贬,其他的有关人物,如郑亚、李回、魏铏、元寿、蔡京、李绅、崔嘏等人,无一幸免。李商隐与郑亚、李回、蔡京他们素有交情,这就令他更感徬徨了。平心而论,李德裕是一个治国的良才,“吴湘案”无论如何,不能构成李德裕远贬岭外的理由。这样的人,是值得怀念的。李商隐这首诗,应该是为了怀念李德裕。写此诗的时间,应在大中二年(848)冬,或大中三年(849)李德裕卒于崖州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人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一二句写自古以来都说天随人愿,世人竟然深信不疑,这其实错误的观念;三四句说秦地之乌早已白头人尽知之,而君王昏昏然竟不知,用燕太子丹的事迹来反衬自己的境遇。全诗言词激烈哀怨极深,其笔触气愤填膺、怒不可遏,也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诗写诗人气愤填膺,以怒不可遏的笔触,戳穿天从人欲、上天无私的骗局,指斥朝廷听信谗言,陷害忠良。言词激烈哀怨极深。李商隐长期在外做幕僚,备受艰辛,日日思归,望眼欲穿,怨恨无极,君亦无知,天亦无公,故有此诅咒之辞,或者也是在为被贬斥和遭迫害的会昌将相鸣不平,未必是针对某人某事而发。
一二句谓自古以来都说天随人愿,世人竟然深信不疑,其实大谬不然也;勿言苍天最公道,天亦有私心也。天地本无私,人类则一定有私,人类之中的君主,自然难免有私。作者之意本想要说君主有私,却未便明说,便只好说“莫言圆盖便无私”。
三四句谓秦地之乌早已白头,人尽知之,而君王昏昏然竟不知也。李商隐用燕太子丹的事迹来反衬自己的境遇,上天是听到了燕丹的请求,确实是符合“人欲天从”的说法。但是李商隐的头发早已花白,上天却为何不让他这充满道德才学的人,为皇帝所知晓,成为辅弼之臣。这样看来,“人欲天从”的说法不过是虚妄而已。
此诗包含了激烈的政治讽刺之意,也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是无意识的,认为“天”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认识能力处在较为原始阶段的看法。李商隐从个人的遭际出发,否定了这种说法。但是,不能就此简单否定“人欲天从”的说法实际上,所谓的“天”代表的是客观规律的存在,而人民意志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治学意义上的“客观规律”。如果统治者不呼应人民的愿望,那么百姓就会揭竿而起推翻他的统治。李商隐的错误在于以“个人意志”代替“大众意志”,这是他不能获得“上苍”垂青的缘由。
诗写诗人气愤填膺,以怒不可遏的笔触,戳穿天从人欲、上天无私的骗局,指斥朝廷听信谗言,陷害忠良。言词激烈哀怨极深。李商隐长期在外做幕僚,备受艰辛,日日思归,望眼欲穿,怨恨无极,君亦无知,天亦无公,故有此诅咒之辞,或者也是在为被贬斥和遭迫害的会昌将相鸣不平,未必是针对某人某事而发。
一二句谓自古以来都说天随人愿,世人竟然深信不疑,其实大谬不然也;勿言苍天最公道,天亦有私心也。天地本无私,人类则一定有私,人类之中的君主,自然难免有私。作者之意本想要说君主有私,却未便明说,便只好说“莫言圆盖便无私”。
三四句谓秦地之乌早已白头,人尽知之,而君王昏昏然竟不知也。李商隐用燕太子丹的事迹来反衬自己的境遇,上天是听到了燕丹的请求,确实是符合“人欲天从”的说法。但是李商隐的头发早已花白,上天却为何不让他这充满道德才学的人,为皇帝所知晓,成为辅弼之臣。这样看来,“人欲天从”的说法不过是虚妄而已。
此诗包含了激烈的政治讽刺之意,也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是无意识的,认为“天”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认识能力处在较为原始阶段的看法。李商隐从个人的遭际出发,否定了这种说法。但是,不能就此简单否定“人欲天从”的说法实际上,所谓的“天”代表的是客观规律的存在,而人民意志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治学意义上的“客观规律”。如果统治者不呼应人民的愿望,那么百姓就会揭竿而起推翻他的统治。李商隐的错误在于以“个人意志”代替“大众意志”,这是他不能获得“上苍”垂青的缘由。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594
-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340
-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 230
-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30
-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73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470
-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540
-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653
-
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 133
-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 548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