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陇水缓缓地流着,陇树秋来叶黄,长年的陇上戍边人整日思念故乡。
马在北风急吹中叫出了残月,大雁在寒云覆盖的荒原上南飞带走了征人长长的思量。
夜深人静弯月升上林头,照亮了戍卒的剑戟,平沙辽远,望尽水边的牛羊。
那些能够封侯的人都横行无忌,却没有平定边疆为国建功。
注释
⑴陇头吟: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又称《陇头歌》,写征人路途艰苦。
⑵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出陇山,其水西流。”潺(chán)湲(yuán):水慢慢流动。流水声。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
⑶陇上: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
⑷斜日:西斜的落日。朔风:北风,寒风。朔,北方。
⑸寒云:寒天的云。边思:边塞征人的思念。
⑹残月:黎明时分的月亮。
⑺平沙:漠漠的沙原。对“轻沙”“重沙”而言,指广阔的沙原。
⑻横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俱足:俱已足够,都已足够。封侯者:本为分封诸侯,这里指行赏封官的人。
⑼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带地方。西汉时,楼兰王与匈奴勾通,屡次遮杀汉朝通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遂持王道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这里用“楼兰”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未央: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陇水缓缓地流着,陇树秋来叶黄,长年的陇上戍边人整日思念故乡。
马在北风急吹中叫出了残月,大雁在寒云覆盖的荒原上南飞带走了征人长长的思量。
夜深人静弯月升上林头,照亮了戍卒的剑戟,平沙辽远,望尽水边的牛羊。
那些能够封侯的人都横行无忌,却没有平定边疆为国建功。
注释
⑴陇头吟: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又称《陇头歌》,写征人路途艰苦。
⑵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出陇山,其水西流。”潺(chán)湲(yuán):水慢慢流动。流水声。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
⑶陇上: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
⑷斜日:西斜的落日。朔风:北风,寒风。朔,北方。
⑸寒云:寒天的云。边思:边塞征人的思念。
⑹残月:黎明时分的月亮。
⑺平沙:漠漠的沙原。对“轻沙”“重沙”而言,指广阔的沙原。
⑻横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俱足:俱已足够,都已足够。封侯者:本为分封诸侯,这里指行赏封官的人。
⑼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带地方。西汉时,楼兰王与匈奴勾通,屡次遮杀汉朝通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遂持王道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这里用“楼兰”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未央: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诗写征人思乡。中晚唐时期,受外部利益驱使,唐朝与突厥、吐蕃、回鹘、南诏、奚、契丹等民族政权间,时不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军事碰撞。由此而带来的与各种因战争而滞留不归人员问题,受到诗人们的关注。相对于盛唐诗人,中晚唐诗人更注意以平等与同情心理去观照这批征人群体,因此出现了大量以征人思乡为题材的诗作。翁绶的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开头“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二句写边塞之景和征人之情。首句说明此处地形条件复杂,水流不畅,写水流缓慢,树叶枯黄,烘托出低沉的氛围。由于守边十分艰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次句一个“尽”字道出思乡者之众,说明它已经变成一种普遍的群体情绪。接着“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二句借马的鸣、雁的飞来衬托征人的寂寞苦闷。马尚在朔风中耐不住寒冷而长鸣,大雁已南飞,戍边士兵必然会想念家中亲人。落日西崖斜,朔风劲吹,战马嘶鸣,大雁高飞,勾起了守边战士的无限相思。诗的后半段,“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写的是黎明时分,已到下半夜,剑戟在月光下闪亮,写出士兵们整夜站岗。上句表现了戍边将上坚守边关、严阵以待的紧张场景;下句描绘了陇水对岸野沃草丰、牛羊成群的平静画面。最后“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两句调子高昂,用胜利的前景来鼓舞士兵。末句的言外之意是,那些能够封侯的人都横行无忌,却没有人斩楼兰为国建功;表现了对能够封侯者的讥讽和对朝廷封侯不公的不满;同时希望有人平定边患,报效朝廷,表达了爱国的情怀。
此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边塞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寂静的氛围。陇水缓缓流淌,陇水边的树木渐渐发黄,出征的人在陇上思念家乡,马儿嘶鸣,斜日缓缓落下,寒冷的北风呼啸,大雁飞过寒冷的云彩边疆思念家乡的情绪悠长,残月从树林中升起照亮宝剑和铁戟,平坦的沙地上隔着陇水可以看见牛羊,横行的都是可以封侯的的人,谁能斩下楼兰敌人的人头献给皇帝以尽忠心。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天的萧条景色、表现了征人的思乡之情,指出那些骄横的封侯者都是无功受禄的人。全诗表现出在外征战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建功立业的拳拳爱国之心。
此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边塞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寂静的氛围。陇水缓缓流淌,陇水边的树木渐渐发黄,出征的人在陇上思念家乡,马儿嘶鸣,斜日缓缓落下,寒冷的北风呼啸,大雁飞过寒冷的云彩边疆思念家乡的情绪悠长,残月从树林中升起照亮宝剑和铁戟,平坦的沙地上隔着陇水可以看见牛羊,横行的都是可以封侯的的人,谁能斩下楼兰敌人的人头献给皇帝以尽忠心。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天的萧条景色、表现了征人的思乡之情,指出那些骄横的封侯者都是无功受禄的人。全诗表现出在外征战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建功立业的拳拳爱国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