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后满架书已被烧残,还是依恋山前自己的旧庐。
心无所求看见人少渐渐也觉欢喜,对着镜子独自等待诏书的到来。
春水漫上了池中的小岛,小栏花好正当午时的雨过晴初。
饮酒歌唱自乐隐居已久,门前无须有贵客的马车。
注释
①归王官:归隐于中条山王官谷,在山西西南部。
②庐:房屋。
③忘机:心无杂念。
④鹤疏:即“鹤书”,古代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
⑤屿:小岛。
⑥晴初:刚下过雨。
⑦酣歌:饮酒歌唱。
⑧逃名:指隐居。
⑨长者车:指有显贵者造访。
他隐居后,“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这两句大有“逐名利长安日下,望乡关倦客天涯”(张可久《红绣鞋·洞庭道中》)之意。诗人远离了丝竹乱耳、案牍劳形的官场生涯,一切贵贱荣辱抛诸脑后,因此“渐喜”,从中也可以读出诗人对归隐前尔虞我诈、机关算尽的政治生活的憎恶。急流勇退后的诗人回想过去的自己,不过只是无谓空等朝廷的召唤而已。“怜”字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表明诗人对往日生活进行了深刻反省。它也与前句的“渐喜”二字形成反衬,烘托了司空图归隐后心情之愉悦。
颈联向读者描绘了一番别样景致,对作者的“恋吾庐”产生了更多共鸣。“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试想,作者饱经数十年的沧桑后,终于回到了故园,况且又是这么一幅如画的美卷:正午初晴,小岛翠染,看春池新涨,岸边百花竞艳,香护玉栏。一上午的春雨浣尽了人世的尘垢,也洗清了作者的心头。这般景致,作者归隐前是不可多见的,只有一个人超然坐在凡尘之外,怡然自乐才能写得出这样的佳句。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所谓“逃名”者,逃避声名而不居也,不以功名累己身的意思。作者自适于眼前的生活,不愿也没有勇气再面对晚唐官场上的钩心斗角,也再无那份心力去管社稷的安危。“长者车”来源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在此指达官贵人之车,这里的“长者”照应了“忘机渐喜逢人少”中的“人”,这是诗人再次宣告自己终老山林的愿望,委婉而坚决地表明不再出仕之心。
-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这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 79
-
退居漫题七首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 3
-
独坐
幽径入桑麻,坞西逢一家。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
- 2
-
狂题十八首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南华落笔似荒唐,若肯经纶亦不狂。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不劳世路更相猜,忍到须休惜得材。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
- 3
-
诗品二十四则·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 2
-
诗品二十四则·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 18
-
诗品二十四则·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 2
-
诗品二十四则·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 1
-
诗品二十四则·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 2
-
丁巳元日
禀朔华夷会,开春气象生。日随行阙近,岳为寿觞晴。作睿由稽古,昭仁事措刑。上玄劳眷佑,高庙保忠贞。星变当移幸,人心喜奉迎。传呼清御道,雪涕识臣诚。鼎饪和方济,台阶润欲平。扶天咨协力,并日召延英。金跃洪炉动,云驱众蛰惊。关中留王气,席上纵奇兵。累降搜贤诏,兼持进善旌。短辕收骥步,直路发鹏程。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
- 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